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指导教程(数据通信)

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指导教程(数据通信)

  • 字数: 5632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4042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以IP网络通信技术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本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局域网技术原理,TCP/IP核心协议的工作方式,IP网络的路由与交换技术,IP网络业务,光纤宽带接入和城域网技术,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以及网络规划与设计。本书可作为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数据通信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的教材,或高等院校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及同等学历相近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应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目录
第1章数据通信基础
1.1数据通信概述
1.1.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1.2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1.1.3数据通信的传输媒体
1.1.4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
1.2数据编码技术
1.2.1模拟信号数字化
1.2.2模拟数据编码
1.2.3数字数据编码
1.2.4数据传输方式
1.3信道复用技术
1.3.1频分复用
1.3.2波分复用
1.3.3时分复用
1.3.4码分复用
1.4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
1.4.1电路交换
1.4.2报文交换
1.4.3分组交换
1.5差错控制技术
1.5.1差错控制方式
1.5.2差错控制编码
第2章局域网
2.1局域网概述
2.2传统以太网
2.2.1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2.2.2以太网的扩展
2.2.3冗余回路与生成树协议
2.2.4虚拟局域网
2.3高速以太网
2.3.1100BASE-T以太网
2.3.2吉比特以太网
2.3.310吉比特以太网
2.4无线局域网
2.4.1WLAN概述
2.4.2WLAN组网方式
2.4.3CSMA/CA协议
第3章TCP/IP核心协议
3.1命名与寻址
3.1.1IPv4的编址
3.1.2IPv4地址与硬件地址
3.2网络层协议
3.2.1IPv4协议
3.2.2IPv6协议
3.2.3ICMP
3.2.4IGMP
3.3传输层协议
3.3.1UDP
3.3.2TCP
第4章路由与交换
4.1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4.1.1路由器的内部结构
4.1.2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4.2路由选择协议
4.2.1分层次的路由
4.2.2单播路由协议
4.2.3多播路由协议
4.3多协议标签交换
4.3.1MPLS的组成
4.3.2标签分发协议
4.3.3标签交换过程
4.3.4MPLS的应用问题
4.4虚拟专用网与NAT
4.4.1虚拟专用拨号网
4.4.2VLAN堆叠技术
4.4.3虚拟可扩展局域网
4.4.4MPLSL2VPN
4.4.5MPLSL3VPN
4.4.6网络地址转换
4.5QoS技术
4.5.1QoS服务模型
4.5.2QoS的实现
第5章IP网络业务
5.1传统IP业务
5.1.1域名服务
5.1.2万维网服务
5.1.3电子邮件服务
5.1.4文件传输服务
5.1.5远程登录服务
5.2VoIP业务
5.2.1VoIP业务的基本原理
5.2.2VoIP的关键技术
5.3IPTV业务
5.3.1IPTV系统的组成
5.3.2IPTV的关键技术
第6章FTTx与PON系统
6.1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
6.1.1PON系统的基本原理
6.1.2PON系统的关键技术
6.1.3PON系统的保护机制
6.1.4PON技术的发展
6.2EPON技术
6.2.1EPON的多点控制技术
6.2.2EPON的兼容性问题
6.2.3EPON的QoS问题
6.2.410GEPON
6.3GPON技术
6.3.1GPON的协议栈
6.3.2GPON技术的工作原理
6.3.310GGPON
6.4ODN网络
6.4.1光分路器
6.4.2分光比的选择
6.4.3光通道损耗
第7章宽带IP城域网
7.1城域网网络结构
7.1.1网络层次
7.1.2网络组织
7.2城域网路由策略
7.3城域网用户接入控制
7.3.1AAA简介
7.3.2RADIUS协议
7.3.3DHCP协议
7.3.4PPPoE接入认证
7.3.5IPoE接入认证
7.4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
7.4.1双栈技术
7.4.2协议翻译技术
7.4.3过渡技术的部署
7.5城域网新技术
7.5.1SDN技术
7.5.2NFV技术
7.5.3vBRAS部署
第8章IPRAN
8.1IPRAN的基本概念
8.2IPRAN的网络组成
8.2.1IPRAN网络架构
8.2.2IPRAN组网原则
8.3IPRAN业务承载
8.3.1基站业务的承载
8.3.2专线业务
第9章网络安全
9.1网络安全的内涵
9.1.1网络安全的基本定义
9.1.2网络安全策略
9.2典型的攻击技术与防范
9.2.1信息探测
9.2.2地址欺骗
9.2.3口令攻击
9.2.4拒绝服务攻击
9.2.5恶意代码攻击
9.3防火墙技术
9.3.1防火墙关键技术
9.3.2访问控制与ACL
9.3.3防火墙类型与原理
9.4入侵检测技术与安全审计
9.4.1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与分类
9.4.2入侵检测技术
9.5密码技术
9.5.1对称密码体制
9.5.2公钥密码体制
9.5.3数字摘要
9.5.4数字签名
9.6TCP/IP安全协议
9.6.1IPSec
9.6.2SSL和TLS
9.7可用性保护技术
9.7.1双向转发检测
9.7.2链路聚合技术
9.7.3快速重路由技术
9.7.4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
第10章网络管理与维护
10.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0.1.1网络管理的功能体系
10.1.2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
10.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0.2.1SNMP的组成结构
10.2.3SNMP的实现机制
10.3网络故障处理
10.3.1故障等级
10.3.2故障处理原则
10.3.3故障处理流程
第11章网络规划与设计
11.1网络规划概述
11.1.1基本定义
11.1.2目的与规划步骤
11.2业务预测
11.2.1业务预测的内容
11.2.2常用的预测方法
11.2.3预测结果的处理
11.3数据通信网络规划
11.3.1数据通信网络结构规划
11.3.2数据通信网络建设
11.3.3数据通信网络规划实例
附录Aping命令的格式及选项
附录Bfinger命令的格式及选项
附录Ctraceroute命令的格式及选项
附录Dnetstat命令的格式及选项
附录Earp命令的格式及选项
附录Froute命令的格式及选项
附录Grcp命令的格式及选项
附录Hrsh和rexec命令的选项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