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机器

机器

  • 字数: 44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 肖克凡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71381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牟棉花与王金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个劳动模范,一个在棉纺行业十五年保持领先纪录,一个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耕耘,他们培养出四个努力工作、执着奋斗的儿女,让他们在各行各业里脱颖而出,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者。他们的感情诚挚而热烈,他们的话语平实而真切,每个人物都展现了自己的人生魅力。作者肖克凡说:“我为这部小说取名《机器》,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运转。有谁愿意停止呢?尽管停止也是一种生命状态,然而我们还是选择运转。”不管人生高低起伏,不管身在何处,只要不停止,我们就如同《机器》里的他或她,认真而努力地运转着。本书是向的献礼之作,对于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
小说围绕一个典型的中国工人阶级家庭两代人的沧桑与风华史展开,父母儿女,两代六口,都是工人阶级的优秀分子。他们性格迥异,遭际不同,但是都在各自的天地里不屈不挠地拼搏奋斗,自强不息,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作者简介
肖克凡,男,天津人,国家一级作家,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天津市作家协会文学院院长。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作品500万字。著有长篇小说《鼠年》《原址》《都市上空的爱情》《尴尬英雄》《浮桥》,小说集《黑色部落》《赌者》《人间城郭》《蓝色鸟》等,散文集《镜中的你和我》《我的少年王朝》。中篇小说《黑砂》获天津市鲁迅文艺优秀作品奖,《都是人间城郭》获《中国作家》优秀中篇小说奖,《最后一个工人》获《中篇小说选刊》奖,《三八驾校》获《特区文学》奖,2002年获天津市首届青年作家创作奖。
目录
螺丝钉卷
1.工厂与作坊
2.脚趾与眼睛
3.孽海与爱河
4.钢铁与馒头
5.红烧与清蒸
6.怀孕与分娩
曲轴卷
7.孵化与走失
8.疵点与鲜花
9.理智与情感
10.母亲与女儿
11.地狱与天堂
12.喧嚣与宁静
链条卷
13.扫帚与芒果
14.初恋与情殇
15.都市与村庄
16.归去与归来
17.已知与未知
18.缱绻与决绝
齿轮卷
19.黄昏与破晓
20.故人与黄花
21.女人与女人
22.充实与空虚
23.海水与火焰
24.凹凸与舒卷
装配线卷
25.理想与现实
26.隐情与真相
27.谷底与峰巅
28.绚烂与淡定
机器尾声
摘要
     1.工厂与作坊 华昌机器厂老东家白鸣岐一伸手撩开门帘跨进账房,大胖身子呼地带进一股冷风。说他胖,不假,黑缎面紫羔皮袍裹着一身货真价实的肥肉。叫他老东家,并不恰当。工商界惯例,儿子接班做少东家老子即为老东家。鳏夫白鸣岐四十啷当岁,顶着老东家虚名而已。 为什么呢?他儿子白小林日本留学归来迟迟不肯接班,竟然悄悄考入日商东洋纱厂做了职员。独生儿子不肯做少东家,把老子撂在旱岸上了。 家有忤子啊。白鸣岐走进账房撩起皮袍儿落座,屁股压得红木椅子说了话,吱地叫了一声。他抬头看了看墙上德国挂钟,心里知道它慢了一个钟头。华昌机器厂账房的德国挂钟,一大早儿往前拨快一个钟头,为了叫工人们提前干活儿;下晚儿往后拨慢一个钟头,为了让工人们滞后收工。这一快一慢,一天多生出两个钟头,变成二十六小时。 老账房先生被辞退便没人拨动时针了。一座工厂没了账房先生好比一座宅门没了大管家,折了手也折了脚。可巧有人推荐新的账房先生李亦墩。白鸣岐喜欢《百家姓》开篇姓氏,便同意面试。 白鸣岐是金华桥畔明江浴池常客,泡在塘子里好一堆白肉。因此这堆白肉将见面地点约在一街之隔的金华酒楼。金华酒楼原先三层楼房,庚子年间被八国联军烧成平房。领头纵火的是日军大佐小岛次郎。这位日本大佐归国退役投身纺织工业,终于发迹形成有名的小岛家族。 坐在金华酒楼大堂里,白鸣岐点了两菜一汤,叽一口酒,吧一口菜,呼噜呼噜喝着汤。李亦墩按时到了。他脸孔清瘦目光平和,头戴栗色俗称“茶壶套”的帽子,身上裹着蓝布棉袍,脚底下黑色骆驼鞍式棉靴,不到三十岁模样。 白鸣岐试探着递烟,他说不会抽。白鸣岐试探着斟酒,他说不会喝。白鸣岐叫堂倌儿沏一壶热茶,他却要了一碗白开水。白鸣岐暗暗吃惊。当今讲究及时行乐,风行吃喝嫖赌,这位操着外埠口音的中年男子不抽烟不喝酒不饮茶,好比麻将牌里的一条“素龙”,难得。 你以前知道华昌机器厂吗?你以前知道玛钢吗?白鸣岐连问两句。 不知道。李亦墩一句顶两句,回答了。 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地聊了几句。从不轻易表态的白鸣岐认可了,当场约定进厂的日子。告辞出了金华酒楼。可巧遇见日本宪兵队满大街抓人。大胖身躯的白鸣岐向北,瘦骨嶙岣的李亦墩往南,分头走了。 华昌机器厂地处“三条石”大街东端,属于华界知名厂商。这一带的几十家小工厂,要么翻砂,要么锻铁,要么淬火,号称“热加工”;要么养着几台床子承接车钳铣刨磨的订单,号称“冷加工”;还有生产桅灯、车具、度量衡、刨冰机、小锅炉、大五金的工厂,则以“制造商”自诩。因此,这里号称“华北机器工业摇篮”。 俗话说:麻雀不大,五脏俱全。华昌机器厂就是如此:两座熔化铁水的“猴子炉”,一间退火窑,一架打磨毛坯的“滚筒”,四台冲压“熊捣子”,两台镟床,还有一架“眼儿床子”。一环环工序一道道工艺一位位工匠,华昌机器厂从热加工到冷加工一环不缺一项不少。站在高处放眼“三条石”工业区,如此门类齐全的机器厂,没有几家。 最令白鸣岐自豪的不是“冷加工”,而是铸造“玛钢”。玛钢不是钢,是铁。这种以铁代钢的铸件,用于管道阀门、五金工具、自行车曲柄,市场广阔。尤其用于轨道“轱辘马”,非玛钢不可。 说起生产玛钢,它的关键环节“退火”属于绝活,难以掌握。玛钢分为“黑心儿”和“白心儿”两种,具有不同机械性能。当年,白鸣岐从“玛钢大王”手里学会这门热处理技术,如同得了太上老君炼丹术,神秘得很。白鸣岐往往选择夜半时分装窑,譬如装箱,譬如配料,譬如码放,譬如封窑,譬如烧火,譬如测温。他独自操作,身旁不得留人。这一窑玛钢一烧就是五天,白鸣岐寸步不离日以继夜,俨然乌龟瞪蛋守护着即将出世的儿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