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生命中不可不想之事(哲学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字数: 19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 (日)冈本裕一朗(Okamoto Yuichiro)著
出版日期: 2021-06-01
商品条码: 978750575148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日本哲学教授的畅销之作,原版被《朝日周刊》推荐 本书是日本哲学教授冈本裕一朗的代表作品,在日本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欢迎,成为畅销书。日本知名杂志《朝日周刊》发表推荐书评。 ◎ 难得一见的“看向未来”的哲学通俗读物 市面上的哲学通俗读物,基本上都是在介绍历史上那些有名哲学家的思想和故事。而本书是少有的“看向未来”的读物,书中所讲全是“人工智能”“后人类”“寿命革命”“虚拟货币”“超人类主义”这类关乎人类未来的课题。读过这本书,能让你对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以及不远的未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 全球19位关注未来的思想巨人的所思所想 本书重点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德国当代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尼克·博斯特罗姆、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杰里米·里夫金等19位当代全球很好思想者,对于人类未来的专业思考。 ◎ 解答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23项前沿哲学课题 与人类平等对话的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吗?人类的工作会被机器人所取代?人类基因组编辑意味着什么? 生物技术革命促使“人”走向终结?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的吗?……本书解答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23项前沿哲学课题,让你对未来不再迷茫。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正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迅速变化着,也正是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中,我们需要哲学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过去的常识中解放,找到更有创意的思考方式,去面对眼前的挑战。 本书是一本通俗哲学书,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德国当代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尼克·博斯特罗姆等19位当今哲学家的所思所想,他们追寻的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当今世界哲学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基因科技、虚拟货币、后人类、寿命革命、超人类主义、贫富差距等23项社会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对所有人来说,现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正在往哪个方向去,这种共同知识都是必须了解的。
作者简介
冈本裕一朗(日本哲学、伦理学者,现任玉川大学教授) 1954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1978年毕业于山口大学文理学部哲学、伦理学专业,1984年于九州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专业博士课程修满毕业,1997年凭借论文《精神现象学的体系构想——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重建》获得九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曾担任九州大学文学部助教,东和大学工学部讲师、副教授、教授,玉川大学文学部教授。 杜黎明 生于1991年,河南郑州人。南开大学日语系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日语口译硕士学位。日语能力测试一级,日语专业八级,现已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口译二级、笔译二级,具有丰富的展会口译经历,现已翻译书籍、文献等30余万字。
目录
序章 现代哲学在探讨什么问题?
现在,哲学究竟在探讨些什么?
哲学被误解了?
哲学学说的研究者是哲学家吗?
现在,哲学究竟在探讨什么?
重新审视近代(现代)
哲学的汇聚点改变了!
本书的内容架构
第一章 世界上的哲学家如今都在思考什么?
第1节 后现代之后,哲学该何去何从?
“语言学转向”指的是什么?
“真理”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后现代之后的三个潮流
第2节 媒介技术论转向指的是什么?
作为历史性先验的语言
由媒介学向技术哲学的转向
为什么媒介成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3节 实在论转向指的是什么?
所谓21世纪的时代精神
如何理解人类消亡之后的世界
“新实在论”与德意志式的“精神”复活?
第4节 自然主义的转向指的是什么
能否消除心理作用?
延展“心智”
通过脑科学来说明道德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二章 信息技术革命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第1节 改变人类历史的两场革命
手机存在论
社交网络并不是为市民而设的媒体?
第2节 监视社会化的现代世界
是“一人一号制”导致了监视社会吗?
由信息技术衍生出的自动监视社会
共景监狱——由多数监视少数
现代“控制社会”的原型
脸谱网与谷歌的野心?
第3节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复兴
与人类平等对话的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吗?
框架问题解决了吗?
第4节 信息技术革命与人类的未来
霍金博士的警告
人类的工作被机器人所取代
被人工智能所“启蒙”的人类?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三章 生物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向何处?
第1节 “后人类”诞生的道路
人类基因组编辑意味着什么?
关于人体改造的争议
生物技术使优生学死灰复燃?
接受“超人类主义”
第2节 克隆人与我们拥有同等的权利吗?
有关克隆人的误解
同卵双胞胎与克隆有什么不同?
克隆人的哲学问题
第3节 借助再生医疗能否获得永生?
寿命革命已经开始
不老不死就是幸福吗?
延缓衰老与延长生命的是是非非
第4节 易犯罪者理应被提前隔离吗?
让犯罪者服用“道德药片”真的好吗?
通过观察大脑就能够分辨出犯罪分子吗?
近代刑罚制度已经失效了吗?
第5节 “人之终结”会发生在现代吗?
生物技术革命促使“人”走向终结
“杀死上帝的人”将走向何方?
