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企业资本创新

企业资本创新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作者: 邱金辉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64210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站在企业角度,基于作者对企业近三十年的资本专业服务经验,在北京大学近十年的资本教学研究积累,以及对格局商学在全国成千上万名企业家学员的资本培训,通过不断的实践——理论——指导更多的实践的循环反复,形成了本书指导企业资本“蜕变与突破”的理论体系基础。
内容从资本时代的重新定位、企业资本模式构建,到企业资本经营的“工具箱”、资本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够建的“5T”模型,以及CDR、科创板与注册制的解析,全面系统阐述了企业资本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引导企业实现资本的突破。
本书的创新之处:不是站在政府、监管者的角度,不是作为中介机构或投资机构、咨询公司,也不是资本市场理论的“搬用工”,而是站在企业角度对中国企业资本的“蜕变与突破”进行诠释,提供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
作者为金融资本研究员,多家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的董事,近十年来一直以“资本化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成长上市”为主题,在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及全国各地企业家群体进行相关的主题报告以及系列化讲座,吸收了众多企业家的鲜活经验、成功案例,使本书的理论性与应用性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作者简介
邱金辉,经济学博士、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资本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现任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与拟上市公司主要股东、董事。盛邦资本创始人。 拥有十多家企业成功上市的筹划辅导经验。多年来,在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以及全同各地讲座授课,为众多企业的资本运作提供咨询设计服务,是中国资本市场产、学、研一体化的推动者、践行者、探索者。 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拥抱资本时代
第一节宏观分析
第二节中观研究
第三节微观考察
第四节资本化
第五节数字化
第六节平台化
第七节融合化
第二章企业资本时代的重新定位
第一节定位理论的产生与社会定位
第二节行业定位
第三节战略定位
第四节市场定位
第三章企业资本时代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路径选择
第二节路径优化
第四章企业资本模式构建
第一节单独上市模式
第二节并购上市模式
第三节联合上市模式
第五章企业资本经营的“四大法宝”
第一节企业资本经营的认识论
第二节企业资本经营的方法论
第三节企业资本经营的选择论
第四节企业资本经营的程序论
第六章企业资本经营的“工具箱”
第一节体检表
第二节会诊表
第三节定位图
第四节战略地图
第五节航行图
第六节联络图
第七章资本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5T”模
第一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概述
第二节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资本模式进化“5T”模型
第四节商业模式进化“5T”模型
第五节管理模式进化“5T”模型
第六节心智模式进化“5T”模型
第八章主要交易所上市要求及CDR、科创板与注册制简析
第一节A股IPO发行条件体系
第二节中资企业在中国香港与境外上市
——主要上市交易所对比
第三节中国存托凭证(CDR)简析
第四节科创板与注册制
后记
摘要
     第一节 宏观分析 人类延续上万年的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分工,也就没有交换,自然也就不需要社会化的公司方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陆续崛起,在极大地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又加速了对外扩张,而对外扩张的巨大收益以及如影相伴的巨大风险,使得欧洲国家的许多皇室都难以承受,于是“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公司雏形诞生了。 此类公司的高风险性使得投资者或参与者必须将个人家庭资产与投资的企业资产相隔离甚至绝缘,免得在出现投资风险时殃及家庭甚至是社会的稳定,而不只是承担本金损失。如此“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出现了。 最早出现这种组织形式的是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及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西欧,当时从事海外贸易的大型远洋贸易公司在享受高额收益的同时,又面临跨洋暴风骤雨的风险,所以这类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就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了。 随着此类公司规模的扩大,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即不同股份持有人或投资者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或不同的资金安排,甚至有不同的身体或家庭状态,这时就需要将股份进行转让交易,于是最早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雏形——《梧桐树协议》在华尔街诞生了。人们按照《梧桐树协议》的规则进行股份的转让与买卖。在这种需求下,股份不能随意转让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又进一步演化出股份可以随时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这一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范畴所界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之一。正因为如此,我们把“股份制”称为工业文明的伟大的创举之一。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曾讲: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早期的许多重大项目,包括铁路、钢铁、石油等,基本上都是利用在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完成的。当然,在物质相对短缺的时代,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筹集资金,就如同我们国家当下的资本市场一样。但当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它的价值发现功能及并购功能就会凸显出来,因为消费的升级换代及需求的变化在持续引领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如此,有良好市场预期的新兴产业类企业将被赋予更高的资本估值,而前景暗淡的传统或过剩产业的资本价格只能向隅而泣;同时,优势企业在资本市场强大的整合能力,又随时可对低价或低估值企业进行并购,诚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所讲的,“综观企业的历史,没有哪一个企业是靠自身扩张的方式成长起来的,又没有哪一个大公司、大企业不是靠资本运营、收购兼并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当下,面对多变、快变、迭变的外部环境,国家只有通过发展资本要素市场,利用资本市场的灵敏传导机制,经过资本的导人与流动,来引导其他相关的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进入新兴产业与优势企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只有利用资本市场引导社会对“不平衡、不充分”领域的资本投人,才能逐步缩小、解决这一矛盾。所以,要加快将我国现有的以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变革为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的步伐,通过这样的金融结构大转型来引领经济结构的大变革;而当下我们的每一家企业,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只有识时务才能成俊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