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齐鲁文化

齐鲁文化

  • 字数: 35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红艳、齐 健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7592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齐鲁文化》是一部以面向大学生传播和介绍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其人文素养和增强其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为目的的普及性通识课程教材,同时也面向社会各界喜爱齐鲁传统文化的一般读者。因此,既强调全书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和专业性,又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避免枯燥晦涩,即成为我们编写本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
内容简介
《齐鲁文化》以传承和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依据齐鲁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演进脉络,叙述齐鲁文化的起源、齐鲁两国建国以及形成相应的齐文化与鲁文化,进而以世界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视角,进入稷下学宫,介绍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全书共分九章,重点介绍了齐鲁文化中的齐鲁传统思想、齐鲁传统文学与艺术、齐鲁传统科学技术、齐鲁传统教育及齐鲁民风民俗等内容,将齐鲁文化置于时空发展的经纬线上,全面阐述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齐鲁文化》既尊重学术性和专业性,又注重通俗性和可读性,既适合作为高校人文素养通识课程的教材,也适合喜爱齐鲁传统文化的读者阅读。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海岱考古 7 第一节 东夷文化 8 一、东夷文化概述 8 二、东夷文化的发展历程 10 第二节 两周秦汉时期的山东考古 18 一、鲁国故城与齐国故城 18 二、战国齐墓与山东汉墓 21 本章小结 26 思考与实践 26 参考文献 27 第二章 齐国和鲁国 29 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东夷人 30 一、夏朝与东夷的关系 30 二、商朝对东夷的统治 30 第二节 西周时期齐、鲁两国的建立 31 一、西周建国与建章立制 31 二、姜太公受封及其治国方略 34 三、周公受封及其治国方略 36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齐国与鲁国 38 一、春秋时期的齐国 38 二、春秋时期的鲁国 42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 44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44 二、战国初年的形势 45 三、齐国的兴衰 46 四、鲁国的衰亡 49 第五节 齐、鲁文化的特征 50 一、齐文化的特征 50 二、鲁文化的特征 51 三、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融合 51 本章小结 55 思考与实践 56 参考文献 56 第三章 轴心时代与百家争鸣 57 第一节 轴心时代的世界文化 58 一、轴心时代 58 二、轴心时代的希腊文化 60 三、轴心时代的印度文化 63 四、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 65 第二节 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67 一、稷下学宫 68 二、稷下百家争鸣的主要内容 70 三、稷下学术精神 72 四、稷下学宫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76 思考与实践 76 参考文献 77 第四章 齐鲁传统思想(上) 79 第一节 儒家学说 80 一、孔子与儒学的创立 80 二、孟子对儒学的发展 84 三、荀子对儒学的发展 90 第二节 墨家思想 93 一、墨子的生平 94 二、墨家学派及其思想主张 95 本章小结 98 思考与实践 99 参考文献 100 第五章 齐鲁传统思想(下) 101 第一节 兵家思想 102 一、司马穰苴与《司马法》 102 二、孙武与《孙子兵法》 106 三、孙膑与《孙膑兵法》 111 第二节 阴阳五行学说 113 一、邹衍的生平 113 二、邹衍的思想 114 第三节 齐国的法治思想 117 一、管仲与《管子》 117 二、晏子与《晏子春秋》 122 本章小结 126 思考与实践 127 参考文献 128 第六章 齐鲁传统文学与艺术 129 第一节 齐鲁古典文学 130 一、诗词 130 二、散文 136 三、小说 141 第二节 齐鲁传统艺术 145 一、书画艺术 145 二、民间音乐 150 三、传统戏剧 151 四、民间舞蹈 155 五、民间美术 157 本章小结 160 思考与实践 160 参考文献 161 第七章 齐鲁传统科学技术 163 第一节 齐鲁中医学 164 一、先秦时期的山东医学 164 二、秦汉时期的山东医学成就 165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医学家代表 166 四、隋唐宋金元时期的山东医学家代表 168 五、明清时期山东传统医学的发展 169 第二节 齐鲁农学 171 一、山东农业经济的发展概貌 171 二、山东农学家及其著作 174 第三节 齐鲁手工技艺 177 一、古代山东手工业的发展 177 二、古代山东的手工业技艺成就 180 第四节 齐鲁数学与天文学 183 一、先秦时期的山东数学与天文学成就 183 二、两汉时期的山东数学与天文学成就 185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数学与天文学成就 187 四、明末清初的山东数学与天文学成就 189 本章小结 190 思考与实践 191 参考文献 191 第八章 齐鲁传统教育 193 第一节 齐鲁传统教育的开端 194 一、齐鲁教育的起源 194 二、齐鲁原始教育的初步发展 195 三、齐鲁早期学校教育雏形的产生 196 第二节 齐鲁官学与私学 196 一、齐鲁官学的发展与演进 197 二、齐鲁私学的兴起与发展 202 第三节 稷下学宫与山东书院 207 一、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 207 二、山东书院的教育传统 209 第四节 齐鲁传统家庭教育风尚 211 一、齐鲁家风、家训教育 211 二、齐鲁家学传统 213 第五节 齐鲁传统教育思想 214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 214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主张 217 三、孟子的教育思想主张 218 四、郑玄的教育思想主张 220 五、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主张 222 六、石介的教育思想主张 223 七、王筠的教育思想主张 224 本章小结 226 思考与实践 226 参考文献 227 第九章 齐鲁民风民俗 229 第一节 齐鲁神话传说与区域社会风俗 230 一、齐鲁民俗的诞生 230 二、齐鲁神话传说 232 第二节 秦汉以降的齐风鲁韵 237 一、齐鲁民俗的历史形态 237 二、近现代以来的齐鲁风俗 238 第三节 山东民俗的空间分布 240 一、山东地方民俗的空间特点 240 二、齐鲁民俗与地方特产 241 本章小结 243 思考与实践 243 参考文献 24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