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第一次海洋与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3)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第一次海洋与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3)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 字数: 37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0057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海洋应对气候变化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部分主要从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探讨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提出海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技术对策建议。首先,高度凝练科学评估的内容,厘清气候变化影响的问题,梳理出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后在此基础上,在海洋碳汇、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水合物、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减缓对策,继而按照重大城市、沿海重大工程设施及海洋产业的角度,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维度上,集中讨论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其次,突出气候变化科技支撑的重要性,这是应对气候变化最基础的内容,无论气候怎样变化,科技支撑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减弱;最后,提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战略。
目录
第1章 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机遇和挑战
1.1 海洋气候变化的事实与影响
1.1.1 海洋气候变化的事实和未来趋势
1.1.2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
1.2 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的机遇和挑战
1.2.1 我国海洋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机遇
1.2.2 我国海洋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1.3 未来展望
1.4 本评估报告章节结构及内容安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海洋碳汇
2.1 概述
2.1.1 红树林
2.1.2 海草床
2.1.3 盐沼植被群落
2.1.4 微型生物碳汇
2.1.5 近海藻养殖碳汇
2.2 已开展的工作与成效评估
2.2.1 我国海洋碳汇本底概况
2.2.2 “南红北柳”生态工程
2.2.3 陆海统筹增汇生态工程
2.2.4 以贝藻养殖为主体的渔业碳汇
2.2.5 海洋地球工程——海洋铁施肥
2.2.6 海洋地球工程——人工上升流
2.2.7 海洋地球工程——海洋碳封存
2.2.8 蓝碳组织及科技活动
2.3 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2.3.1 需加强对传统蓝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修复与保护
2.3.2 人工手段增加海洋生物碳汇的相关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2.3.3 海洋碳封存技术具有不确定性且国际社会尚存争议
2.4 未来方向
2.4.1 深入研究海洋碳汇过程与调控机制,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
2.4.2 抓好海洋碳汇现状评估、规划及较为性海洋碳汇监测站体系建设
2.4.3 探索建立陆海统筹近海增汇工程和定量化的生态补偿制度
2.4.4 推进海洋生态系统实验体系大科学工程与增汇技术研发与示范
2.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海洋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水合物
3.1 概述
3.1.1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3.1.2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3.2 已经开展的工作与成效评估
3.2.1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资源状况分析
3.2.2 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国内外政策背景
3.2.3 我国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做出的努力
3.2.4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进展
3.3 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3.4 未来方向
3.4.1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3.4.2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经济性分析
3.4.3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愿景及策略
3.4.4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相关建议
3.5 总结
参考文献
……
第4章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第5章 沿海重大城市群适应气候变化
第6章 沿海重大工程适应气候变化
第7章 海洋产业适应气候变化
第8章 科学技术支撑
第9章 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综合战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