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成主体性 梅洛-庞蒂与唯心论

生成主体性 梅洛-庞蒂与唯心论

  • 字数: 27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哲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204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对于梅洛-庞蒂生成主体性的重构,一方面,放弃了自笛卡尔以来的心物二元论;另一方面,这种对于主体性的新理解,对当下人工智能的设计思路有启发意义。
内容简介
近代以来,经典哲学理论把人作为思想和行动的主体,赋予主体以奠定人类理性生活的重要地位。人们由此错误地把主体性等同为人类反思的自我确定性和自足性。从18世纪起,思想界对自足主体理论展开持续的批评,把它视为扭曲外部实在、造成世界碎片化以及技术化操控自然的思想根源。本书以20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现象学家之一莫里斯·梅洛-庞蒂为主要对话者,澄清主体性所依赖的具身性构成条件及其非自足特征。梅洛-庞蒂认为,构成现代世界理性生活基础的主体性概念同时包含自由和被动双重向度。世界以及事物的实在性只有在与人的原初知觉意识关联中才得以自我显现;主体性生命则在丰富和完善世界意义的经验进程中不断自我展开和自我超越。同近代笛卡尔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理论传统相对立,梅洛-庞蒂的先验现象学所要建立的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不断生成的具身化主体性理论。正是在生成主体性的意义上,梅洛-庞蒂要为现代生命的主体性根源重新做出辩护。生成主体性准确揭示了现代人在世界之中始终面临解体危险的柔弱特征。现代人的主体性生命不是在人类理智中把神性内在化,而是在各种自然、社会和历史的偶然遭遇中自我追寻。
目录
导言
第一章意识的先验自然主义
第一节反实在论的完型概念
第二节从完型到结构
第三节行为结构的分层和结构化
第四节人类符号型结构的整合功能
第五节作为符号化结构的知觉意识
第二章隐匿的唯心论
第一节实在论之超越与理智论之内在
第二节内在中的超越
第三节知觉经验的为真性
第四节现象性之主体性限定
第五节沉默主体的双重生命
第三章脆弱的主体性
第一节向本原时间的现象学还原
第二节主体性生命的“当下场”
第三节先验主体性自我意识之终极性
第四节主体性生命的自我触动
第五节脆弱的生成主体性
第四章世界中的具身化主体
第一节生成性主体的具身化
第二节知觉经验的体验性
第三节空间知觉的意向性
第四节神秘的本原世界
结论无可回退的主体性?
文献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