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除瘟记 中华瘟疫神话小讲
字数: 7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毕旭玲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31320974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在古人的想象里,瘟疫长什么样子?精怪、神灵、厉鬼,谁是传播瘟疫的祸首?仙人、勇士、平民,谁是除瘟防疫的英雄?龙灯、橘井、雄黄酒,捉鬼、毁庙、宴瘟神,除瘟防疫 哪招灵?欲知古人怎样除瘟,请看《除瘟记——中华瘟疫神话小讲》。 通俗有趣的讲解、精选的古图,以及精心制作的插图、藏书票和封面,助您轻松愉悦地了解古代瘟疫神话。
内容简介
本书勾勒了中华瘟疫神话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发展、演变的过程,讲解了中华先民对瘟神疫鬼的想象与理解,描绘了古人与各类传染病斗争的生动画卷,有助于传播防瘟治疫的传统经验与中华智慧。本书由学者毕旭玲和画家施晓颉精心创作,包括十篇长文、十幅插画以及二十六幅古图,适合喜爱中华文化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毕旭玲,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所研究室主任、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专委会副主任、中华创世神话工程专家,主要从事神话传说、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研究,著《中华禹迹寻踪》《中国20世纪前期传说研究史》《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开发》等。 施晓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青年美术摄影家协会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绘《伏羲创八卦》《辛亥百年祭》《繁星》等。
目录
一《山海经》中的瘟疫精怪3
妖禽异兽能传瘟6
水怪鸟精善御疫16
二掌瘟赐寿的西王母神27
半人半兽司瘟疫30
端庄女仙赐长生37
三传瘟三子与驱疫方相49
颛顼三子散瘟疫52
勇士方相驱邪祟57
四遍尝百草的治疫神农71
炎帝尝草创医药75
神农鞭草识药性80
五各路瘟神与瘟疫管理93
疫鬼瘟神各司职94
中华先民思管理104
六出身于瘟神界的财神117
先秦厉鬼害性命117
元帅公明招财宝126
七来自疫鬼的治瘟药方141
仙人苏耽遗橘井143
瑟瑟瘟鬼献良方150
八捉鬼毁庙的克瘟好汉161
凡人捉鬼演好戏162
好汉毁庙治瘟疫169
九以身试毒的治疫英雄179
温元帅舍身试毒181
五秀才救人殒命188
十防瘟避疫的中华经验197
春节防瘟驱山臊198
端午灭害除病毒204
重阳登高躲灾疫209
参考文献214
后记225
摘要
一《山海经》中的瘟疫精怪 在地球四十多亿年的时光中,曾有过数次被大规模冰川覆盖的冰期,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第四纪冰期,从距今二三百万年前持续到距今一两万年左右。冰期中并不只有持续的严寒,也有气温回暖、冰川融化的间冰期。正是经历了这种冷暖交替的特别气候的考验,最早的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逐渐成为万物之灵长。 早期人类的生活极为艰难,气候温暖时,还可以采野果、挖树根、捉昆虫、捕鱼虾果腹。但当严寒到来的时候,到处都被厚厚的冰层覆盖,食物来源大大减少,原始人只能依靠捕捉那些在严寒中还能生存的大动物,获得食物以及“衣物”。狩猎的次数多了,他们开始学会利用自然物作为工具,比如石块和植物的枝干。后来,他们还学会通过敲打的方式将石头加工为工具,甚至利用这些石制工具再制作出其他捕猎用具。在中华大地上,早在180万年前的今山西芮城黄河左岸的高地上,就出现了能够熟练使用石制刮削器、砍器、尖状器,以及石核、石片等加工制作狩猎工具的西侯度人。大约十万年以后,在遥远的云南元谋,在草木丛生的亚热带森林里和草原上,出现了一群也以打制石器制作工具狩猎为生的元谋人。此时,中国社会已进人旧石器时代。 狩猎劳作在人类发展目前有着非凡的意义,狩猎技巧的探索使人的大脑得到锻炼,而从动物肉中获得的蛋白质又促进了人的体质的提高。但同时,狩猎中与动物的近距离接触,狩猎后生啖肉的饮食方式,都可能使以动物为宿主的病毒传到人身上,并造成大范围的传染与死亡,这便是《韩非子·五蠹》所描述的情况:“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原始人虽然没有现代人这么聪明,更没有什么条件开展医学研究,但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发现了动物与传染病之间的联系,并将这些经验以神话的方式总结出来,传承下去,希望子孙后代能够避开这些灾难,这就是最古老的中华瘟疫神话的来历。 早期瘟疫神话记录在奇书《山海经》中。《山海经》是一个巨大宝藏,保存了大量早期信息,包括山川、道里、族群、物产、药物、仪式等,还有很多神话——我们熟悉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神话都能在其中找到踪迹。《山海经》现存十八卷,包括“山经”“海经”两大部分。其中“山经”篇幅优选,它涉及的空间范围其实就是当时人口聚集的陆地。先民对这片区域的了解最深入,因此对花草树木、走兽飞禽、奇石矿产的描摹也最细致。而“海经”则涉及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人口稀少之处,先民了解不多,因此保存下来的信息也相对较少。先民用以传达瘟疫信息,警示后人的早期瘟疫神话都出现在“山经”,更准确地说,集中在“东山经”和“中山经”两卷。 妖禽异兽能传瘟 絮钩与跛踵是两种能够传播瘟疫的精怪,它们的外形都像鸟。 有一座砸山,?山的南边流过一条河,因山而得名?水。站在?山上向东眺望,可以看到远处宽广的湖泊。硬山上生活着一种鸟,名为絮钩,看起来很像野鸭,却有一条老鼠尾巴。絮钩擅长爬树。据说,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暴发瘟疫。 …… 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