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菁录(清卷一城烟火如绘)
字数: 16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 石孝义 编著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54845652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6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菁录”系列丛书共六册,是一套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篇的汇编集。本套丛书收录、译注了上至两汉下至清代两千年间的几百篇山水游记佳作。 每册书都由游记原文、作者简介、注释、译文、赏析五部分组成。全书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长卷。纵向展现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脉络、时代特征以及辉煌成就。同时又为读者展示出历代文人雅士的诗意雅情。以及他们笔下斐然不羁的文风。 本册《清卷:一城烟火如绘》选编、译注了从康熙年间至清朝末年的优秀山水游记作品,读者可以从中品味其古韵风貌。
作者简介
石孝义,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至2015年将近十年间,积很好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发掘整理工作,曾深入民间采访民间手工艺者、非遗继承人几十人,刊发报道百余篇,拍摄照片几千幅。从2016年至今致力于传统文化、国学典籍的搜集、整理、编校、注译工作。
目录
游雁荡记/方苞
游潭柘记/方苞
游虞山记/沈德潜
游三游洞记/刘大櫆
游晋祠记/刘大櫆
游万柳堂记/刘大櫆
登华山记/乔光烈
随园记/袁枚
峡江寺飞泉亭记/袁枚
游庐山黄崖遇雨记/袁枚
游桂林诸山记/袁枚
游珍珠泉记/王昶
登泰山记/姚鼐
游灵岩记/姚鼐
游媚笔泉记/姚鼐
西樵/李调元
霍山/李调元
游历山记/黄钺
游歙西徐氏园记/王灼
游庐山记/恽敬
登州观海记/焦循
宝山记游/管同
游小盘谷记/梅曾亮
钵山余霞阁记/梅曾亮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龚自珍
说居庸关/龚自珍
君山月夜泛舟记/吴敏树
游君山记/刘蓉
留园记/俞樾
湖心泛月记/林纾
记九溪十八涧/林纾
游劳山记/张道浚
游狼山记/张裕钊
摘要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㈣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子厚181谪居幽寻以送岁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蹶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译文 乾隆八年中秋节前一日,我进入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经野草丛生,一片荒芜,不能攀登探寻了,而雁荡山的姿容、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接近不同。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我说:“这座山不可记啊。永州、柳州的山,不过是荒僻角落的一座土丘、山沟,柳宗元贬官居住,以寻幽探胜来打发日子,所以才用尽辞藻来形容它的样子。而雁荡山则盘曲在浙江东南的山海之中,清幽奇峻,险要陡峭,奇形怪状的山峰,实在是高大而且繁多。想要以词句的雕饰来形容雁荡的外形,则只能将雁荡风光描画得与其他名山相类似,而不能将它的独特之处显现出来。” 而我以为雁荡山的独有之处有两点。在之前见过的山中,如安徽桐城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它们的山崖洞窟不是不秀美,是那些愚蠢的僧人喜欢在山上雕凿仙佛的貌相,那些庸俗的名士又爱在上面镌刻自己的名字和诗词,就如同长了疮疤一样惨不忍睹。而雁荡山独能从远古一直保持山的姿容到现在,是因为雁荡山壁立千仞,不可轻易攀援,又因所处在僻远的地方,那些富贵且有权势者一般没有特殊的原因不会来此,即便来了,也不会久留,更不会花费时间、财力来标榜自己曾经来此一游,这就是雁荡山始终没有被愚僧俗士斧凿相加,使岩壁剥落,致其受辱的原因。另外,那些秀丽明媚的山川,能使游者欣然而乐,但雁荡山岩洞深邃、崖壁陡峭,抬头观望、俯身探视之间,严肃恭敬、平静端正的心油然而生。因为一到了这儿,人世各种杂念和忧虑就会消失,而我的本心接近与天地之精神相连接。 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己成物之道,都可以得到和了解了。 赏析 雁荡山在浙江省乐清市境内,放眼望去万山重叠,峰峦雄列,奇峰遮天,气势磅礴。徐霞客曾赞说:“四海名山皆过目,就中此景难图录。”乾隆八年的秋天,当时七十八岁高龄的作者,因老病获假回乡休养,趁前往浙东求医之便,游览了天姥、雁荡诸山。本文虽是一篇游记,却并不重在写景,借雁荡山而阐发个人的论点,并引申发挥,进一步阐明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对世俗的鄙视。文中先贬薄柳宗元游记内容琐碎而无聊,处处着眼于“一邱一壑”的描写,因无所事事,以寻幽探胜来打发日子,所以才用尽辞藻来刻画他的游记作品。而雁荡山却是“实大且多”,所以要写雁荡山就不能光注重雕绘外形,而应求其肖似,并着眼于它整体的内在精神。由此作者进而提出两点体会。一是雁荡山因险峻僻远而未被愚僧俗士的雕像题字所玷辱,故而保全了远古的容色;二是雁荡山岩深壁削,气象森严,令人萌发“严恭静正”之心,与天地的精神相互融合。因此,作者强调这两点是修士、圣贤取得事业成就的根本。所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宣扬修身的议论式游记。它在思想上阐发的仍旧是古代希圣希贤的道学思想,但在写作上颇具特色,结构简洁,说理清晰,形容得体,紧紧抓住雁荡山的整体特点,对比论说得较为合情合理,所以从表现形式上看,其艺术成就亦为可观。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