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层组织空间实践与社区治理

基层组织空间实践与社区治理

  • 字数: 1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刘迟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7929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引入空间社会学理论,基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四个向度,展示了三个社区的基层组织变迁和不同社区中的居民体验,并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转型社区的基层组织实践及其推进社区治理的关系逻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构党建引领下的多元整合协同的社会治理创新机制,从而实现政府、各类基层组织、市场与社会力量的优化协作,以及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与整合的创新实践,以促进社区治理目标很好状态的达成。
作者简介
刘迟,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社会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美国纽约福特汉姆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在上海大学师从沈关宝先生门下获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一直从事社区研究,研究旨趣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与社区治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发表《空间社会学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等學術论文20余篇,著有专著1部,所发表成果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调查地点的选择
一 三类转型城市社区的基本情况
二 对调查方式的进一步说明
第三章 A社区的“新生”
一 “新生”伊始
二 特色定位
三 协同动员
四 联合共建
五 新的挑战
第四章 B村的“入城”
一 历史机遇
二 撤村建居
三 “入城”生活
四 组织更替
第五章 C社区的“变身”
一 村居变迁
二 组织“变身”
三 矛盾重重
四 文化差异
第六章 本固枝荣:物理空间实践
一 生于斯,长于斯
二 “在场”与“不在场”
三 不同的实践层次
四 本固枝荣
第七章 链接效应:社会空间塑造
一 经济维度
二 行政维度
三 文化维度
四 居民自治维度
五 链接效应
第八章 幕后推力:心理空间表象
一 “都听我的”
二 “全听你的”
三 “按规定来”
四 “一起来”
五 幕后推力
第九章 对话:基层组织空间实践与社区治理
一 对话:基层组织实践与社区治理构成的关系
二 对话:基层组织实践与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关系
三 对话:基层组织空间实践与社区治理的关系
四 时空维度影响下的基层组织实践与社区治理的关系
第十章 探索:建构党建引领下的多元整合协同的社会治理创新机制
一 政府智慧领航机制
二 组织协同创新机制
三 多维空间整合机制
四 时间反思校准机制
第十一 章结论与思考
一 结论
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 社区居委会:多元治理主体中的基层中介性组织
四 群众性自治力量:整装待发
五 实践:创新也是回归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