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菁录(汉唐卷秋水共长天一色)
字数: 172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 石孝义 编著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54845648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6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菁录”系列丛书共六册,是一套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名篇的汇编集。本套丛书收录、译注了上至两汉下至清代两千年间的几百篇山水游记佳作。 每册书都由游记原文、作者简介、注释、译文、赏析五部分组成。全书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长卷,纵向展现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脉络、时代特征以及辉煌成就,同时又为读者展示出历代文人雅士的诗意雅情,以及他们笔下斐然不羁的文风。 本册《汉唐卷:秋水共长天一色》选编、译注了东汉光武年间至唐朝末年约八百年间的优秀山水游记作品,读者可以从中品味其古韵风貌。
作者简介
石孝义,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至2015年将近十年间,积很好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发掘整理工作,曾深入民间采访民间手工艺者、非遗继承人几十人,刊发报道百余篇,拍摄照片几千幅。从2016年至今致力于传统文化、国学典籍的搜集、整理、编校、注译工作。
目录
封禅仪记/马第伯
兰亭集序/王羲之
游天台山赋(并序)/孙绰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慧远
桃花源记/陶渊明
雪赋/谢惠连
登大雷岸与妹书/鲍照
月赋/谢庄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与顾章书/吴均
与朱元思书/吴均
江水·三峡/郦道元
华山/郦道元
滕王阁序/王勃
山中与秀才裴迪书/王维
右溪记/元结
寒亭记/元结
峿台铭序/元结
女娲陵记/乔潭
燕喜亭记/韩愈
记宜城驿/韩愈
冷泉亭记/白居易
三游洞序/白居易
庐山草堂记/白居易
题峡山寺/李翱
永州八记/柳宗元
愚溪诗序/柳宗元
游黄溪记/柳宗元
长安雪下望月记/舒元舆
摘要
封禅仪记 作者简介 马第伯,东汉光武帝时人,生平不详。 是朝上山,骑行,往往道峻峭。下骑,步牵马,乍步乍骑,且相半,至中观留马。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仰望天关川,如从谷底仰观抗蜂。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窗,如无道径。遥望其人,端端如杆升,或以为白石,或以为冰雪。久之,白者移过树,乃知是人也。殊不可上,四布僵卧石上,有顷复苏,亦赖赉叫酒脯。处处有泉水,目辄为之明。复勉强相将行,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其道旁山胁,大者广八九尺,狭者五六尺。仰视岩石松树,郁郁苍苍,若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遂至天门之下,仰视天门,交辽如从穴中视天窗矣。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日环道。往往有垣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掖,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拚石,扪天之难也。初上此道,行十余步一休。稍疲,咽唇焦,五六步一休。蹀蹀据顿,地不避淫暗,前有燥地,目视而两脚不随。 早食上,晡后到天门。郭使者得铜物。铜物形状如钟,又方柄有孔,莫能识,疑封禅具也。得之者,汝南召陵人,姓杨名通。东上一里余,得木甲。木甲者,武帝时神也。东北百余步,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阙在南方,汉武在其北。二十余步得北垂圆台,高九尺,方圆三丈所,有两陛。人不得从,上从东陛上。台上有坛,方一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维有距石,四面有阙。乡坛再拜谒。人多置钱物坛上,亦不扫除。国家上坛,见酢梨酸枣狼藉,散钱处数百,币帛具,诏问其故。主者日:“是武帝封禅至泰山下,未及上,百官为先上跪拜,置梨枣钱于道以求福,即此也。”上日:“封禅大礼,千载一会,衣冠士大夫何故尔也!” 泰山东上七十里,至天门东南山顶,名曰日观。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尺所。秦观者望见长安,吴观者望见会稽,周观者望见齐。黄河去泰山二百余里,于祠所瞻黄河如带,若在山址。山南有庙,悉种柏千株,大者十五六围,相传云汉武所种。小天门有秦时五大夫松。始皇封泰山,逢疾风暴雨,赖得松树,因复其下,封为五大夫。西北有石室。坛以南有玉盘,中有玉龟。山南胁神泉,饮之极清美利人。日入下去,行数环,日暮。时颇雨,不见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举足随之。比至天门下,夜人定矣。 译文 这天早晨上山,骑马前行,道路大都险要陡峭,于是便不再骑马,牵着马步行,这样一会儿走路,一会儿乘马,基本上各占一半。到了中观,将马留下。离平地有二十里,向南极目远望,一览无余。抬头仰望天关,好像从谷底仰望高峰一样。山高高耸立,如同观看飘浮的云彩;山势险峻,石壁深远,好似没有道路一直通上去似的。远远地眺望山上的人,简直像爬着杆向上攀登,有的像是白色的石头,有的像是冰雪。过了很长时间,看到白色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走出树木的掩映,才知道是人。那么高的地方实在难以上去。于是就摊开四肢僵直地躺卧在山石之上,过了一会儿恢复了过来,幸好带着酒和肉干,到处都有泉水,看到泉水立即眼前一亮。于是又勉强互相搀扶着前行,到了天关。自以为已经到达了。问路上的行人,说还有十多里。在那道路旁边,山的两侧,陡峭的石壁,大的有八九尺宽,窄的只有五六尺宽,再抬头看岩石上的松树,郁郁葱葱,好像在云彩之中。低头俯看溪谷,很多石头,根本看不清它们的尺寸。就这样到了天门的下面,抬头仰视天门,一片幽深,好像从洞中观看天空一般。再一直向上走七里路,依靠着弯曲漫长的羊肠小路一直前行,这条路名叫环道,常常有大的绳索在路边,借助于此才可以向上攀登。旁边两个随从扶着,前面一人拉着,后边的人只能看见前边人的鞋底,前边的人只能看见后边人的头顶,就像画中重叠在一起的人像那样。真如人们所说的,身子紧贴着石壁,有如抚摸天空一样的困难。刚刚走上这条路,走十多步就要休息一下,渐渐疲乏了,喉咙和嘴唇都干裂了,走五六步就要休息一次。小步前行,时而蹲下,时而停下。也顾不得避开地上的阴暗潮湿,前面有一块干燥的地方,眼睛看着,两条腿却不听使唤。 早上吃完饭后,午后申时到达了天门,郭使者得到了一件铜器。铜器的形状好似一只钟,有方形的手柄,上面还有孔,不能辨识这是什么东西,怀疑是当年封禅用的器具。得到这件器具的人是汝南召陵人,姓杨叫杨通。向东又走了一百余步,得到一只木头的偶像。这木头偶像是汉武帝时期的神祗。向东北走一里路,便到了封禅的场所,当年秦始皇立下的石碑及阙门在南面,汉武帝在它的北面,二十多步远的地方立起一座坐南朝北的圆台,高九尺,方圆有三丈大小,有两道台阶。他人不得随从皇上登上祭台,皇上从东面的台阶上去,台上有一座祭坛,一丈二尺见方,上面有一块方形的石头,四角是距离相等的基石,四周有石头阙门,大家冲着祭坛再次拜谒,人们大多会将钱物抛掷在祭坛上,也不去扫除。皇上看到了一些烂梨、烂枣类的东西,随地乱扔,一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