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极简快速阅读(信息时代如何读一本书)

极简快速阅读(信息时代如何读一本书)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日)金正著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842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读书超2万册的日本人气作家首次公开极简读书法,一个已被证实的短时高效超实用的读书法。< 2. 书中介绍的极简读书法适用于商务类、实用类、古典类、修养类、哲学类等立竿见影型和日积月累型书籍。< 3. 作者的读书法宝:具有战略性质的读书法——100分钟读三遍,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在校学生和仅有碎片时间阅读的上班族。< 4. 书中介绍的40分钟涂鸦阅读,告诉读者如何深入阅读,并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思考的素材。< 5. 书中附有本书的“核心知识点卡片”,能帮助读者高效掌握极简快速阅读。<
内容简介
为什么读同一本书,有的人看得比你快,获取的信息比你多?这是阅读方法不同带来的差异。 书籍就像烹饪方法,只是获取知识的话,就像只有食材,只有知道了烹饪方法,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这本书就是教你快速有效的阅读,在阅读中发现自己的视点,去眺望包括书籍在内的整个世界。 在翻开每本书之前,先试着问自己: 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谈什么? 核心内容,作者是怎么谈的? 如何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这三个问题的背后,就是本书介绍的“100分钟读三遍”的极简阅读法。比如第三个问题提醒你,要带着实践目的去读,在阅读中笔记的记录不可少。作者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多年的阅读心得体会,以及阅读小窍门。 日本畅销书作家金正介绍的这套阅读法,帮助了无数青年学子走出阅读误区,实现了真正的智慧阅读。 如果你还在为阅读速度慢而苦恼,或者你想把阅读和成就联系起来,这是一本推荐阅读的书。
作者简介
金正,作家,生于韩国,曾作为公费留学生留学日本。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大众传媒专业博士。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技术标准化部门博士后、欧盟(EU)技术标准化项目“欧盟亚洲合作项目”专门委员、英国牛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客座首席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网络社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4年至2009年任庆应义塾大学数字媒体内容统合研究机构特聘准教授兼项目总裁。2009年至2013年任该大学研究生院政策·媒体研究科特聘准教授。2013年开始,他以巴黎、巴塞罗那、佛罗伦萨、维也纳、东京为据点,主要致力于创作活动。著有《拒绝谄媚的人生》《深夜幸福论》《自己的人生不要被时间所左右》《我敢断言,你的人生将会就此改变》《有生之年》《金正和吉本芭娜娜的幸福观》(与吉本芭娜娜合著)。
目录
第1章 具有战略性质的读书法——100分钟读三遍
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要讲究方法——散步式和登山式
带着与作者“合著”的想法去读书
具有战略性质的读书法——100分钟读三遍
“跳跃式阅读”能带来巨大阅读量
用速读来把握书的核心
把阅读升华到另一境界
阅读时,要有跳过和舍弃的勇气
带着明确的目的去阅读
第2章 阅读是一种投资
读书的真谛——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读书会让人精神饱满
成年以后学习外语的优势
“岩波文库”带给我的阅读方便
三岛由纪夫带给我的思索
修养类、哲学类、古典类书籍是人生的根基
人生的核心在于自我修养的完备
读书是自我成长的起点
书的价值与网上的信息不可同日而语
第3章 阅读第一遍:10分钟通读全书
要以舍弃80%的心态去阅读
时间就是生命,绝对不能浪费
有时间要读,没有时间也要读
阅读一定要在设定的时限内完成
快速阅读也能迅速抓住要点
将一系列流程融入阅读习惯
对毫无阅读价值的书,应当即放弃
将人生的决定权掌控在自己手中
调整至“非日常模式”的要点
第4章 阅读第二遍:用50分钟详细阅读
既要掌握整体,又要注意细节
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书
商务类书籍的正确阅读法
读古典书籍要充分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
读懂古典书籍并不难
提高自我修养的途径
自我启蒙类书籍中的八成都没有必要读
