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和治理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和治理研究

  • 字数: 20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作者: 王敏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87645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和治理研究》由王敏著
作者简介
王敏,2000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湖南省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和治理研究》,获得良好等级。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民族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公共行政》《中国政治》等全文转载13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红旗文摘》等摘要8篇。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参与),独立获得省厅级一、二、三等奖3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
第二节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分类
第三节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第四节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构成要素
第五节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多重影响
第二章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急刷变革引发的各种效应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现实根源
第二节网络意见领袖和关键帖子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重要催化因素
第三节网络的技术优势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放大提供了条件
第四节网民的心理与行动是网络舆论的重要演化动力
第五节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能力薄弱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六节网络媒体为争夺眼球与第一发布时间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
第七节属地管理的体制难以有效治理跨越时空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第八节互联网正在成为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主要战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