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脱贫攻坚 右玉故事

中国脱贫攻坚 右玉故事

  • 字数: 10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99065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脱贫攻坚(右玉故事)/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丛书》中右玉的脱贫实践生动地诠释了“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书写了一部践行群众路线、创造幸福生活的奋斗史,在蹚出一条适合自身、富有成效的减贫道路上贡献了右玉力量、提供了中国方案。
目录
序言
1 与贫困抗争的右玉
第一节 历史沿革的兴衰与更替
第二节 自然生态资源的贫瘠与自然环境的恶劣
第三节 右玉精神的孕育与发展
第四节 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与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
2 向贫困宣战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
第二节 坚持精准方略,不搞大水漫灌
第三节 突出产业支撑,提高脱贫实效
第四节 坚持精准方略,落实帮扶举措
第五节 突出重点难点,集中力量攻坚
第六节 注重打造样板,强化示范引领
3 高质量发展的右玉
第一节 坚持植树造林,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
第二节 坚持底线思维,烙上高质量发展绿色标签
第三节 产业规模集聚,提升高质量发展绿色品质
第四节 推进文旅融创,打造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
第五节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人居环境
第六节 开展“十大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思想基础
后记
摘要
     右玉县地处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地带,是山西省的北大门,隶属朔州市管辖。北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凉城县为邻,西与平鲁区接壤,南与山阴县毗邻,东临左云县。东距大同市80公里,南距朔州市110公里,北距呼和浩特市150公里。南北长67.7公里,东西宽45.7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4镇6乡1个风景名胜区,288个行政村,11.5万人。 第一节 历史沿革的兴衰与更替 在历史沿革的乱与变中,历经千年征伐的右玉,生存发展环境遭受了毁灭性破坏。 右玉县的辖设可追溯至秦朝。秦置善元县,属雁门郡治。西汉别置中陵县,亦属雁门郡。新莽时期改善元为阴馆,改中陵为遮害,东汉复旧。后雁门郡治南迁,建武二十七年(51)定襄郡徙治善元县,县属之,中陵县亦属定襄郡。建安末年两县俱废。北魏复置,初隶畿内。东魏天平二年(535)于县置善元郡,县属之。北齐郡、县俱废,置威远县,北周废。唐天宝年间置静边军于右玉城。辽、金皆为云中县地,元为大同县地。明永乐七年(1409)大同右卫自今大同城徙治右玉城镇。正统十四年(1449)玉林卫自今大同城迁此,与大同右卫同治,改称右玉林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同府。清初名右玉卫,雍正三年(1725)升卫为县,于县置朔平府,县属之。民国元年(1912)废府留县,归雁北道。道废后直属省。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以右玉县南境及朔县(今朔州市城区)、左云县部分地区置右南县,属晋绥五专署。1949年右玉县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归山西省,属雁北专区。1958年并入左云县。1961年复县,隶属不改。1967年属雁北地区。1972年将县址由旧城(右玉城)迁至梁家油坊。2001年,梁家油坊镇更名为新城镇,右玉城镇、杀虎口乡、高墙框乡合并为右卫镇,威远堡镇、威坪堡乡合并为威远镇,欧家村乡并入牛心堡乡,破虎堡乡并入李达窑乡,西碾头乡并入高家堡乡。区划调整后,全县辖4个镇、6个乡、1个风景名胜区:新城镇、右卫镇、威远镇、元堡子镇、牛心堡乡、白头里乡、高家堡乡、丁家窑乡、杨千河乡、李达窑乡和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县政府驻新城镇。 第二节自然生态资源的贫瘠与自然环境的恶劣 特别恶劣的自然条件,贫瘠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贫穷在右玉大地本色出演。 右玉县属晋北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平缓,周围群山环抱。旧城关、威远堡和梁家油坊的附近为平川区,海拔在1250至1350米。西部山地诸峰海拔在1500至1750米;南部是洪涛山脉,主要山峰平均海拔1700米;东部山地诸峰海拔在1700米以上,其中红家山海拔1975米,为县境优选点;北部诸山1600米上下。右玉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3.6℃,特别优选温度36℃,特别大力度优惠气温零下40.4℃,平均日温差15.4℃。初霜期为九月上、中旬,无霜期平均104天。年均风速3米每秒以上,春秋季优选风力9级,优选风速24米每秒,六级以上大风日数平均每年有57天。右玉县属于贫水区,地表水资源总量为5524.4万立方米,人均565.9平方米,以降水(洪水)为主,地下泉水补给甚微,年降水量平均为420毫米,集中在6-9月。境内主要河流苍头河属于黄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平鲁祁家窑,向北贯穿县境中部,从杀虎口出境注人黄河,其支流遍布辖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土地沙化面积高达76%,林木绿化率不足0.3%。 1949年,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迎接他的不仅有生存艰难的右玉百姓,还有特别恶劣的自然生态。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