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紫式部日记

紫式部日记

  • 字数: 30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22915731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5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日本物语文学巅峰之作《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内心独白。 ★千年前平安时代日本宫廷画卷,贵族女性风雅的日常和爱恋。 ★不容错过的日本文学瑰宝。 ★本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张龙妹教授领衔编译,译文优美,作品水准高。
内容简介
《紫式部日记》秉承宫廷仕女日记的传统,为主家立言,主要记述紫式部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藤原彰子时的宫廷生活、所见所闻,如宫仪庆典、宫中女官的容貌、才华和性格等。另一方面,也延续了女性假名日记观照自我、审视个体生命意义的特点。紫式部自幼熟悉汉文,遍读中国典籍,对白居易十分推崇。在古代日本女子散文中,从笔致的婉转多趣,从极为独特的表达能力上看,少有出其右者。紫式部学养深厚,视野开阔,具有非凡的文学想象力与文字驾驭能力。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个心思细腻、思想深刻的敏感女性。在日记中,她不时将心中的惶惑、不安、忧虑诉诸文字,让读者感受到了她于藤原氏的盛世繁华中保持清醒、省察自我的冷峻目光。
作者简介
张龙妹,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现任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日本古典文学。主编的《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日本古典文学入门》、《日本文学·古典篇》等书。
目录
丛书总序——张龙妹〇〇一
导读——陈燕〇〇一
《蜻蛉日记》——施旻译
上卷〇〇一
中卷〇五六
下卷一一四
《和泉式部日记》——张龙妹译一七三
《紫式部日记》——张龙妹译二三一
《更级日记》——陈燕译三〇九
《赞岐典侍日记》——徐萍译
上三六九
下三九三
译后记一——张龙妹四三一
译后记二——施旻四三六
译后记三——陈燕四四〇
译后记四——徐萍四四二
摘要
     一序——书写无常人生的日记 漫长岁月徒然流逝,这世间生活着一名无依无靠、身如浮萍的女子。姿态容貌不及常人,也不通晓人情世故。像这样毫无用处地活在世上,想来也是理所当然。每日朝起暮眠,为打发无聊时光看看世间流行的古物语,尽是些虚妄空假之作,这些都能受到追捧的话,如果用日记写下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境遇,大家一定会觉得新奇吧。若有人要问,作为身份无比高贵之人的妻子,生活究竟是怎样的?那我希望此记录能成为用来作答的先例。话虽如此,毕竟是回首漫长岁月中的往事,记忆一定有疏忽的地方,很多叙述有可能只是大致如此吧。 二藤原兼家的求婚 我之前也收到过情书恋歌之类的,都草草了事,无须再提。某日。位高权重一族的公子,时任右兵卫佐的藤原兼家,提出结婚的愿望。若按常理应该拜托正式媒人,或找个合适的侍女出面,转达心意才是。他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直接向我父亲暗示。我答复“家世相差太大,不般配”后,他仍不管不顾派信使骑马过来敲门。那信使粗声大气,这边还没来得及询问姓甚名谁,旁人已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家中侍从困惑地收下来信,乱作一团。我拿过来仔细一看,信纸和一般的情书也不同,一点都不讲究。字迹更不像传闻中那样细腻工整,甚至可以说有些拙劣,怀疑根本不是他本人所写。这一切都太奇怪了。信中只有一首和歌是这样的: 杜鹃声声啼芳名,不见佳人空断肠。 我和家人商量:“怎么办呢?是不是必须要回信啊?”古风守旧的母亲面露敬畏之色,劝道:“还是回复一下比较好。”于是,让侍女代笔作答: 此处无人愿识君。杜鹃莫向空山啼。 三同年秋天与兼家结婚 那之后他又屡屡送信来,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复。他送来这首歌: 无奈流水音信无,不知相见待何时。 我们告诉信使:“一会儿回信。”他那边迫不及待失去理智的样子,紧接着又送歌过来: 默默只待锦书来,每每空还伤心切。 母亲知道后说:“太失礼了。赶紧认认真真答复人家才好。”让擅长文笔的侍女写了一封得体的回信。对方收到后非常高兴,又频繁派人送信来。一日,看到信中这样的附言: 佳人不著尺书传,莫非心意在他人。 这次同样让侍女写了封规规矩矩的信了事。他又来信道:“能收到认真的回复已经十分难得。可下次还不是你亲笔所书的话,未免对我也太冷酷些了吧。”并在礼节性正文边上附了这首歌: 他人之作亦心怡,更待此文换自书。 我依旧让侍女代笔回信。就这样礼尚往来地通着信,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到了秋天,他信中附言道:“你的回答流于形式,这份冷淡我忍耐至今,究竟是为什么呢? 未听鹿鸣仍难寐,苦于相思求不得。” 我答歌道: “高砂山顶鹿高鸣,不曾闻有未眠人。你在京城里还睡不着,太不可思议了。”不久,他送来这首歌: 逢坂关名其何谓,至今阻绝未相逢。 我回复道: 不知逢坂关难越,只闻勿来关守坚。 经过这些礼节性的和歌赠答,迎来了相见之夜。不记得那是怎样的一个早晨,兼家回去后送信来: 惟待日暮复相见,思君心切泪成川。 我的答歌是: 妾身方是愁绪多,黄昏四顾泪珠流。 第三天过后的早晨,他这样写道: 东方即白与君别,此身如同朝露尽。 我回道: 日出露唏瞬息间,君若为露妾如何? 四继续和歌赠答 因故必须要外出居住数日,他特地过来待了一晚,次日早晨回去后,送信来说:“本想今日悠闲地待在一起,可你那里太不方便。还是赶紧回家吧。我总觉得你是为了躲我才人山隐居的。”我作歌答: 山家垣下石竹折,泪坠花边从露滴。 不知不觉已是九月。 月末时连续两晚都没有看见他。只有信来。我送去这首歌: 叹息欲绝泪未干,那堪今朝冷雨寒。 他回道: 思君之心填空云,相思雨泪落纷纷。 我回信还没写完时,他本人就来了。 接着又连续几天没有见面,赶上下雨天,他派人传口信:“傍晚时去你那儿。”我送歌过去: 托荫身如柏下草,闻君空言泪新飘。 p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