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 字数: 297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作者: 屠格涅夫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015645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79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大家小书 青春版”系列丛书中一种。针对青少年精心选编的一套丛书。装帧精巧,便于拿取翻阅;设计活泼明亮,又突显主题。精选名家译文,呈现语言鲜活气息。《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一部随笔集。文中作者以一个行猎者的视角,展示出18世纪中期俄罗斯民族城乡大众的生活面貌。这里面有地主、医生、磨坊主、贵族知识分子,也有农奴、仆侍、农家孩子,所叙述者,不外乎这些人的日常事件。可是,正是借助于乡村自然风景的衬托,和对社会下层民众质朴、善良、风趣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刻画,更加将农奴制度之下他们境况的悲惨显露出来。这里没有赤裸裸的鞭笞,可正是这样的对比,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去想象去领会去深思……
内容简介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全书以一个猎人的视角,记录了屠格涅夫所在年代,也即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俄国农村生活。这是一幅俄国乡村的图画,内有辽阔神秘的自然风景,喧哗的森林,还有保持一种特有的智慧的神秘人物,有些是精明强干、善于经营的,有些是乐天知命、耽于幻想的,这一切交织成一幅不可分离的锦绣,形成《猎人笔记》的内容。书中对俄国农人与地主形象及其间关系的刻画,饱含着作者对于当时俄国农奴制的反对,该书一经问世,便在俄国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俄国文学目前“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全名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文学三巨头”之一。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时代在乡村田庄中度过,1827年随全家迁居莫斯科。从1834年发表处女作《斯捷诺》起,之后的四十余年中创作了《贵族之家》《罗亭》等六部长篇小说,大量的中短篇小说、随笔、戏剧、诗歌等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的宝库。耿济之(1898—1947),原名耿匡,字孟邕,笔名济之,上海人,我国有名的文学家、翻译家。1917年就读于北京俄文专修馆。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成为学生领袖之一;先后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和《人道》月刊。俄专毕业后曾在中国驻苏联赤塔、伊尔库茨克、列宁格勒等地领事馆任职。抗日战争期间隐居上海,专事俄苏文学译介。一生译有《猎人日记》《父与子》《白痴》等多部俄苏文学作品,对译介俄苏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录
译者序引言一  霍尔与卡里涅奇二  叶玛拉意与磨坊主妇三  红水四  县医五  我邻拉其洛甫六  国家农人渥夫谢尼阔夫七  里郭甫八  白静草原九  美剑村的喀西央十  村吏十一  皮留克十二  经理处十三  两田主十四  莱北强?十五  达姬娜与其侄十六  死十七  歌者十八  卡拉泰也夫十九  会晤二十  齐格洛夫县的汉姆烈二十一  柴尔道布哈诺夫和涅道蒲司金二十二  柴尔道布哈诺夫的末途二十三  活骸二十四  击声二十五  树林与旷野(跋语)附录  《猎人日记》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