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

  • 字数: 1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英)伦纳德·伍雷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682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苏美尔人有着已经消亡近四千年的杰出的历史和艺术遗迹,本书主要就苏美尔高度发达的艺术和手工业,他们的社会组织以及他们的精神信仰等具体问题进行了阐述,这是我们现代人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获得尊重和重视。
目录
第一章苏美尔的开端
第二章苏美尔的早期历史
第三章城邦混战时期
第四章苏美尔人的社会
第五章乌尔第三王朝
第六章伊辛与拉尔萨
第七章苏美尔的自白书
索引
摘要
     第一章 苏美尔的开端 “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是公元前两千纪,两河流域(Mesopotamian)国王们为了展示他们对整个两河地区统治权威而采用的固定称号。这片巨大的冲积平原范围包括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距离最近之地,即现代城市巴格达(Baghdad)起,到当时位于波斯湾(Gulf)很好的库尔纳(Kurna)以南,分成两个部分;这两部分之间的分界线并不明晰,其界线随各敌对城邦占有人口数量多少、城邦势力此消彼长而不断变化,但大体上说,生活于其中的两个尖锐对立的地区,则因语言和种族不同而被区分开来:北部的阿卡德,绝大多数为闪米特人,南部的苏美尔,民族成分要混杂一些,但是这里的闪族文化因子已经被苏美尔文化融合了,苏美尔人用自己的语言和文明同化了他们,并以他们自己的名字为这块土地命名。 包括阿卡德和苏美尔在内的两河流域下游地区,是波斯湾水位退却后形成的三角洲地带,其水量曾经北至希特(Hit),而且这个三角洲是形成时间较短的年轻三角洲。早在波斯湾海水退却之前上游的幼发拉底河河谷及叙利亚荒漠高原便已有人定居:这里有大量旧石器时代的古迹,新石器时代在幼发拉底河谷同样也留下了史前人类的痕迹,如哈布尔(Khabur)和萨朱尔(Sajur)地区。而在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平原本身并没有找到类似的遗迹:原始定居人类所使用的燧石器虽然的确存在,但通常都伴有金属材料,或显示出金属加工的痕迹,我们就此能得出的专享结论是:这在人类历史上处于相对较晚的时期,即人类已经进入铜石并用时代,这时的下游河谷已经适于人类定居。 位于波斯(Persia)境内的现代城市穆哈美拉(Muhammerah),其旧址曾被波斯湾的水脉所覆盖,卡伦河(Karun)注入阿拉伯河(Shatt al-Arab)。与之几乎正好相对的是巴丁旱谷(Wadi al-Batin),现在已经接近干枯了,但曾经是从阿拉伯半岛(Arabia)中心地带向北流淌的大河。卡伦河从波斯山地带来的泥沙量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共同携带的泥沙量相当,古老的巴丁溪,尽管更为平缓,但肯定也同样充满着泥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泥沙最终被排入波斯湾,集中在河岸浅滩的河口之下,逐渐穿越海湾聚集在一起,在海岸与海岸间形成一块沙洲。这块沙洲缓冲了海湾潮汐的冲刷作用,使得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泥沙得以沉积于河口,之前这些泥沙不断被带人大海中。与此同时,南部河流的泥沙开始注入已变成一个巨大环礁湖的地方,所有的水流在此汇合,逐渐将其由咸水转变成淡盐水,最后转变为淡水。北方两条水脉所裹挟的泥沙,并没有汇入三角洲,它们在河口位置沉积下来,其水流被沙洲所阻挡,从而垫高了整片旧波斯湾海域的河床。因此,尽管陆地最初在北部和南部迅速形成,中间的环礁湖则变得越来越窄,岛屿开始出现,最后全部水域都变成了无水的荒地,形成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地带,充满着泥土、沙子和淤泥,点缀着沼泽和芦苇荡,其间支离破碎的河流冲刷着河岸,较为地改变着它们的河道:这里成为了一个洪水定期泛滥的三角洲,尽管夏季被烈日炙烤,但它的土壤松软而无石,与地球上遍地可寻的肥沃土壤一样,几乎可以不耕而获。创世纪(Genesis)中对地球被创造为人类家园的描述与美索不达米亚三角洲的形成过程高度一致:“让天底下的水汇集一处,让陆地显露:如此这般……大地生长出青草和结种子的蔬菜,各从其类;又长出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看这是好的。” 陆地的形成方式是解释在此的居民独特性的重要原因。富饶的土地潜在地吸引着居民的迁入,并且这是必然的,只是居民们不会同时到来,而是随环境改变而逐渐迁入,而且他们是从远古海湾的各个海岸而来,并不来自同一地区。 叙利亚沙漠的北部及幼发拉底河上游被说闪族语的民族所占据,他们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我们所知的马尔图人(Martu),以及稍晚一点的阿穆鲁人(Amurru)。幼发拉底河口形成的三角洲北部,这片新大陆被邻近的民族开发定居是再自然不过的。这些民族追随退水后的水域,在新形成的冲积平原上耕作:在陆地狭窄地带的隘口两侧,他们占领了西帕尔(Sippar)和俄庇斯(Opis),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距离最近之处,因此获得了三角洲北部即阿卡德的所有权。在他们的北部和东部,扎格罗斯山之中,穿过平原至底格里颠河一带,屠住着一个非常特趴的族群;金发,操着高加索(Caucasian)口音,近似于后来在苏美尔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山民古提人(Guti);他们似乎已经搬迁至底格里斯河河谷,但他们的继续南迁由于马尔图人占据着隘口而受阻,所以没能进入新的三角洲地带而继续留在阿卡德附近地区,即后来的亚述(Assyria)。 分布在阿拉伯高原中部的族群是现代贝都因人(Beduin)的祖先,这些游牧民利用逐渐干涸的低地三角洲的先天优势逐渐改变生活方式,独立的小家庭和宗族部落纷纷从荒漠高地顺流而下进入沼泽地带,在可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岛上定居。因此伴随着他们进入苏美尔地区的,是和阿卡德闪族人不同的闪米特文化元素;除了语言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