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

此生属于祖国-功勋科学家黄旭华的故事

  • 字数: 1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徐鲁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721157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作为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领导实现了我国核潜艇装备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壮举,是我国核潜艇科技战线的战略科学家。他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国优选工作者”称号,被评为“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特别荣获了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发的至高荣誉——“共和国勋章”,被誉为时代楷模。
本书生动地讲述了黄旭华的故事,以及国之利器核潜艇玉汝于成的研发经历,饱含深情地赞颂了这位隐姓埋名30年的核潜艇总设计师,在惊涛骇浪中创造的不朽功勋,给当代青少年树立起一座受人敬仰的精神丰碑,为青少年学习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家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提供榜样的力量。
黄旭华院士审阅书稿后题写书名,借此表达老一辈科学家对广大青少年的殷殷期许。
作者简介
徐鲁,有名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第五、第六届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著有诗集《乡愁与恋歌——徐鲁诗选》《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小说《罗布泊的孩子》《再见,小恩》《追寻》《天狼星下》,散文集《芦花如雪雁声寒——徐鲁散文选》,文学传记《冰心的故事》《叶圣陶的故事》,评论集《三百年的美丽与童真——徐鲁儿童文学论集》《追寻诗歌的黄金时代》,图画书《爷爷的打火匣》《红色油纸伞》《冬夜说书人》《远方》以及《徐鲁文学选集》等160余册。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作品有英、法、意、韩、日、瑞典、阿拉伯等译本。
目录
序曲 致少年的你

一 父亲的义举
二 殷殷慈母心
三 番薯地里的童年
四 破碎的小船
五 光阴似流水
六 壮哉我少年
七 新的名字
八 国破山河在
九 嘉陵江边
十 造船的梦想
十一 青春之歌
十二 风雨洗礼
十三 向着光明奔去
十四 祖国在召唤
十五 温馨的家
十六 “失踪”的人
十七 搁浅的大船
十八 重启征程
十九 乘风破浪
二十 葫芦岛上
二十一 第一艘核潜艇
二十二 英雄交响曲
二十三 深深的海洋
二十四 迎着惊涛骇浪
二十五 老船长的沉思
二十六 骑鲸蹈海

尾声 此生属于祖国
摘要
     "清晨,年少的黄旭华喜欢坐在岩石上,一个人对着蓝色的大海,看那些大船和小船扬着白帆驶向远方。 他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骄傲的船长,胸前挂着望远镜,站在高高的船头,指引大船行进的方向…… 有一天,他找来一些木板和旧渔网,“制造”出一艘小船,还在船底开了个洞,放进一些木炭。木炭点燃后,小船像蒸汽船一样冒起了青烟……当然啦,这样的船是不可能开动的。 那是战争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把他的小船和渔民们的渔船、房屋,都炸成了碎片。爸爸给他擦去眼泪,安慰他:“孩子,不要哭,炸弹能炸碎小船和房屋,却永远炸不碎中国人的梦想……” 上小学的时候,日寇的飞机天天来轰炸,老师只好带着他们,躲进密密的甘蔗林,支起小黑板,继续上课。 在艰苦的少年时代,他学会了弹扬琴、拉小提琴、吹口琴,还学会了制作轮船和飞机模型。他常常想,要是这些轮船和飞机能变成真的,该有多好啊!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虽然被战火驱赶着,四处漂泊,辗转求学,但他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 “从现在开始,我要把小时候被炸毁的船,重新制造出来!” 站在黄浦江边,望着远方的出海口,他和同学们一起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贫弱的祖国,造出最坚固的大船! 他们个个都像年轻的、勇敢的水手,每个人都扬起了梦想的风帆,渴望去大海远航。 在一张张图纸上,他无数次设计和描绘着心中的大船。 1956年,在新中国的天空下,两个相亲相爱的年轻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新娘叫李世英。从此以后,李世英成为黄旭华一生的伴侣和战友。 一年后,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女儿的小名叫“海燕”,在爸爸心目中,海燕就是大海的女儿。海燕刚学走路时,爸爸就给她穿上了漂亮的海魂衫…… 可是,从海燕出生后第二年开始,爸爸就经常离家,去往“远方”,一去就是大半年。爷爷、奶奶、伯伯、叔叔和姑姑们,还有外婆一家人,谁也不知道海燕的爸爸去了哪里。 也许,只有海燕的妈妈知道黄旭华去了哪里。 妈妈对海燕说,爸爸是“国家的人”,爸爸去哪儿了,这是国家的秘密。 迎春花、桃花、梨花开了,他没有回来;石榴花和荷花开了,他还是没有回来;金桂、银桂和丹桂开了,他仍然没有回来;下雪了,蜡梅和红梅都开了,他在哪儿呢?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海燕都上学念书了,可是,她每天见到的,仍然只是相片上的爸爸。 “妈妈,爸爸是不是‘失踪’了?为什么这么久还不回家?” 妈妈说:“也许,你爸爸……已经变成了一头蓝鲸,游进深海里去了……” “不,我不要爸爸变成蓝鲸,我要爸爸!爸爸,快回来吧……”海燕哭着摇妈妈。 妈妈紧紧地搂着女儿,在心里默默呼唤:“旭华,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在这以后的很多年里,黄旭华经常一出门就是好几个月。 后来,海燕最喜欢画的图画,就是爸爸变成了一头蓝鲸,和鱼群一起,在深深的海洋里畅游…… 在黄旭华“失踪”的日子里,他的父亲去世了。老父亲一生最牵挂的人,就是旭华。可是直到临终,他也没能盼到儿子回来。 年迈的母亲,也天天想念自己的儿子,想得眼睛都快失明了! 可是,儿子还是没有回来…… 没有回来……没有回来……没有回来…… 直到有一天…… 已经长大的海燕——她现在的名字叫燕妮,和妈妈、奶奶、叔叔婶婶们,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喜讯…… 1988年4月,新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核潜艇,将在辽阔的南海下水,展开深潜试验……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黄旭华为什么“失踪”了30年! 原来,他是和许多科学家、工程师一起,去了一个秘密的地方,为我们的国家设计和研制核潜艇…… 制造真正的核潜艇,可不像他小时候用木板和旧渔网“制造”小船那么容易!当时,中国科学家拥有的核潜艇资料,实在是太少了。 曾经,他们把偶尔得到的外国核潜艇玩具模型,拆了装,装了拆,反复琢磨,先是设计制造出了一艘25米长,可以在海水里航行的潜艇模型;后来,又设计制造了一艘与真的潜艇一样大小的木制潜艇模型,在海上进行各种试验…… 光是核潜艇的外形,他就设计了无数个方案。 一沓沓图纸,像山岩一样堆积在他身边。是常规线型好,还是“鲸型”好?哦,不!也许是水滴线型更好!他想,优选的潜艇,一定是跑得快,声音又小,还不会轻易被敌方发现……经过无数次试验,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最终采用了世界上最优选的水滴线型艇身的方案。 这是一项神圣的、绝密的“国家使命”——核潜艇工程。所有参与的人,都隐姓埋名,从家人身边“消失”了。 黄旭华,就是核潜艇工程的总设计师。 燕妮想象着,那艘巨大的核潜艇,应该像一头巨大的蓝鲸一样!黄旭华年迈的母亲,却无法想象自己的儿子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燕妮只听见奶奶在喃喃自语:“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