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亚长之谜 殷墟贵族人骨的秘密
字数: 2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何毓灵
出版日期: 2021-02-01
商品条码: 978722219905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亚长墓位于商代晚期都城殷墟内,是一座保存完好、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玉器的墓葬。作者以甲骨文及商王朝为背景,采用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叙事方法,全景式介绍了亚长墓的发现、发掘、保护、整理、修复和研究,全方位展现了科学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的方法,作者在书中如侦探般揭开了墓主亚长的诸多谜团,勾勒出三千多年前殷商盛世一位驰骋疆场、战功卓著的贵族将领的英勇形象。
目录
险遭盗掘
月黑风高魅影忙
功过是非洛阳铲
甲骨文:中华文明的根脉
甲骨重现
甲骨四堂
甲骨疑窦
甲骨占卜
大邑商:华夏文明的核心
发掘殷墟
商代简史
都邑布局
威服四方
考古≠盗墓
考古学家都干吗?
一波三折的发掘
技术“天团”增援
专家指导
现场直播黄了
珍宝出土
这次真被盗了
收尾的意外与惊喜
大咖齐上阵
我在安阳修文物
给青铜器拍X光
美石是否为玉?
三千年前的绕梁余音
线条里的时光
墨拓春秋
人骨考古学家的感叹
是牧羊犬吗?
容器里的秘密
期盼永生
三万年墓葬演化简史
完善的商代墓葬制度
共赴黄泉
何以黄泉?
是殉?是牲?
摆放有序亲疏有别
揽玉贴金锦表华章
钟鸣鼎食诸神眷顾
纹饰之美
酒器
炊煮器
盛食器
水器
乐器
战功赫赫车马嘶鸣
兵器
车马器
田因牧歌人间烟火
庖厨器具
劳作器具
生活器具
不明器具
墓主何人
姓甚名谁?
是男是女?
生活习俗
因何而死
地位如何?
以何为业?
因何而死?
客死他乡
神奇示踪法
来自何方?
如何防腐?
后记
摘要
月黑风高魅影忙 2000年12月17日一大早,一位村民匆匆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敲开工作站负责人徐广德先生的门。先生刚起床不久,习惯性地打开煤炉,捅旺煤火。虽刚入冬,天气已十分寒冷,20年前工作站条件简陋,办公室兼作卧室,只能靠烧蜂窝煤球取暖。 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有两个村庄:小屯村与花园庄村。来者叫何建功,是花园庄村人,也是工作站常客,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帮忙从事考古发掘工作,身轻体健,熟练掌握各种发掘技术,是考古的一把好手。简单交谈几句,徐先生便面色凝重,情况不妙! 1950年春,尚未正式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决定立即恢复殷墟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此时,殷墟发掘已整整中断了13个年头。战争连连,民不聊生,殷墟所在的华北地区更是雪上加霜,私掘滥挖已成公开之事!1939年春,当地村民就合伙在殷墟王陵区挖出了现存优选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 殷墟不仅仅是商代晚期都城,甲骨文的故乡,汉字的发源地,更是中国考古学的摇篮。自1928年起,几代殷墟考古人从无到有,筚路蓝缕,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一点点成长、壮大,取得一项又一项重大考古成果,宫殿、王陵、甲骨文、青铜器…一但无情的战争中断了一切,殷墟考古人也如浮萍般四处飘零,1950年留在大陆、仍从事考古工作的只有寥寥数人。也正是这些如燎原星火的人开启了新中国考古事业。殷墟自然是每个人心中的牵挂,时机成熟,恢复发掘成为必然。 战后重建的50年代的中国,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安阳也不例外。各项建设工程之前必须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殷墟发掘工作量因此剧增。1958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 自1950年以来,安阳工作队几乎没有中断殷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发掘了有名的妇好墓、小屯南地甲骨、郭家庄亚址墓、花园庄东地甲骨等,取得了多项重大考古成果。 草草吃过早饭,徐先生就来找我。 “可能有人想盗墓,你跟我去花园庄村东头看看!”先生表情严肃地与我说道。 闻听此言,我们立即出发,步行到现场也就十来分钟。途中,徐先生简单向我介绍了情况: 何建功发现在其村东的麦地里,大冷天的,夜间却有人活动,极有可能在盗掘古墓。一大早他先到麦地里查看情况,确认无疑后才急忙赶到工作站报告。 对于像我这样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仅一年多的考古新兵来说,即兴奋,又紧张!一周前,我刚刚与工作站的刘忠伏老师结束郭家湾新村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室内整理。此时,华北地区已十分寒冷,土地上冻,不利于考古发掘工作,所以每年冬季主要是室内修复与整理工作。 花园庄村东是一大块麦地,麦苗之上积着厚厚的白霜!何建功早已在田间等候,见我们到来,他立即上前拉着徐先生,指着地面说:“你看这孔、这土都是新的,土都还没冻住!” 几十平方米范围内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孔,孔边都有一堆土,是孔里取出来的。 麦地里为啥有孔呢? P2-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