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德假面与伦理建构 亨利·菲尔丁小说研究

道德假面与伦理建构 亨利·菲尔丁小说研究

  • 字数: 2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杜娟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204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力图还原亨利?菲尔丁小说伦理的思想建构过程,从历时、共时的角度阐明菲尔丁小说作品的伦理特性和体系内涵。菲尔丁“小说”道德的特殊价值,在于他不仅反拨和纠正了欧洲伦理学家“大说”伦理的形而上学,而且也通过询问个人奇遇、探究心灵奥秘、揭示隐秘情感、解除历史禁锢和缠绵于生活事件这一类的“小说”方式,真正走入了作品中每一位人物的道德困境。
内容简介
亨利·菲尔丁小说对伪善的批判即为其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通过讲述人物的道德成长故事,菲尔丁最终提出了包括坚贞、谨慎和仁爱在内的几个重要的核心伦理价值,并建构了情感与理性并重、现实与传奇共存的含混的伦理叙事景观。亨利·菲尔丁作品中的阶级立场和伦理叙事看似保守中庸,其实承载了驳杂繁博的思想观念,其小说的伦理建构不仅更为切合英国民族激进和妥协、进步和保守共存的独特文化气质,也直接奠定了19世纪英国文学的诸多叙事伦理传统。本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力图还原亨利·菲尔丁小说伦理的思想建构过程,从历时、共时的角度阐明菲尔丁小说作品的伦理特性和体系内涵。菲尔丁“小说”道德的特殊价值,在于他不仅反拨和纠正了欧洲伦理学家“大说”伦理的形而上学,而且也通过询问个人奇遇、探究心灵奥秘、揭示隐秘情感、解除历史禁锢和缠绵于生活事件这一类的“小说”方式,真正走入了作品中每一位人物的道德困境。
作者简介
杜娟,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外国文学研究》编辑。主要从事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出版专著《亨利·菲尔丁小说的伦理叙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亨利·菲尔丁小说研究”。
目录
引论1
一、问题的提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1
二、主要研究方法6
三、研究思路10
第一章菲尔丁小说伦理的人性起点16
第一节反帕梅拉的创作冲动17
一、《莎梅拉》:菲尔丁的牛刀小试18
二、《约瑟夫·安德鲁斯》与《帕梅拉》的互文关系27
三、其他帕梅拉式的人物40
第二节伪善对自然人性的背离48
一、普遍人性的性善论49
二、现实人性的多样化与决定论60
三、人性的堕落:虚荣与伪善70
第二章菲尔丁小说伦理的文本脉络82
第一节逃婚的恋人:菲尔丁小说的伦理结构83
一、道德的实践者与观察者的双重结构84
二、逃婚:菲尔丁小说的伦理线93
三、恋人身份导致的道德困局102
第二节伦理结:菲尔丁小说的伦理冲突111
一、利己与利人之争:安德鲁斯与亚当姆斯112
二、原欲与责任之惑:汤姆·琼斯121
三、情感与理性之辩:威廉·布思132
第三章菲尔丁小说伦理的思想建构145
第一节菲尔丁小说伦理的核心价值146
一、忠贞146
二、谨慎156
三、仁慈164
第二节菲尔丁小说伦理的心理学体系173
一、善的发生:道德情感174
二、善的保障:理性与后天理智185
三、善的回报:理性的快乐与道德自救195
第四章菲尔丁小说伦理的内在矛盾205
第一节伦理内涵指涉的模糊性205
一、同情的误导性206
二、荣誉的虚假性217
三、自爱的双重性230
第二节伦理正义达成的传奇性242
一、发现与突转:各安其道的身份伦理243
二、“天意之手”的干预与宿命251
三、家庭罗曼司与田园乌托邦263
结语“小说”道德:菲尔丁小说伦理的艺术之维274
参考文献30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