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

  • 字数: 29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郑若玲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810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高考这一中国重大的民生问题,从历史借鉴、现状剖析与国际比较三部分展开深入研究,力图阐释高考兼具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制度特点,以及高考改革必须兼顾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的现实诉求。适宜研究高考制度的专家学者、考试管理机构和高校从事招考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关心高考改革的普通民众阅读。
作者简介
郑若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兼任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与考试》副主编,《中国考试》编委,《考试研究》编委。
目录
上编 现状剖析
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
——以厦门大学为个案
强化高等学校主体性地位
——论招生改革的价值转向
高考改革的困境与突破
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
“举国大考”的合理性
——对高考的社会基础、功能与影响之分析
高考综合改革系统性的基本要义、实践审思与完善路径
“有限多样”:高考形式改革之方向
高考招生改革应与高中教育有机衔接
恪守与突破:70年高校考试招生发展的中国道路
破除统考迷思深化招生改革
异地高考政策的公平诉求与困境
——以上海市为例
下编 史外借鉴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
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
——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
再论科举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
——以科举、高考为例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改革及启思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
追求公平: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争议与改革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