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35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35

  • 字数: 6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146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整体把握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以强化问题意识、倡导学术锐气,极富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内卷(Involution),原本是学术界的概念,忽然成为了网络热词,令人惊诧。或许对于更多网民来说,他们并不在意"内卷"的概念渊源,而是关注网络传播者描述的现实感觉能够引起共鸣的点,大概即创新乏力后的焦灼感。那种感觉,可能如鲁迅在《野草》题词中所表达的那般,"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这是创新爆发前的涌动;也可能如崔健在《飞了》中所描述的,"这晕的感觉是朦朦胧胧的,不知不觉身体变得轻飘飘的",这是失去创新动力后的失重感。如此种种,可能在不同的行业,感受有所不同。学术的内卷化,也是近年来学界讨论较多的话题。大概的意思,也是创新乏力的焦灼。就中国现代文学来说,新世纪在"现代性"、"民国文学"之后,学界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能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或许,沉默能够带来沉淀,但没有范式更新的积淀是否有足够的学术魅力,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内卷化的焦灼感,在本辑文章中有所体现,不管是新作者或老作者、名家或新锐,均没有故步自封,都在不同的点上力图发力突破,但创新方向较为零散。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们努力带来了怎样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梳理本辑文章所带来的新视野的一些方向。全球视野,包含中国作家的异域书写、译介及外国作家的中国书写等,在本辑中占据较大篇幅。早期现代文学的多元形态,包括清末民初通俗文学、旧体文学和语言学等问题,也有不少篇文章。经典文学的重释,包括经典文本解读的方法以及具体实践,是第三类占较多篇幅的方向。这些方向带来的"新",主要体现为对象之新,如异域书写、通俗文学、旧体文学,学界过去关注度不够充分;视野之新,如运用跨学科视野、空间理论等,能让我们看到经典的其他特征。但总体来说,这些创新还未上升到范式更新的高度,因为这些问题大多还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基本问题,如中外文化交流、传统与现代的消长。
作者简介
李怡,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先后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若干。毛迅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兼任中国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承陈瘦竹、叶子铭、许志英先生等。1984年到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近年来在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目录
新视界
媚俗、自负与意义的焦虑——如何进入文学经典?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女性叙事——以20世纪20-30年代的作品为中心
"后阳台":张爱玲小说的底层女性生存空间解读
文化危急时刻的侦探形象再造——以晚清小说中的"福尔摩斯"为中心
"探路者"的启示意义——回顾华忱之的治学之道与现代文学研究
非精英的"他者"叙事:受困于两个世界的赛珍珠
"大文学"视野
经济视角与蹇先艾的贵州乡土小说
海报参与文学生活建构的媒介化进路与表征
现代知识分子的"着装":生命体验与文化身份——《吴宓日记》中的"长袍"与"拐杖"意象
早期四川话剧的文化形态:民族文艺的孕化和实践
从"无底潭"到"情都":大理"蝴蝶泉"的多重文本与景观呈现
新闻文体与严独鹤的通俗短篇小说
论胡适文学革命的语言学起点——以《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为中心
鲁迅专题研究
喜剧影视作品中的鲁迅形象与"后鲁迅时代"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