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环境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机制及路径研究——基于居民参与治理的视角

环境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机制及路径研究——基于居民参与治理的视角

  • 字数: 25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杨继波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28623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环境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机制及路径研究——基于居民参与治理的视角》围绕环境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展开讨论,从环境公共品的空间外部性以及代际外部性问题出发,对相关概念及理论流派进行梳理和回顾,探讨了在政府引导下如何促进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机制设计。本书为“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分册之一。“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丛书”致力于探索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城市社会治理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以期推进上海市和长三角区域乃至我国公共经济与城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丛书内容包括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城市移民与公共治理、城市社区基金会发展、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城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机制、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公共品供给、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共享经济的发展等。本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和上海市文教结合“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 的资助。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环境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展开讨论,从环境公共品的空间外部性以及代际外部性问题出发,对相关概念及理论流派进行梳理和回顾,探讨了在政府引导下如何促进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机制设计。本书的创新点在于建立了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代际交叠模型,为现实中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前向型代际公共品”供给长期严重不足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并运用幸福感测度法测量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政府提供以及政府、居民和企业共同供给这两种环境公共品供给模式,提出了具有理论基础且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书可供从事环境治理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借鉴学习,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目标、研究框架及思路
1.2.1研究目标
1.2.2研究框架及思路
1.3研究方法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4.1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理论基础及文献研究
2.1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公共产品与代际公共品理论
2.1.2公共品供给机制理论
2.1.3利他主义理论
2.1.4契约理论
2.1.5不接近契约(合同)理论
2.2环境公共品的研究综述
2.2.1代际公共品的特征分析
2.2.2环境公共品研究的路径
2.2.3环境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
2.2.4环境公共品供给对策
2.3对研究文献的几点评述
第3章环境公共品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环境公共品的供给严重不足
3.1.1国内与国际空气污染情况对比
3.1.2我国水污染现状
3.1.3我国垃圾污染现状
3.2环境污染的源头分析
3.2.1工业污染依然严峻
3.2.2居民的生活污染逐年递增
3.3环境公共品供给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环境公共品供给政策重行政干预轻市场调控
3.3.2环境公共品供给模式单一
3.3.3促使污染企业外部问题内部化的政策力度不足
3.3.4缺乏激励居民参与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
3.4本章小结
第4章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国际比较
4.1发达国家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实证分析
4.1.1美国:从保守的环保政策到市场化运作政策
4.1.2日本:从以治为主到以防为主
4.1.3英国:坚持法治思维,疏、堵、治多管齐下
4.1.4德国:环境保护依法治理,教育先行
4.2发达国家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对我国的启发
4.2.1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优势
4.2.2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模式借鉴
4.2.3发达国家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4.3本章小结
第5章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理论模型构建
5.1基本模型假设
5.1.1个体
5.1.2厂商
5.1.3政府
5.2环境公共品接近由政府提供的基本模型
5.2.1政府提供环境公共品的模型分析
5.2.2政府供给环境公共品的模型结论
5.3政府主导下居民和企业三方合力提供环境公共品模型
5.3.1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提供环境公共品的模型构建
5.3.2政府、居民和企业共同提供环境公共品模型的结论
5.4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博弈分析
5.4.1企业自愿提供环境公共品的机制
5.4.2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智猪博弈”
5.5本章小结
第6章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可行性研究
6.1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主观意愿分析
6.1.1居民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6.1.2居民对改善环境有一定的支付意愿
6.2居民的环保支付意愿评估方法
6.2.1显示偏好法
6.2.2陈述偏好法
6.2.3幸福感测度法
6.3幸福感测度法度量居民的环保支付意愿
6.3.1幸福感测度法的测量优势
6.3.2已有研究所测度的居民对环境公共品边际支付意愿
6.4本章小结
第7章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因素拓展分析
7.1物质生活对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
7.1.1收入水平对居民参与环保意愿的影响
7.1.2技术进步对居民参与环保意愿的影响
7.2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分析
7.2.1我国居民在环保意识上有比较强的政府依赖心理
7.2.2我国居民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相对薄弱
7.3本章小结
第8章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实证分析———以洁净空气为例
8.1基本模型构建
8.1.1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8.1.2模型设定及结果
8.2对居民洁净空气支付意愿异质性的分析
8.2.1变量选择及基本描述
8.2.2模型回归结果
8.3幸福感测度法度量居民的环保支付意愿
8.3.1幸福感测度法变量选择
8.3.2模型回归及结论
8.4本章小结
第9章环境公共品供给的案例研究———浙江省“五水共治”
9.1浙江省水污染的现况及其防治困难
9.1.1浙江省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起因
9.1.2浙江省水污染的源头分析
9.2公众参与的“五水共治”
9.2.1“五水共治”的具体含义及规划
9.2.2“五水共治”的机制设计
9.3浙江省“五水共治”对我们的启发
9.3.1政府主导下媒体、社会组织及公众的有序参与
9.3.2将公共产品治理提升到与粮食、公共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
9.3.3政府系统性、综合性进行水治理的重要性
9.4本章小结
第10章环境公共品供给的案例研究———上海市垃圾分类
10.1上海市生活垃圾污染的严峻事实
10.2上海市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历程
10.2.1上海市生活垃圾治理的政策
10.2.2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处理实况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