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宇宙观(汉英对照)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宇宙观(汉英对照)

  • 字数: 1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刘晨晨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1122548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是基于古人对自然与天象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处空间的认知与再创造。传统建筑反映了古人对天象、宇宙的基本认知和核心精神,同时也极尽可能的在建筑形态上对天象与宇宙格局进行描摹、刻画。这种形态不仅仅是对直观现象的特征描摹,更是对内在规律的空间解读。本书依据天文考古与建筑考古的支撑,基于传统文化同构性与互渗性的观念,展开对建筑营建与天文宇宙观之间的嫁接研究。研究核心板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人的古宇宙观,阐释了中国古人宇宙观及天地模式认知的根源与形式,并对内在生成规律进行了剖析。第二部分是建筑中的宇宙映射。在认知根源的基础之上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在精神体现和营建基本准则。
作者简介
刘晨晨,生于1977年。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士后。建筑学硕士,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长期从事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工作。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建筑装饰协会优秀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百名室内建筑师”。荣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陕西土木学会青年科技奖。参与主创设计工程30余项。获得国家各项专业奖项20余项,中国美协颁发奖项12项,发表获奖作品10余幅,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著教材专著7部。
目录
1 绪论
1.1 天文考古与建筑考古的支撑
1.2 传统文化同构性与互渗性的支撑
2 中国人的古宇宙观
2.1 字宙模型
2.2 天体构成
2.3 古法测度
2.4 北斗
2.5 “易”体系
2.6 佛教中的世界
2.7 古宇宙观下的社会认知
3 建筑中的宇宙映射
3.1 方位与坐向
3.2 象天
3.3 台与覆斗
3.4 象律
3.5 “中”观的无处不在
3.6 “易”的营建语言
3.7 佛教影响下的建筑营建
3.8 建筑色彩
4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注释
作者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