“人文主义”的终结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四章 资本主义是否仍适用于21世纪
第1节 资本主义带来的贫富差距是一个问题吗?
“近代”结束,资本主义仍不会终结?
“皮凯蒂现象”的启示
贫富差距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贫富差距真的是坏事吗?
第2节 资本主义中有关“自由”的争论
究竟应该是哪一种自由?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悖论
第3节 全球化会帮助人们摆脱民族国家的约束吗?
21世纪的“帝国”指的是什么?
美利坚“帝国”的终结
全球化的三难选择
第4节 资本主义能否被超越
虚拟货币
金融科技革命和金融资本主义的未来
因信息技术而变化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能存在下去吗?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五章 人类真的无法摆脱宗教吗?
第1节 近代是“去宗教化”的过程
理性看待宗教
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宗教性转变
从世俗化理论到非世俗化理论
第2节 多种宗教的共存是不可能的吗?
不同文明间的冲突能否避免?
是多元文化主义模式,还是社会融合模式?
“个体化”“世界化”的宗教可行吗?
伊斯兰教与欧洲的未来
法国人选举伊斯兰总统?
第3节 宗教不可能因科学发展而消亡
古尔德的互不干涉理论
无神论者道金斯的宗教批判
从自然主义的角度来认识宗教
上帝造物说与新无神论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第六章 人类为何要保护地球?
第1节 为何要保护环境?
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是否会破坏环境
“土地伦理”与“土地伦理学”
“深生态学”的功与过
第2节 环境论的实用主义转变
环境保护无关道德
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的吗?
环境实用主义主张什么?
第3节 环境保护论的历史地位
风险社会的来临
后现代化的环境哲学
超越末世论
应对全球变暖的优先顺序
21世纪重新审视“环境问题”
为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推荐以下图书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
我们可以通过探讨一些具体问题来了解现代的哲学家们都在思考些什么。在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哲学思想的发展趋势。由于世界哲学潮流正在发生巨变,我们固有的理解可能已无法自如应对。 这一变化虽然已经在部分领域有所显现,但就世界范围而言,还未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因此,我先用少许篇幅来对现代的哲学思潮做一简要概述。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现代哲学的状况,我们借用逻辑关系图来说明。众所周知,截至20世纪60年代,说起世界范围内的哲学思潮,通常会大致分为三类: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 这基本上是根据地域来划分的,马克思主义流行于德国,存在主义流行于法国,分析哲学流行于英国和美国。当然,这样的地域划分并不严格,但相关的哲学学说基本已在各自所属区域内生根发芽。 这三种思潮在后来都发生巨大变化。比如,法国的存在主义逐渐丧失影响力,被现象学‘和结构主义‘替代;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结构主义还掀起过一股热潮。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历史性地相继解体,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的影响力逐渐减小,取而代之的是在德国势力逐渐壮大的法兰克福学派’和解释学‘等。20世纪后半叶,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现象学、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等哲学思想在法国和德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方面,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世界性思潮中逐渐失势;另一方面,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即英国人)的分析哲学在不断的内容改良过程中逐渐占据优势,并将其现代哲学中心的地位一直保持至今。如今,对于分析哲学,德国和法国的哲学家们不仅不敢小觑,甚至还要积极向它靠拢。 随着社会的全球化,哲学领域也在逐渐打破各自独立的地域性。德国与法国的哲学思想会立即传到盎格鲁一撒克逊地区,美国与英国的哲学论题也会马上成为欧洲大陆所研究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将何去何从? “语言学转向"指的是什么? 大致浏览了20世纪后半叶哲学的发展变化情况后,接下来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在这里,值得注意是理查德‘罗蒂所提出的“语言学转向”这个词语。它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哲学领域所发生的转变。关于语言学转向,罗蒂说: (语言哲学是指)哲学的诸多问题通过语言改革或加深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的理解能够得到解决或者排除……。 该词最初由古斯塔夫·伯格曼(Gustav Bergmann)提出,后来通过罗蒂所编写的《语言学转向》一书(1967年)得到广泛流传和认同。但后来该词逐渐超出罗蒂所使用的范畴,被用来指称20世纪哲学的整体发展进程。罗蒂的“语言学转向”虽然揭示了戈特洛布·弗雷格。“分析哲学”的成立与发展,但在使用时通常不限于此。 比如,在法国,受索绪尔和雅克布逊的语言学影响,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都被归入了语言学转向的范围之中;盛行于德国的伽达默尔’等人的解释学、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行为理论…也被归入其中。 因此,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语言学转向”这个词。狭义的“语言学转向”指分析哲学的发展,广义的“语言学转向”则可以理解为包含法国和德国哲学在内的20世纪哲学的发展趋势。P12-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