从优秀的作者那里知道另一位优秀的作者
多逛书店能提升选书能力
书中的语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大人读书时,孩子自然也会跟着读
要养成送书籍的习惯
在普拉达包里放一本诗集吧
第5章 阅读第三遍:花40分钟深入阅读
记笔记是对一本书优选的敬意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记笔记能更好地把读过的书变成精神财富
读书是学习,更是创作
牛人读书都喜欢在边白处批注
读书令人的思维焕然一新
书籍引导我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优选限度地对书籍进行有效利用
让知识共享成为一种习惯
“读书三连问”的巧妙运用
阅读是一种有力量的行为
“100分钟读三遍”读书法的十大战略
后记
摘要
     多读书,读好书 人的寿命有限。人无法与生活在过去的人进行对话,但是书籍却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书籍这种媒体存在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虽说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于我而言,它超越了时空,授我以知识、引发我深思、给我以鼓励,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书籍于我而言,是无可替代的珍宝。 印刷术出现之前,知识被一部分人所独占,例如教会。那时只有神职人员才有资格翻阅《圣经》,权威阶层与平民阶层接近是两个世界。 后来启蒙主义思想登场,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启蒙主义思想(Enlightenment)英文的原意为“让阳光照耀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民”。 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就是以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他们的主要成就就是将当时世界上的信息情报及知识整理出来,编纂成《百科全书》。 这部《百科全书》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宣扬自由精神、将大众从权威主义的压迫当中解放出来。 无论是古腾堡的印刷术,还是法国大革命的启蒙思想以及百科全书派,都在为知识层面上普及民主主义作出了杰出贡献。书籍能让我们所有人从作者那里学到知识,而这种学习,是摆脱了时空的学习。这简直就是革命性的进步。 人只有掌握了知识,才开始真正拥有自由和人权。至此,人们才能从权威阶层的支配当中解放出来,精神才获得解放。书籍的威力如此巨大,如果不读书的话,实在是令人惋惜。 其实读书和强身健体的目的一样,只不过前者锻炼的是人的肉体,而读书锻炼的是人的精神。读书于我而言,就好似泅海攀山一样,是增强基本体能的一种手段。 通过一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如何锤炼自己的智慧,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我们只要抱着从旁观察的态度去读,那么,窥知作者的所思所想也并非难事。 我们的大脑在神经元等无数脑细胞的互相作用下,与外部不断进行着信息交换。书籍所呈现的内容就是经过作者的不懈思考,在其神经元的作用下得出的成果。阅读一定数量的某一领域的书籍之后,我们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把握这一领域图书作者的思维模式。 创造就是对固有思维模式的一种锤炼和提升。我们在读书时一定要摸清作者的思维模式,而不要泛泛而读。泛泛而读虽说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但读书真正的意义绝不在于此。 另外,我主张读书要多读、泛读。因为阅读量的大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你的人生。活跃在美国棒球职业联赛上的一郎选手,每天进行挥棒练习的次数比其他任何选手都要多。因此看似相同的每一次击打以及全垒打,在他看来也都极富变化。读书也是如此,没有数量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 人的创造力的高低取决于他所掌握的思维模式的多寡。随着我们学习的日益深入,一切复杂的现象开始变得简单起来。若要做到如此,增加阅读量是不二法门。 国外有这样一句谚语:观其交友可知其为人。朋友就好像是一面镜子,书也是如此:观其所读之书亦可知其为人。 读书就等于在跟该书的作者交谈,就等于跟该书的作者学习。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教练,就会有什么样的球队。 在现实世界里,选择老师或是教练绝非易事,即便我们主动拜师求教,对方也未必肯给予我们机会。但在书的世界中却任由我们自由选择。与现实中的拜师学艺不同,书籍正翘首以待,等着我们去阅读,盼着我们对其善加运用。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