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兰波评传 履风的通灵人与盗火者
字数: 18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法)伊夫·博纳富瓦
出版日期: 2021-04-01
商品条码: 9787552033823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法国当代举足轻重的重量诗人、《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作者伊夫·博纳富瓦动情抒写,诗人写诗人的典范之作,不仅是见解独到、风格别具的兰波传记,更是属于兰波的精神现象学。 ★伊夫·博纳富瓦:“我的很多成就都归功于兰波,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对我产生本质的影响,只有他告诉我什么是生活、生活对我的期待、应该如何去改变生活。” ★兰波诗学的出发点是一种现实主义。他对巴黎公社的关注,对“客观诗学”的宣扬,对超越个体语言以进入普遍性的狂热,都表现出了他对改造社会现实、用“新的爱情”来重塑人与人的关系、重建词语与世界的联系的意愿。 ★兰波的动人之处,在于他对“诗人何为”的不断质询的苦恼意识,对存在的可能性核心处的不可能性的持续探寻,在于他数次失败后的执着与生命的活力。而博纳富瓦将诗歌称作希望的运动,如同西西弗推动石头,诗人必须无限次地期许和开始。他们都是西西弗式诗人。 ★兰波,一位在矛盾中屡战屡败的悲剧英雄。只有真诚的人,才能如西西弗一样屡败屡战,勇于面对位于诗歌核心的不可能,并把所有的可能性建筑在这种不可能之上。我们需要兰波,因为在他的诗里,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有限性的人对爱的真实渴望。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是见解独到、风格别具的兰波传记,更是属于兰波的精神现象学。全书共分八章,细致剖白兰波作为诗人的生涯,深情呈现兰波精神活动的轨迹。辅以延伸说明的三篇附录、简洁清晰的生平线索、丰富详尽的参考文献和精彩纷呈的译后手记,并配有大量照片、画作和手稿插图。正如作者伊夫·博纳富瓦在开篇所提示的那样,“为了理解兰波,让我们阅读兰波吧——将他的声音从混杂的诸多声音中分离出来。不用去远方、不用去别处寻找兰波亲口对我们说的话。鲜有作家像他一样如此热忱地认识自我、定义自我——想要通过认识自我来改变自身,成为另一个人。因此,让我们严肃地对待这最为严肃的追求。我建议我们去找回一种声音——识破它的意愿,重现它的腔调,尤其是这些激荡,这无从模仿的纯洁,这些胜利,这些破碎。”如果没有这本在对兰波精神的描摹方面如此准确且很好的书,我们对兰波的阅读将大为失色。
作者简介
伊夫·博纳富瓦(Yves Bonnefoy,1923—2016),法国当代举足轻重的重量诗人,也是有名的评论家和翻译家。他早年的创作颇受超现实主义影响,但很快与之拉开距离,拒绝“图像”和“概念”,力倡“在场”,回到有限性的真实世界之中。兰波则是他诗人生涯十分关键的思考坐标。博纳富瓦早期的三部诗集《反柏拉图》(1947)、《杜弗的动与静》(1953)和《昨日,荒漠一片》(1958),见证了他诸般挣扎的危机时刻:对图像世界的暴烈批判,对被语言遗弃的世界的哀悼。直到完成《刻字的石头》(1965)和《在门槛的圈套中》(1975)这两部诗集,他才进入平静、质朴的下一阶段。《兰波评传:履风的通灵人与盗火者》初版于1961年,正好处在这两个阶段的过渡期。书中兰波的声音和博纳富瓦自己的声音是不可分的:博纳富瓦对兰波生涯的回顾,也是对自己先前求索的总结、对自己未来道路的展望。
目录
乞丐的童年
影与光
决意
绝对与言语
