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青铜之礼
字数: 16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作者: 吴克敬
出版日期: 2020-12-01
商品条码: 978755415087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2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一件青铜器,就是一座文学艺术的博物馆,还可能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图书馆。青铜礼器的体制是青铜文化的核心内涵。礼乐从青铜器发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意义不仅扩大了礼乐文化的影响,加强了民族的血亲联系,以及维护了宗法等级秩序的发展,本质上起到了“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作用。本书重点通过散文体裁,讲述何尊、利簋、铜车马等青铜文物背后的故事,体现礼乐文明对今天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精神指引作用,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不再遥远。
作者简介
吴克敬,1954年生于陕西省扶风县,西北大学文学硕士,现任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陕西分院院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政府参事。近年共创作小说、散文、随笔400余万字,出版了《渭河五女》《碑说》《状元羊》《风流树》等二十八部著作,作品多被国内有名选刊转载,《羞涩的火焰》《拉手手》等作品改编拍摄成了电影。2008年获冰心文学奖,2008年、2010年两次获柳青文学奖。2010年以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初婚》入选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12年中篇小说《你说我是谁》,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类)。2011年编剧策划的电影《拉手手》获美国纽约国际雪城电影节很好艺术片奖。
目录
阳燧:点燃中华文明的火光
利簋:文明战胜暴虐的见证
班簋:隐身在杂铜里的宝贝
小臣艅犀尊:一件铜雕艺术的绝品
蚕桑纹尊:小虫儿乖乖惠斯民
四羊方尊:吉祥如意达永年
貘尊:往事不堪回首中
夔纹铜禁:血雨腥风斗鸡台
咸阳宫鼎:笑颜融化无尽的心酸
后母戊鼎:翘世独立的殷商重宝
毛公鼎:典浩篆籀绝世稀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先民生活的风俗图
莲鹤方壶:风吹雨打华彩在
杜虎符:追忆曾经的烽火狼烟
鎏金铜卧牛:尘封不住的强健与凄凉
青铜鸟:蹈云浴火唱大风
虢季子白盘:扑朔迷离身后事
吴越剑:天光侠气惊世殊
青铜编钟:耀古烁今的天籁利器
青铜之礼代跋
摘要
晋人崔豹的《古今注·杂注》有载:“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生火,以艾炷之则得火。”这段文字十分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阳燧的质料、形状及用途。另有《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故阳燧见日,则燃日而为火。”后人高诱注解:“阳燧,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熟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还有王充的《论衡·说日》,也说:“验日阳燧,火从天来。”……那么,记载在典籍中的阳燧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因为缺少实物证明,便一直在人们的猜测中游离着,直到1972年10月的一天,随扶风县天度公社民工营到刘家沟水库工地施工的王太川,一镢头挖出那个青铜阳燧后,这个悬在人们心头上的谜团才得以慢慢解开。 生活在周原遗址上的王太川,那时还是一个回乡知青。像他一样的回乡知青,其时大都在“改天换地,重新安排旧河山”的水利工地上。王太川所在的刘家水库大坝,只是冯家山水利工程的一个子工程,关中西府的岐山、宝鸡(今宝鸡市陈仓区)、凤翔、扶风等县的农业都将因此受益,征招而来的民工有数十万,在一百五十余公里的工程线上干得热火朝天。那天分派给王太川的活是在水库以北的土壕里挖土,已经挖了大半天了,再有几镢头就能收工回营,洗去脸上的泥污,吃一顿掺了红苕疙瘩的饭食。那一年红苕大丰收,在来工地时,王太川下地起红苕,起出了一个大如狗头的红苕,这是一个好兆头,村上人为此兴奋了好一阵子。掺了红苕疙瘩的饭食还真是不赖,解饥呢!王太川这么想着时,他的镢头尖在土里碰出几点火星来,再刨,就刨出了一件青铜扁钟,一件兽形车辖,还有就是一件当时还说不出名堂的青铜阳燧。 这样的发现,在王太川是兴奋的,在罗西章就很平常了。陕西考古界素有“西霸天”称号的罗西章,其时在扶风县文化馆工作,他参与了许多青铜器的发掘工作,便是在庄白村一地,就有庄白一号窖藏、庄白二号窖藏、庄白三号窖藏等数次重大发掘,一次发掘的青铜文物都在几十件以上,最多一次竟达一百余件。但当王太川挖出“宝贝”的消息传到罗西章的耳朵时,他还是一刻不停地赶了来,给王太川奖励了一把新镢头后,背起三件体量不是很大的青铜文物回到了县城的文化馆。 显然,富有考古工作经验的罗西章也还不能揭开阳燧的谜底,他在写作这次发掘报告的文章时,手拿那个形圆凹面中央有钮的铜器,反观正看,怎么也搞不清这是个什么物件。因为此前的考古发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器物,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罗西章在他的文章原稿上写下了“器盖”的定语。但在事过八年,即1980年《考古与文物》杂志发表时,由编辑部改为“铜镜”而公布。对此,罗西章是疑惑的,他既疑惑《考古与文物》编辑部的认识,也疑惑自己的认识。 在此期间,王太川把他获奖的那把新镢头已经挖成了老镢头,而且他也已从民工受到贫下中农的推荐,离开农村,到西安的交通大学深造去了。刘家沟水库工地挖宝的经历,在他的心里亦然淡得成了一个记忆,一个不比刨出个大红苕更深刻的记忆。在我后来采访王太川时,他说,真太巧了。那一年我刨出一个大红苕后不久,就又刨出了那个阳燧……不无感慨王太川把这么一个重大发现说得是这样的淡漠,这在我是意外的。 我是在他的办公室里采访他的。我没有接他的话,只是端起热腾腾的茶抿了一口,想,巧的还有罗西章,他在1995年4月14日又挖出了一个青铜阳燧,这才使1972年10月由王太川挖出的阳燧还原了自己的真姓名。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