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六个面和一个回声——中国美术电影叙事研究

六个面和一个回声——中国美术电影叙事研究

  • 字数: 37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可红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612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六个面和一个回声——中国美术电影叙事研究》已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该书主要运用新叙事学语用学理论和意识形态分析方法阐述了中国美术电影叙事的六个核心问题:集体主义叙事特征、儿童教化的叙事特征、泛在的超级叙述人叙事特征、冗余的叙事时间和现实指向性的叙事空间、“如其所应是”的现实主义叙事和民族化叙事风格。在中国美术电影衰落消亡的背景下,该书进一步分析其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影响,最后强调了当下的中国动画电影需要以传统的“中国美术电影的叙事模式”作为继承和突破的对象,并借鉴世界动画电影国际化的商业叙事模式,形成中国的、符合商业叙事理念和法则的叙事新模式。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中国动画电影的身份变迁(4)
第二节中国美术电影叙事问题的提出(8)
第三节另一种回归:新叙事学(18)
第四节参考文献综述(25)
第一面作者
第一章作为集体的作者:体制化生产与价值选择(33)
第一节美术电影体制化生产模式的选择和建立(34)
第二节国家体制化生产模式中的生产者与生产过程(39)
第三节走向集体主义母题(51)
第二面角色
第二章沉默或想象的儿童:中国美术电影叙事角色的考察(61)
第一节儿童的电影与电影中的儿童(61)
第二节儿童的消失和重绘(69)
第三节沉默的儿童与单向传播问题(81)
第三面叙述人
第三章在场或缺席的讲述者:中国美术电影叙述人的研究(93)
第一节中国美术电影的三种人称叙述人(94)
第二节“非人称叙述人”与中国美术电影影像叙事(105)
第三节超级叙述人(117)
第四面时空
第四章画内或画外蒙太奇:中国美术电影叙事时空的研究(125)
第一节故事时间、叙事时间与时间冗余(125)
第二节中国美术电影的空间营造(137)
第三节“单声部”叙事(152)
第五面真实性
第五章想象的界限:中国美术电影与现实主义关系的研究(163)
第一节动画艺术与“真实”(164)
第二节幻想性、假定性和真实性(169)
第三节如其所应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175)
第六面风格
第六章形式或内容:中国美术电影民族叙事风格的实践(191)
第一节中国美术电影的民族化实践(192)
第二节中国美术电影民族化实践的焦虑与虚弱(203)
第三节中国美术电影的“中国学派”考辨(213)
一个回声模式
第七章蜚声与禁忌:中国美术电影叙事模式递延影响的研究(221)
第一节中国美术电影衰落史的考察(223)
第二节“后体制时代”的中国动画电影(253)
第三节美术电影叙事模式对当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影响(259)
第四节略论建构中国动画电影叙事模式的新思维(270)
结语春蚕与秋蝉(289)
附录11950—1988年中国美术电影主要创作一览表(293)
附录2中国动画电影创作一览表(1950年以前、1989年以后部分影片)(312)
附录31950—1999年中国美术电影获奖一览表(部分)(324)
参考文献(331)
后记(34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