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魏晋:名士风流

魏晋:名士风流

  • 字数: 1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30668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魏晋时期的中国是一个豪杰并起、逐鹿中原的时期,有三国鼎立,也有三家归晋。虽有短暂统一,但很快进入乱世,各个朝代更迭频繁。这一时期也是新的文化类型、思想发展迅速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文豪。本书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将影响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走向的大事件、大人物以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读者可以厘清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乱世下的王朝更迭、新兴文化、思想的发展情况。
作者简介
唐婷婷,女,历史学硕士,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已出版《雪旷天涯霜雪霁寒宵》等多部作品,曾参与编辑出版“文化名人经典文库”“茶余酒后”等系列丛书 。
目录
汉末:名存实亡军阀割据
黄巾起义
十常侍之乱
董卓入京
曹操起兵
王允设计杀董卓
袁绍得冀州
河北争雄
曹操迎驾
刘备起家
徐州争夺战
白马之战
官渡之战
清扫袁氏势力
远征乌桓
孙氏统江东
诸葛亮与《隆中对》
曹操占荆州
诸葛亮出使江东
孙刘联盟
赤壁之战
曹操平定关西
刘备“借”荆州
刘备进军益州
孙权讨荆州
刘备夺汉中
逍遥津之战
关羽围攻樊城
关羽失荆州
三国:三分天下乱世争雄
曹丕称帝
夷陵之战
诸葛亮治蜀
邓芝出使吴国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出师北伐
诸葛亮的四次北伐
五丈原之战
高平陵事变
司马昭之心
蜀汉灭国
钟会之乱
乐不思蜀
天下归晋
西晋:短暂统一门阀政治
世家贵族的炫富游戏
惠帝不慧
贾后专政
八王之乱
李特起义
刘渊称帝
永嘉之乱
西晋灭亡
东晋十六国:偏安一隅北方混战
衣冠南渡
王与马共天下
靳准暴乱
两赵并立
前赵灭亡
乱世皇后羊献容
生而逢时的石勒
祖逖北伐
王敦之乱
苏峻之乱
后赵的骨肉相残
冉闵灭石
前燕的崛起
前秦统一北方
庾亮北伐
桓温灭成汉
殷浩北伐
桓温北伐
淝水之战
慕容垂复燕
孙恩起义
桓玄之乱
桓楚覆灭
东晋灭亡
魏晋人物:乱世悲歌自有风流
文姬归汉
怀才不遇的王粲
陈琳之檄,可愈头风
刚直不阿的孔融
不愿出仕的嵇康
明哲保身的阮籍
山涛慧眼识百官
神医华佗
医圣张仲景
书圣王羲之
王献之的遗憾
谢安东山再起
才女谢道韫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法显取经
魏晋大事纪年表
摘要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朝政,政治上颇为腐败。同时地方门阀士族兴起,豪强地主趁机兼并平民土地,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大批平民成为失去土地和家园的流民,流离失所。生存的艰难让这些流民演变成武装组织,纷纷举起反抗大旗。朝廷平定了这些起义,但却平定不了日益高涨的民怨。 这时候,一股以张角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势力迅速崛起。张角信奉黄老道家之学,创立太平道,在当时生存困难的环境下笼络了一批流民百姓。他自称“大贤良师”,以行医治病的方式传播太平道,仅仅十年就发展了十余万信徒。随着信徒的增多,张角让弟子们在各地建立教徒组织,将全国信徒分为三十六方,每方数千至万余人,各方皆有渠帅统领,由张角统一指挥。 公元184年,张角决定发动起义,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与信众约定在各地同时起义,举兵反汉。甚至与洛阳宦官信徒勾结,想要里应外合,推翻汉朝统治。然而在起义前,太平道内出现了叛徒。张角的计划被弟子唐周向官府告密,他将起义计划和太平道教徒首领的名单全盘托出。朝廷立刻采取措施,大力搜捕太平道在长安的信徒,张角也因此上了通缉令。 得知事情败露,张角星夜派人奔赴全国各地,通知各地信徒提前起兵。