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增订版)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增订版)

  • 字数: 29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志伟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640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王朝时期户籍赋役制度在地方社会实施过程入手,尝试探索一种关于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变迁和国家转型的解释路径。作者认为,户籍制度是中国王朝时期国家统治与社会整合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明清时期的里甲制由以人丁事产构成的家庭为核心衍变为以田地赋税为核心的户籍系统,建立在一条鞭法下财政白银化和赋税定额化基础上的这一深刻转变,同地方基层社会发生的变迁过程互动,从而确立起一种新的“国家-社会”体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与思路
第二节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变迁之概观
第二章里甲赋役制度与明初社会
第一节“划地为牢”的里甲体制
第二节里甲体制下的赋役征派
第三节社会动乱与里甲制的危机
第三章一条鞭法前的改革
第一节均徭法与均平法
第二节赋役折银及其意义
第三节赋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
第四节以定额化为中心的改革
第四章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地
第一节一条鞭法
第二节清代前期的里甲差役及改革
第三节摊丁入地
第五章清代的图甲制
第一节图甲制的变质
第二节图甲制中“户”的性质
第三节“总户”“子户”与赋税征收
附录一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
附录二历史叙述与社会事实——珠江三角洲族谱的历史解读
附录三边缘的中心——“沙田-民田”格局下的沙湾社区
初版后记
再版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