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王阳明心学 典藏修订版

王阳明心学 典藏修订版

  • 字数: 3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作者: 王觉仁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39067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本讲透王阳明、传递正能量的心灵成长之书! ◆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精神导师,千古完人王阳明知行合一经典解析!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权威媒体多次刊文解读的历史人物! ◆畅销多年的阳明心学读本!一本书讲透王阳明心学,精华解析,通俗解读! ◆知行合一进阶推荐阅读,欲成大事者,推荐阅读王阳明! ◆破译王阳明成功密码,其经验对今人工作、生活大有裨益。 ◆作者权威:作者18岁开始参究心性、修学儒佛,对阳明心学和佛教禅宗尤有深切体悟,笔耕多年,才写成本书。 ◆让你强大自我内心、参透世事人心、走出心灵迷茫、获得幸福人生。 ◆读懂了阳明心学,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没有任何事能困扰你。 ◆凝聚《传习录》全书精华,阳明心学进阶推荐阅读。
内容简介
一介儒生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后世无数阳明心学的践行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强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传世典籍《传习录》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释,旨在让今天的读者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个人潜能,获得幸福完满的人生。本版由作者王觉仁精心修订,新增了《阳明心学简明纲要》,以便读者对阳明心学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奠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作者简介
王觉仁,作家,编剧,传统文化研究者,迄今已出版作品500余万字,代表作《血腥的盛唐》(七卷)、《王阳明心学》常年位居同类畅销书榜前列,另有独立原创编剧电视连续剧《上官婉儿》。多年精研中国历史文化,通过查阅大量史料,潜心考证《兰亭序》之谜,著成《兰亭序杀局》一书。
目录
自序:通往心灵自由之路
第一章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一天才儿童的打油诗:常识不靠谱
二何为天下第一等事
三通往圣贤之路
四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五理学对佛、道的copy
六遗世独立的修道生涯
七我找不着北:心学与理学的PK
八贬谪之路:王阳明版《龙门飞甲》
九圣人们悟到了什么
十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的诞生
第二章心是宇宙的立法者
一你其实是个“富二代”
二专享的成圣之道
三忠于内心是强大内心的第一步
四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五有一种力量叫“知行合一”
六阳明心学&量子力学
第三章生活中的心学
一如何为成功“保鲜”
二重建一种“富有意义的生活”
三内心强大的真正秘密
四尘世即净土,人间即天堂
五心灵密室:成大事者的“独门秘籍”
第四章人生的智慧
一通权达变的智慧
二练就一颗从容自在的心
三做人之道:“成色”比“斤两”更重要
四人生中优选的精神价值
五做你自己:别让生活变成一场秀
第五章生命的重建
一心学&禅宗:修行就是“做减法”
二为人格补钙,让心灵吸氧
三死亡的真相&生活的态度
四本来面目:认识你自己
五一堂心学课:找回心灵的快乐
第六章致良知:开启正能量
一良知的迷失&道德的重建
二正能量的开启、扩充、运用
三正思维:一般思维的2.0升级版
四我的良知我做主
第七章修行,从当下开始
一格物:修行的入手处
二诚意: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三工作就是修行
四忍辱的境界:提升你的情商和逆商
五天生我材必有用:认识你的天命
第八章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一世界观的重建:“良知一体”&“无量之网”
二禅:住在你心中的导师
三心灵世界的密码:良知四句教
四什么样的人格,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附录:阳明心学简明纲要
再版后记
摘要
     一 天才儿童的打油诗:常识不靠谱 众所周知,这个在深山岩洞中一夕大悟的人,就是王阳明。他悟道的这个地方,名叫龙场驿,位于贵州西北的万山丛棘之中。上面这一幕,就是中国思想目前光芒万丈的一页——龙场悟道。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嘉靖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因曾在越城(今绍兴)会稽山的阳明洞隐居修道,又创办过阳明书院,故世称阳明先生。 据《明史》记载,王阳明出生那天,祖母岑氏梦见一群天神驾着五彩祥云,浩浩荡荡从天而降,云中还有仙乐飘飘。为首的神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降落在王家门前,然后径直走了进来,把婴儿交给了岑氏…… 岑氏猝然惊醒的时候,恰好听见王阳明呱呱落地的第一声啼哭。祖父竹轩公听说此梦,心想既然是天神驾云送子,便为刚刚出生的孙子起名叫“云”。后来,王阳明出生的那座楼,便被乡亲们称为“瑞云楼”。 天神送子,着实让王家人高兴了一阵子。 可是,随着小王云慢慢长大,愁云便渐渐笼上他们的心头。因为孩子从出生直到五岁,居然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看孩子平日的表现,既不像聋哑,也不像痴呆,可他为啥就是不说话呢? 王家人百思不得其解。 王云五岁的一天,奶娘带他在门口玩儿,一个游方和尚经过,无意中听到奶娘喊王云的名字,忽然放慢脚步,走到王云跟前,摸了摸他的头,然后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好个小儿,可惜道破了。”说完便飘然而去。 可惜道破?这到底是啥意思?! 王家人上上下下抓破脑袋,却没一个想得明白。要说还是竹轩公他老人家见多识广,只见他眉头紧锁,捋了半天胡子,然后大腿一拍,高声道:“给云儿改名字!” 这孩子既然是天神驾云送来的,那么给他起个“云”字,显然是泄露了天机,大大不妥,所以和尚才会说“可惜道破”。当天,竹轩公便给孩子改名“守仁”。 守仁二字,源出《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乞虽得之,必失之。”奇妙的是,就在改名的当天,王守仁居然真的就开口说话了,而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但日常用语对答如流,还把“四书五经”中的好多圣贤之言一口气都给背了出来。 王家人全被镇住了。 竹轩公满脸凉愕地问守仁:“乖孙儿,你这都打哪儿学来的?” 守仁答:“以前我虽不说话,但是您和父亲读书的时候,我都暗暗记下了。” 竹轩公当场雷倒。 王守仁十岁那年,父亲王华赴京参加会试,喜中贡士,后参加殿试,高中状元,随后就在越城(王家祖籍)盖了新房,从余姚举家搬迁至此。次年,王华又写信让全家人搬到京城。竹轩公带着王守仁上路,经过金山寺时,与几位老友把盏叙旧,席间自然是要吟诗助兴。竹轩公那天心情好,喝得有点儿高,脑子晕乎乎的,结果拿着笔在那儿憋了半天,愣是一个字都没憋出来。 小守仁见状,就伸手跟祖父要笔。竹轩公迟疑地把笔递过去,说:“孺子也能作诗?”守仁不答,接过笔去,略微沉吟,就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