张角自封“天公将军”,封弟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统一指挥战斗。起义军皆头裹黄巾为标记,因此被称为“黄巾军”。 黄巾军虽被迫提前起兵,但前期已经做了周密的计划,再加上全国各地同时起兵,人数众多,各州郡纷纷失守,官府被烧,官吏逃亡,财物、粮食被劫掠一空。一时间黄巾军兵锋直指洛阳,京师为之震动。 为了抵御黄巾军,汉灵帝任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统领洛阳城附近的军队,积极备战。京师防卫布置完备之后,朝廷开始商讨镇压黄巾军。一方面,汉灵帝解除了对党人的禁令,企图借助党人的力量对付黄巾军;另一方面,动员地方豪强地主组织私人武装参与平叛。同时,汉灵帝还任命皇甫嵩、朱儁、卢植为左、右、北中郎将,各率一路大军前去平叛。由卢植征讨张角,皇甫嵩、朱儁镇压洛阳附近包括颍川地区的黄巾军。 在中央和地方军队的双重镇压下,各地起义军开始走下坡路,连连失利,一路溃败。卢植在河北大败张角,将张角围困在广宗城。皇甫嵩也前往河北,共同进攻广宗城。双方一时僵持不下。后来张角在战争中病死,其弟张宝和张梁继续带领起义军顽强抵抗。皇甫嵩带兵夜袭黄巾军阵地,最终广宗城失守,张宝被杀。各地方的黄巾军也逐渐被地方官军和地主武装各个击破,但仍有众多的黄巾军聚集起义。一直到公元192年,黄巾军才被消灭。 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各地的郡守、豪强地主都借着讨伐黄巾军的由头,招兵买马,组织武装,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形成了很多的割据势力。这些割据势力各自为政,朝廷无力加以控制,中央集权被严重分割,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十常侍之乱 黄巾起义后,东汉王朝的统治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汉灵帝却没有丝毫危机感,倚信张让、赵忠等人。这些宦官集团将汉灵帝玩弄于股掌之中,操纵政权,统治腐败黑暗,以致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年仅十四岁的汉少帝刘辩即位,其母何太后临朝听政,外戚何进得以掌握朝政大权。至此,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为了争夺核心权力又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实际上,在汉灵帝病重时,曾把刘协托付给上军校尉、西园军首领宦官蹇硕。而蹇硕与何进积怨甚深,曾经计划刺杀何进,因此何进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计划暗中除掉蹇硕。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人物——袁绍。袁绍,字本初,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其家族自高祖父起,四代中就有五人位居三公,世称“四世三公”。袁绍当时是西园军的中军校尉,受蹇硕节制。何进掌权后,袁绍便企图投靠他,并通过何进的门客张津向何进谏言:这些宦官已经掌权太久,应该趁此机会一网打尽,为天下除害。何进深知袁绍家族在朝中的影响,袁绍又与堂弟虎贲中郎将袁术为天下豪杰所拥戴,此项建议正中何进下怀,因此他对这条建议深以为然,欣然采纳,并趁机提拔了这条建议背后的提出者袁绍,将其收为心腹。 看到何进上台,此时的蹇硕非常不安,他写信给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人,计划联合起来,将何进逮捕处死。但中常侍郭胜与何进是同乡,又与何氏关系亲近,便把蹇硕的信送给何进看,最终给了何进机会,让他先下手杀了蹇硕,并掌握了禁军的指挥权。 其后,袁绍亲自向何进建议说:“先帝时,大将窦武想要消灭宦官,因为消息泄露,反而被宦官杀害。如今将军手握兵权,应该借此良机一举消灭宦官,以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还可扬名立万。”何进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同何太后商议,却遭到了何太后的反对。袁绍为达到除掉宦官的目的,又为何进出谋划策,劝何进秘密召集各地的兵马向京城洛阳进发,以迫使太后同意,最终何进认可了这一计划。 主簿陈琳却劝阻何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