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曾经少年
字数: 1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作者: 肖复兴
出版日期: 2020-11-01
商品条码: 978755528715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作者以儿童的视角、京腔京味的故事和流畅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小学到初中的成长经历。作品语言优美而富有童趣,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描写真实感人,对老北京的时令风物、日常生活的展现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小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除了能感受到浓郁的京腔京味,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会体验到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脉脉温情,塑造坚强品格,收获成长的力量。
作者简介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6年,当过大中小学教师10年。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多篇作品入选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曾获优秀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等多种奖项,并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喜爱的作家”称号。近著有《肖复兴文集》十卷等多种。
目录
【童年的倒影】
002|姐姐走了
005|母亲的四扇屏
010|丝线和照片
012|大皮鞋
015|姐姐又回来了
019|探亲证明
022|第一次坐火车
026|第一次叫妈妈
030|独草毒
【孩子的疯玩】
036|小金鱼和蛐蛐
041|拿床单当幕布
044|摘莲蓬
048|少年宫
053|纸灯笼和"耗子屎"
056|阳光的用法和玩法
060|打枣是一场展示勇气的表演
065|爬上房顶看礼花
069|房顶上的心事
【童年的朋友】
076|憋老头儿
082|玻璃糖纸
087|窗上的哈气
092|发小儿黄德智
099|羊羹
104|护城河
……
摘要
姐姐走了 我最早的记忆,应该是从母亲去世时开始。那一年,我五岁,母亲也才只有三十七岁。 那一天,我和弟弟站在家门外,看着别人将母亲抬出院子。我和弟弟都没有哭,那时候,我们被突然而至的噩耗撞得不知所措,还没来得及任悲伤涌出心口。记得那一天,院子里老槐树的槐花落了一地。洁白如雪的槐花,成了为母亲祭祀的白花。 没过几天,姐姐到大栅栏为我和弟弟每人买了双白力士鞋,然后带着我和弟弟到鲜鱼口的联友照相馆照了一张全身照,为的是特意照上我们为母亲戴孝穿的白鞋。 又没过几天,姐姐走了。她偷偷报名去了内蒙古。那时,那里在修京包线铁路,正需要人。母亲去世后家里增了一大笔亏空,生活愈发拮据,父亲瘦削的肩已力不可支。姐姐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独自一人去了风沙弥漫的内蒙古。她离开北京时,虽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身负重大的责任,但一定像昭君那样心事重重。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一晚在前门火车站送姐姐离开时的情景。火车鸣响汽笛,喷出白烟,缓缓地驶出站台。我目送火车远去,直到看不见火车的一点儿影子,眼前只剩下光秃秃的铁轨,在清冷的月光下闪着寂寞的光。我和弟弟分别躲在站台的一根柱子后面,我在悄悄地哭,虽然我看不见弟弟,但我知道,弟弟肯定也在悄悄地落泪。 带着在联友照相馆照的那张我们姐弟三人的照片,姐姐走了。那一年,姐姐还不到十七岁。 我和弟弟过早地品尝到了离别的滋味,感受到了人生的苍凉。我们的性格因此变得有些内向,内心也变得有些早熟。从此,灯光凄迷的火车站月台,便和我们的命运相交,无法分割。姐姐尽快乘坐火车回家,成为我和弟弟每年优选的心愿。 母亲的四扇屏 对于母亲,我没有什么印象,更多的是我对母亲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常常融化在我对姐姐的思念中。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姐姐的身上融有母亲的影子。她们两人的身影重叠在我的印象和思念中。 母亲留下的遗物只有三件。 一件是母亲年轻时的一张照片。自从母亲去世后,那张黑白照片被父亲放大成十几寸,一直挂在我家的墙上。这张照片我一直保存着,成为母亲和我血脉相连的专享凭证。这张照片上母亲的穿着打扮,是典型的民国时期的妇女的装束。母亲长得挺漂亮的,但她大大的眼睛里露出的光带着一点儿严厉,让我觉得那么陌生,有些距离。 第二件是几管彩色的丝线。母亲的手很巧,会丝绣,这是我长大以后听姐姐说的,也听邻居们提起过。母亲去世后,我悄悄把这几管丝线藏在我睡觉的床铺下面。每天枕在这几管丝线上面睡觉,让我觉得母亲似乎还在我的身边。 第三件是一幅四扇屏。但是这件遗物我小时候并没有见过。姐姐离开北京去内蒙古时把这幅四扇屏带走了。她一直把它藏在箱子底,前几年才把它拿出来,装在四个大镜框里,挂在客厅的墙上。那年我去呼和浩特的姐姐家中,才第一次见到它。那是四面关于四季的传统丝绣,缎面已经很旧了,颜色有些暗淡,但是丝线的质量很好,依然透着光泽,比一般的墨色和油画色还新鲜。 关于春的那扇屏绣的是凤凰戏牡丹。牡丹的枝叶像被风吹动,蜿蜒伸展,柔若无骨。凤凰凌空展翅,多情又有些俏皮地伸着嘴,衔着牡丹上面探出的一根枝条,像是要把这一株牡丹连花带叶都用力衔走,飞上天空。屏面右上方用红丝线绣着一行小字:牡丹古人称花王。 P2-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