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风骨

大家风骨

  • 字数: 17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878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作家文摘》创刊近三十年来刊登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各界名人名家,如钱学森、杨振宁、吴清源、林徽因、华罗庚、吴冠中、金岳霖、沈从文、钱锺书、汪曾祺、黄永玉、白先勇等,在追求理想、为人处世等方面真实而又精彩的文章。多角度揭秘名家的生活细节,还原他们的精神追求、人格本色、生活情趣,以及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生。
目录
第一章 为学患无疑
我的祖父杨度
我为茅盾做秘书
翦伯赞误入历史学
刘海粟:灵犀一点,精神万古
在恩师梅兰芳家学习
林徽因的最后一课
我的义父程砚秋
钱学森的最后二十二年
金克木先生的“独奏”
清源先生:天堂可有更好的对手
我所认识的杨振宁先生
先生吴冠中
记华罗庚生命的最后时刻
王瑶先生的九句话
我与林庚先生的交往
向施蛰存约稿琐记
北大老先生们的诗意
叶嘉莹先生的诗教
我的王昆姐
百合花香茹志鹃
最后的燕京大学医预科生
第二章 平生多趣味
“有意思”的赵树理
纪弦的“绿帽”
钱锺书的“呵呵”
杨宪益:有烟有酒吾愿足
汪曾祺:泡在酒里的老头
父亲李德伦的大提琴
母亲林海音的晋江会馆
黄永玉家的猫
白先勇先生二三事
我的少年时代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天书”的最初缘分
《色·戒》拍摄亲历记
父亲梁羽生更愿是诗人或名士
第三章 与世付真意
姑父茅以升与《蕙君年谱》
金岳霖先生
恩师沈从文
巴金与傅雷的“君子之交”
邻居钱锺书先生
邻居林巧稚
清华园的“傻姑爷”
朴厚最是季羡林
先师台静农先生
女友眼中的高士其
孟小冬在台湾
听金焰、舒适谈往事
启先生贵姓
朱家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本色王世襄
我与黄苗子
父亲陈白尘的书桌
摘要
     我的祖父杨度 ·杨友麒· 少年才子狂士风 我们老家在湖南湘潭姜畲,祖父杨度的祖父杨礼堂是湘军名将曾国荃的部下,因军功升到哨长(正四品),奠定了杨家习武世家的基础。1858年杨礼堂在作战中阵亡,杨礼堂共有四个儿子,其中第二、第三个儿子早年去世,长子杨瑞生十五岁随父参军,荫袭了杨礼堂的官职,后来随曾国荃作战有功超过其父,官至河南南阳总兵(正二品高级武官,相当于地方军区司令员)。他在湖南老家买地置房,成为湘潭姜畲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 祖父杨度的父亲是老四杨懿生,他并非武夫,从小身体不大好,但天分高,好舞文弄墨,饮酒赋诗。杨懿生早年病逝,留下三个孩子:长子杨度(十岁)、女儿杨庄(五岁)、小儿子杨钧(四岁)。其时,杨瑞生因连年在外征战,还没有子嗣,见杨度天资聪慧,就收他为自己的继子,并聘请多名有识之士到姜畲杨家私塾来当老师。杨度才思敏捷,过目不忘,所作诗词也受到当时很有名望的老学者的高度评价,“少年才子”之名很快在家乡传扬开来。 在1892年杨度十七岁时,杨瑞生为他花钱捐了个监生名分,获得和秀才同等资格。这样一来,1894年我祖父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了。他不负家族期望,一举以顺天府乡试第55名考中举人,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上层绅士。这年,我祖父十九岁。而当时各级科举考试中,士子中榜时的平均年龄,举人约为三十岁。祖父以提前十多年的岁数获得举人资格,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这也助长了我祖父从很年轻时就有了目空一切的狂士之风,他这种“本性”持续了几乎一辈子。我们的四爷爷杨敞(杨瑞生四子)曾形容他:“甲午年,兄中顺天乡试,复从王湘绮先生游治《春秋》,闻大义,有揽辔澄清之志,唯高视阔步,有狂士风。”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克北京,慈禧太后开始悔悟,着手兴办新政。湖南一向领风气之先,巡抚大人遂与当地有名乡绅商议派遣优秀少年前往日本留学事宜。祖父再也坐不住了,1902年,他不顾老师王闿运和妹妹杨庄反对,毅然自费赴日本留学,入弘文书院师范班学习。在这里学习五个月后,傲气十足的他向日本有名的教育家、日本高等师范学院院长嘉纳治五郎发起挑战,三次公开辩论日中教育和政治改革的得失。这件事在赴日留学生中引起轰动,大长了留学生的志气。 执着的“湖南犟驴” 梁启超在《诗话》中推荐杨度为“纯粹之湖南人”,在祖父身上,“湖南犟驴”的脾气也是最典型的。他虽然一生纵横中国政坛,但本质上是一个倔强的书生,而非一名政客,这是他在历史上的魅力所在,也是他的政敌和朋友一致公认的。 祖父自从留学日本获得研究世界各国信息的机会,就逐步明确了自己“君主立宪”的主张,他不赞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意见(为此二人于1905年在日本发生过有名的“三天大辩论”),而与主张改良的梁启超过从甚密,成为在日本有名的“君主立宪派”。 数年中,祖父极力推行君主立宪的主张,直到帮助袁世凯称帝失败。1916年3月21日,袁世凯在怀仁堂召集联席会议,决定撤销帝制。但祖父极为不满,他接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失。他在给袁世凯的辞呈中写道:“世情翻覆,等于瀚海之波;此身分明,总似中天之月,以毕士麦(俾斯麦)之霸才,治墨西哥之乱国,即令有心救世,终于无力回天。流言恐惧,窃自比于周公;归志浩然,颇同情于孟子。”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