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被束缚的过去 记忆伦理中的个人与社会

被束缚的过去 记忆伦理中的个人与社会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刘亚秋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9603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从社会学角度对记忆伦理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记忆的微光”和“延迟的弥补”两个核心概念,讨论记忆伦理中所隐含的个体自我保存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被束缚的过去:记忆伦理中的个人与社会》从社会学角度对记忆伦理问题进行系统书写。它对社会记忆研究范式有所反思,提出“记忆的微光”和“延迟的弥补”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个体记忆的被压抑状态及其解放途径、社会提升个体的家庭记忆伦理,深度描画了记忆伦理中的个人和社会间关系这一社会学的经典命题。本书在实践层面关涉道德共同体的构建:个体得以安所遂生,社会获得和谐顺遂。
目录
导论记忆伦理的社会学视野
第一章记忆研究的伦理转向
一、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中的社会观
二、集体记忆的涂尔干传统
三、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与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
四、记忆建构论还是社会神圣论
五、从社会科学视角到伦理视角的转换
第二章记忆的微光
一、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之间的关系
二、记忆的微光:“苦难宝藏”挖掘的一个路径
三、不同样态的记忆的微光实践
第三章记忆的幽灵:写给那些在生前你所爱的人
一、幽灵与记忆的幽灵
二、呼愁:记忆幽灵的一个表达方式
第四章延迟的弥补:家庭记忆的代际传递
一、生者与死者之间的记忆交流
二、代际关系间的记忆:延迟的弥补
三、延迟的弥补及其社会意义
四、非自主记忆与记忆的微光
五、社会记忆的代际传递
第五章记忆研究方法:文学作为田野
一、文学中的记忆问题
二、文学作为进入历史深层的途径
三、建构性与记忆真实之争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