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华为核心竞争力 华为人才培养的16条规则

华为核心竞争力 华为人才培养的16条规则

  • 字数: 1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吴帝聪,李治明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841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和总结了华为人才培养的精华所在,包括奋斗、创业、专注、团队、战斗、竞争、分享、工匠、服务、求实、危机、学习、创新、灰度、冒险、奉献。本书针对华为的这16条规则展开讨论,读者可以从这16条规则中学习到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更能从中找到华为能够成功的原因。华为的16条人才培养规则是华为智慧的浓缩,是任何时代、任何企业都值得学习的楷模。
作者简介
吴帝聪,中商大学创办人中商控股董事长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精武基金主任擅长招商系统建设,模式设计等,出版《小米内幕》《战狼精神》《一本书读懂互联网+》等。
目录
第一章 奋斗——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不变的文化主题
只有踏实奋斗,才能屹立不倒
以奋斗者为本
时刻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第二章 创业——用行动实现人生价值
创业就要敢想敢做
创业要有持续的激情
稳健发展需要有持久的耐性
做企业要把眼光放眼全球
第三章 专注——沉下心来做事业
华为的成功在于“傻投入”
战略定力超越一切
高效的执行力离不开专注
第四章 团队——协作的力量超乎想象
注重协作,摒弃个人英雄主义
狼性团队的力量坚不可摧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力量
第五章 战斗——像狼一样去战斗
进攻是优选的防御
将战斗力发挥到很好
将“狼性”执行力进行到底
第六章 竞争——不竞争就是在等死
优选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
看得见的对手必须超越
不要将竞争对手赶尽杀绝
竞争固然重要,合作更重要
第七章 分享——开放才能共赢
时刻保持开放和分享的姿态
工者有其股形成长效激励
敢于把优选技术分享给别人
第八章 工匠——快时代的慢坚守
忽略产品质量就等于自杀
质量管理很好追求“零缺陷”
精打细磨,才会成就精品
第九章 服务——客户才是真正的老板
为客户服务是企业存在的专享理由
客户再小也要见
以客户的梦想为先
在客户面前展现华为人的责任心
为客户提供超预期的华为专属服务
第十章 求实——战术上一定要务实,战略上懂得务虚
低调才能务实
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产品及技术创新秉承实事求是原则
不会务虚的企业实不出名堂
第十一章 危机——没有危机意识,才是优选的危机
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
预备“粮草”,准备“过冬”
每天都要思考失败
第十二章 学习——加强学习才能赢得未来
向竞争对手学习
注重学习和自我提升
用很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第十三章 创新——求新求异,企业才有生命力
不创新才是优选的风险
真正的创新必须到实践中去
变革不搞激进主义
鼓励创新就要包容失败
第十四章 “灰度”——一种打破边界的智慧
是非之间,要有宽容和妥协
岗位轮换,防止“山头主义”
对人讲灰度,对事讲流程
第十五章 冒险——有冒险才有希望
敢于破格提拔任用
让一线人员去做决策
在最艰难的地方开拓市场
第十六章 奉献——无奉献不伟大
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
珠峰基站,专为救助登山者性命而建
援建非洲,助力信息化建设
摘要
     艰苦奋斗是不变的文化主题 如果让人们票选出自己认为当前我国拥有实力的通信互联网企业,那么华为必定上榜无疑。无论从新闻媒体,还是从华为的实体产品,我们都能看到华为在全球市场的崛起和强大,这让我们对中国通信产业的信心又一次变强了。 华为能够成就今天的业绩,是与其人才培养中的奋斗分不开的。 华为创立之初,是业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而且在这个时期,华为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因为当时华为的注册资金只有2万元,整个企业处于一个没钱、没人、没技术、没管理的状态,而且办公室是两间杂草丛生的简易房。这样的状况,对华为的生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这样一个看上去破落不堪、在各方面条件都有所欠缺的小企业,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还能一步步成长并壮大,一跃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力军。 虽然如今的华为已经一切走上了正轨,并且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方面都有了极大提升和改善,然而华为人才培养中的奋斗规则却从未改变。虽然华为已经进军国际市场,有能力与苹果、三星等企业一较高下,但成本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为了提升华为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让华为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任正非建议:除了要懂得提升效率之外,还应当降低成本,多省出一分钱就多出了一分钱的胜算。所以,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华为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重点抓差旅费和办公费用,不必要的开销就不必浪费,要尽量保持简朴的习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少投入、少出差,而是将资金合理、有效地把控,将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 华为本身就是一个从艰苦环境中诞生的企业,再加上任正非本身又是军人出身,对“艰苦奋斗”四个字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所以华为并没有因为发展有了起色就安然地享受物质生活。由于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华为要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的资本支撑也越来越多。如果这时候不注意节约开销,那么华为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会陷入死胡同。 正如任正非所说:“华为艰苦奋斗的文化永不会改变。”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任正非将公司的费用降低,与奖金联系在一起。他规定:“总体费用的增长率不能超过公司收入的增长率,总体费用率要在去年的基础上下降1~2个百分点。” 虽然这一规定引发了一些人的抵触情绪,但却实实在在地遏制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为华为节省了一大笔钱,用于产品和项目研发。通过这种节约成本的方式,华为员工最终获得了更多的奖金和报酬,同时也养成了一种节俭的习惯。甚至在华为的很多部门都能看到写有“下班之前过五关”的卡通图画,这是为了提醒员工在下班之前别忘记关灯、关电脑、关门窗等。从一些小细节做起,让华为员工因此而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华为每个月的电费就可以节省几十万元。 在人们眼中,华为每年的产品销售收入达到几千亿元,仅2019年上半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就已经达到了4013亿元,这样大的盈利性企业还要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实在是没有必要。但对于华为这样规模庞大的企业,每天的人力成本、研发成本、制造成本、经营成本、销售成本、服务成本等体量十分巨大,如果每个人都花费不必要的成本,积少成多,这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来讲是十分危险的。 所以,在华为,任何铺张浪费都是不被允许的,且不说华为最初一穷二白的时候,即使华为如今赚得盆满钵满,也依然不能乱花钱。这一点是华为有效控制成本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乎华为的存亡,容不得一丝马虎。 其实,任正非既希望华为有钱,又担心华为有钱。任正非的希望和担心看似是相悖的,但这却是一个企业家最朴实的心理。一方面希望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赚钱越多越好;另一方面又担心员工变得更加富有之后可能会让他们的惰性显现出来,从而失去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享乐之风会在华为内部蔓延,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斗志。因此,任正非一直将艰苦奋斗作为华为人才培养的首要规则。而任正非本人也以身作则,出行从不安排专车,尽量不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开销。 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充满活力的企业,在开源的过程中更加懂得节流的重要性。很多人认为华为的这种节约成本的规定实际上是“抠门”,但这正是华为难能可贵之处,更代表的是一种华为精神,一种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的民族精神。无论任何时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都不能丢,都要很好地传承下去。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