仁爱的践行
地狱一季
彩图集
不可能与自由
附录
兰波生平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摘要
1 为了理解兰波,让我们阅读兰波吧——将他的声音从混杂的诸多声音中分离出来。不用去远方、不用去别处寻找兰波亲口对我们说的话。鲜有作家像他一样如此热忱地认识自我、定义自我——想要通过认识自我来改变自身,成为另一个人。因此,让我们严肃地对待这最为严肃的追求。我建议我们去找回一种声音——识破它的意愿,重现它的腔调,尤其是这些激荡,这无从模仿的纯洁,这些胜利,这些破碎。 倾听他的声音吧。首先倾听他最苦涩的讥讽——为了被它的烈性魅力俘获,也为了丈量一种沉默,这沉默试图令他窒息,最后或许也成功做到了——这讥讽无疑显出他最深的厌恶。一个十六岁的中学生向他的老师宣告:“在外省的小城中,我的故乡显得极其愚昧。”“多么讨厌!”三年后的他叫喊着,“多么天真的怪物,这些农民……我靠前不适。没有一本书,附近没有一家酒馆,街上没有一起意外!这法国的乡间是多么恐怖啊!”我们可以在兰波的全部作品中追寻这反一爱慕式的(contre-adoration)絮叨。似乎,对“阿登省的万象图景”,对骇人的外省,无一言一语可说出它的可怖,像遥远的、惰性的神,实在无从形容。因何有这迷恋般的愤怒?对了解“以面粉和烂泥为食的人们所住的外省”、“恶劣的夏尔屯”或其他类似城市的读者,我得提醒你们注意外省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强烈对比。一边是孤独与土地,自然元素的在场与它们无声的绵延,人们缄默着生存的实体世界(“我还是带着有待于求索的义务,”兰波有朝一日将这样写道,“有待于拥抱的坎坷不平的现实,回归土地吧!农民!”);另一边则是覆盖原本富饶模样的面纱,一成不变、无从出逃的社会生活,伪造沉默的贫瘠话语和狭隘社群的教条主义,在那儿,在某个人望向所有人和所有人望向某个人的目光中(比如,望向这位身披长发、吸着烟斗的阿蒂尔·兰波),精神迅速堕落。长夜漫游,反叛之魂倍感窒息,兰波因你们而受苦,以至于让你们人诗,让你们的永恒永存: 被贫瘠的草地切分的广场上, 花草树木,一切都规规矩矩; 全城的布尔乔得喘不上气, 周四晚,带着他们愚蠢的妒忌。 “被贫瘠的草地切分的广场上……”这首题为“乐曲声中”(A la musique)的诗里,有一种满是焦虑的愤恨,它成了反抗的起点。1870年,有一位极年轻的兰波,他腼腆,“衣着寒酸”,被上千种欲望纠缠,绝望地行走在这些路上,没有希望,没有爱情。他不接受这持久的苦闷,不接受所有未来、所有可能性消失在这只能通往其他类似车站的站台前,在这时间被不断夺去的吊钟之下。他不接受像他的妹妹维塔莉(Vitalie)一样,因为缺乏生活的实存,只能去数道旁的树木。“林荫道上有一百一十棵栗树,火车站旁有六十三棵。”死前不久,维塔莉在日记里写道。 外省是后母,因为它毁了自由。外省是绝对之恶。不过这次,我不但要在“外省”一词里指出极高的风险,也要从中指出一个机遇,因为绝对会产生绝对,最深刻的异化也能在几道阻碍消失后带来最很好的诗意。正因了兰波,我们才能定义——和称颂——这些即刻的变幻、这些重新的捕捉,平日的场景被凝固,在偶然与纯粹的瞬间,市政厅、邮局和意识所遭遇的一切,在我们眼前摇摇欲坠;而意识遭遇它们的方式愈发有害,以至于它停止了观看。在显象(apparence)被突然剥夺了寻常意义而产生的神秘之中,在已变得无用的实用之物的陌生化之中,可能性本身的缺失竟然暴露出一种全然不同的崭新可能、一种人与存在者(ce qui est)之间的全新关系。我将在之后讨论这种诗性体验,即《言语炼金术》(Alchimie du verbe)所描述的转变的开端。或许,只有透过被遗弃在外省的生活中最可憎的一面,他才能隐约瞧见最本质的自由。 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