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炭火教授"赵家和

  • 字数: 35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793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清华教授赵家和,一生生活简朴,捐巨款助学,雪中送炭温暖寒门学子。一起走进“炭火教授”赵家和的精神世界。
内容简介
赵家和出生于清华园,一生几乎都在清华园度过。生前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在清华大学的多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退休后,隐姓埋名捐资助学。赵家和是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是名副其实的清华之子。 《“炭火教授”赵家和》是一本纪念文集,赵家和的亲人、同学、同事、朋友、学生、校友。社会爱心人士和受助学生,记述了赵家和捐资助学的缘起、过程、人生经历以及对作者本人的影响。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赵家和的为学、为师和为人。 赵家和去世后,他的事迹被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本书将主要媒体报道文章一并收入,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赵冬青,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数量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和资本市场融资、商业银行管理。
目录
第一章 晚霞
不尽思念绵绵来
吾欲仁,斯仁至矣
毕生释放光与热
第二章 炭火
从未谋面的怀念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我想把这爱说与你听
冬夜里的火把给我温暖和光明
我与兴华
吾辈当立志,不负兴华恩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感谢生命中的缕缕阳光
兴华如父
兴华!等我
大爱无疆,吾辈当自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日定为中华献终身
你为我的梦想插上翅膀
点滴爱意,燎原星火
阳光中,你们走来
求学路上,兴华相伴
彼岸,花开不败
我与“兴华”这六年
感恩有您,竹翠梅香
数年相伴,兴华带给了我什么?
以爱之名,点亮希望
第三章 追忆
忆点滴往事
把聪明往哪里用?
严师慈父的赵家和教授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吾侪楷模!
走在时代前列的智者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东风已度玉门关
深切缅怀我的导师赵家和老师
赵老师教诲二三忆
追思与怀念
恩师仙逝,追思无限
师恩浩荡,润物无声
回忆我的导师二三事
我所知道的赵家和老师
从容淡泊与雪中送炭
红尘难扰真英雄大爱无疆济苍生
第四章 同行
师者如皓月,大爱永流传
回忆赵家和老师
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您种下一颗爱的种子,让我的少年心愿开出花来
忆恩师点滴
和兴华助学结缘同行的故事
做最智慧的投资者
去远方,我们践行
雪中炭火,携手同行
激情燃烧的日子
第五章 回响
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向赵家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关于开展“学习赵家和同志崇高精神、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决定
在“优秀共产党员赵家和事迹展”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展览背后的故事
清华退休教授在甘成立助学基金会冯健身出席成立大会
老教授1500万资助西部贫困学子
1500万元助学退休教授身后“埋名”
心系寒门学子隐姓埋名奉献
清华学子访甘肃受助学校:老教授捐出毕生积蓄
兴华助学:清华教授的陇原情
清华爷爷智心仁爱助学筑梦
情牵教育终不悔
爱洒陇原山水间
“雪中炭火”
“雪中炭火”精神绵延相传
远方的种子
爱,在无声中延续
“也做一团炭火,在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时代需要“赵家和”
赵家和:一位清华教授和他的生命选择
炭火燃尽照后生
心灵之火,永不熄灭
赵家和事迹展在清华大学举行
蜡炬成灰光愈灿
只计天下利,不求万世名

感恩与思念
摘要
     不尽恩念绵绵来——怀念兴华助学基金会创始人赵家和老师 陈章武 2012年7月19日,我去清华大学校医院病房探望赵家和老师。那天,赵老师精神尚好,他的老伴吴嘉真老师正好也在病房陪伴。赵老师对我说起,这几年来吴老师很累,也需要很好地休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是赵老师对我最后的嘱托,也是我见赵老师的最后一面。三天后,7月22日下午5点35分,赵老师脱离了人间一切痛苦,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往事历历在目,到今天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不尽思念绵绵而来。 生命重托 2011年3月底的一天中午,赵老师从家里给我打电话,要我有空到他家里去一趟。两年前的春天,赵老师在体检时,血液生化指标出现了不正常。后来经进一步检查,确诊是肺癌,并发现癌细胞已经有转移,这两年来他一直在积极治疗。 当天下午,我就去了赵老师的家。他告诉我,他退休以后一直在发挥余热,国外讲过两年学,国内也有些兼职,比在职时收入还高了一点,多少有了一点积蓄。他也做了一点投资,小有收获。这些钱对他没有什么用,可以用来帮助寒门学子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他认为,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多年,入学率列入各级政府一票否决的考核指标,初中前的教育较有保障。考上大学后,受到社会关注,困难的学生至少可以通过七条渠道得到帮助。但高中阶段目前最容易被忽视。不少寒门学子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年纪小,知识不足,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劳动。我们要帮助希望继续学习的寒门学子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他们也应当得到一个多少平等一点的学习机会,即使仍然考不上大学,等年龄大一点、知识多一点再去打工也不迟。 赵老师还告诉我,从2006年起,他开始亲自调研,制订助学计划,并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展开合作,帮助高巾的寒门学子,助学款定在一人一年2000元,受助学生已达1000多人次。甘肃省白银市的白银实验中学,从2009年开始接受定点帮助。但现在赵老师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这样做下去了,因此想委托我帮助他来实现他和吴老师不能继续完成的心愿。 当时听完这一席话,我真是百感交集。1986年,我从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调到经济管理学院。报到那天,接待我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当时担任经管学院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的赵家和老师,至今已经共事25年了。赵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聪明,智慧超群。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先后三次改行,每一次都出于国家的需要。赵老师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成一行,每一行都干得非常出色,能力极强,英语非常好。赵老师是经管学院金融教育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不曾想,赵老师退休后,还亲力亲为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将一生的积蓄倾囊相助,深蕴心系民生、奉献社会、关爱未来的家国情怀。赵老师是一位真正的金融教育家,不仅在教我们如何运作和管理资本,更在用无言之教,告诉我们,如何把钱用到最需要、最值得的地方去。这样一位好老师、好同事、好兄长,一位好党员,曾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十多年的我,竞一无所知,真是失责啊!惭愧之心,内疚之心,油然而起。同时,除认同赵老师的价值理念外,心中也有一丝欣慰,赵老师把这样一件心中放不下的重要善事托付给我,这是赵老师多年来对我了解和信任的积累。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答应了赵老师,我也看到赵老师舒了一口气,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随后几天,我的主要工作是说服赵老师,不要把积蓄都捐了,给自己和老伴留一点,给孩子们留一点。没有想到,这件事也并不容易做。赵老师和我讲:他历来不认为把钱留给孩子是一件对的事,林则徐有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我已经培养他们上了学,他们兄妹有本事自己挣钱。赵老师还和我讲:他已经为自己和老伴留够了预算,现在看病都有公费医疗,再贵的自费药,治不好的病还是治不好。我哪里知道,当时治疗肺癌有一种英国原产的靶向药,效果较好,但要500元一片,赵老师嫌贵,只用了50元一片的印度产仿制药,服用了全身过敏!经过我反复劝说,好不容易赵老师才答应“少留一点,暂时先不捐”。真是一位好党员啊!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