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南朝的遗产
字数: 14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作者: 叶言都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54556237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作者历史背景专业,家学渊源深厚叶嘉莹先生侄子,家学渊源深厚,亦曾师从许倬云先生学习。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即研究南北朝史,在工作退休后,重新捡起研究兴趣,攻读并获得台湾大学博士学位。2.解析乱世魅力,还原真实的南北朝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的乱世,也是一个“政治大分裂、文化大碰撞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作者凭依扎实的历史考据,提纲挈领,去粗取精,赋予本书丰富的历史知识,厘清乱世脉络,澄清史实真相,带读者走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误区。3.文学化写作手法书写的历史普及读物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未得众多史家青睐,相关历史研究和普及读物都比较少,历史课上也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但却是《琅琊榜》《兰陵王》《楚乔传》等作品的灵感源泉,渐渐得到一些关注度。作者依据史实,不汲汲于对一人、一物细节的描述,以文学化的语言为读者传述南北朝的宏观历史,通俗易懂,阅读起来极富趣味性。其中穿插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及作者自己的诗文,补充相关知识的同时丰富了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宋武帝刘裕有没有可能统一全国?谢灵运为什么身在朝堂还能整天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梁武帝为什么把自己布施给佛寺,要大臣花费巨资赎回?侯景动乱仅仅是为祸一方还是影响全国?除了祖冲之的圆周率,南朝还有哪些成就?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分裂时代,这是一个价值重整与制度重建的时代,也是文化大碰撞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南朝,从420年刘裕篡东晋建刘宋说起,到589年隋灭陈,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170年。分裂期间有不断发生的南北战争,有一个比一个匪夷所思的君王,特色鲜明甚至有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南朝宫廷女性,以及眼高于顶的世家大族……将在此一一出现。精致优美的南朝文化、南方的经济与生活,还有南朝最后的岁月,这本书将呈现历史上真实的南朝。
作者简介
叶言都,1949年生于澎湖,祖籍北京,父系为满族叶赫那拉氏,叶嘉莹先生侄子。 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曾师从许倬云先生。曾任《英文汉声杂志》研究员、世新大学兼任讲师、时报旅行社顾问、古迹台北故事馆咨询顾问等,现任东吴大学历史系暨创意人文课程兼任助理教授、洪建全基金会敏隆讲堂讲师、台北市长官邸艺文沙龙讲师、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代表作:《我爱温诺娜》,获第8届时报文学奖科幻小说首奖;《1649》,获第11届并改编为电影《游戏规则》;科幻小说集《绿猴劫》;谈中国历史作品《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
目录
楔子
南朝风貌概述南朝(420-589年)
第一章索虏、岛夷,烽火扬州路——大分裂与南北战争
南北分裂
索虏、岛夷
南北战争
南朝北伐与北朝南侵
南北朝后期局势的变化
打打谈谈,谈谈打打,互别苗头的南北关系
第二章捕鼠达旦狎客宴,步步生莲半面妆——昏君、乱君、暴君与宫廷女性
南朝皇室乱象
南朝皇室的昏、乱、暴实况
南朝历代皇帝的昏、乱、暴事迹
昏君、乱君、暴君辈出的历史背景与家庭原因
昏君、乱君、暴君辈出的社会原因
南朝皇室女性
第三章长檐车,高齿屐,薰衣剃面,坐致公卿——高高在上的世族
南朝世族阶级的形成:阀阅、郡望与谱牒
世族的特权
高门世族的两面性
南朝世族的腐化
南朝后期世族的式微
第四章归去来词山居赋,吴声西曲子夜歌——南方生活面面观
自成天地的世族庄园岁月
知识分子的隐居生活
家庭生活:大家族的改变
南朝民歌中的南朝生活
第五章算圆周,辩神灭,儒玄文史释道医——精致优美的南朝文化
南朝文化
南朝文化的历史定位
第六章四二年间花落尽,南朝青史岂成灰——南朝终局
茹素留宝忏,舍身论功德:梁武崇佛
国运急转直下,文化兵火凋零:侯景风暴
花开花落不长久,景阳宫井又何人:后庭花里送南朝
后记
附录一参考资料
附录二南北朝历史大事年表
摘要
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持续17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分裂为两半,一南一北,各据一方,互相对立。它们各自统一了传统中国一半的领域,却都无法征服对方,将全部中华江山置于版图之中,这段时期就称为“南北朝”。两方水土养成两方人,时间久了,住惯南方或北方环境的两批人,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在中国的大地上并存。那个时代,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 这边,梁武帝不理会群臣劝阻,动身前往同泰寺舍身,这是第三次了;吴明彻将军正在一艘战船上指挥攻击属于北齐的寿阳城,乘船攻城是他的独门战法;谢灵运则得意地带着几百个随从,用他发明的特殊技巧登山,还不时吟上几句诗;陶弘景仍在油灯下挥笔疾书,为快要完成的《本草经集注》再添加一些自己发现的药;而江南水乡泽国的弯曲河汊中,一位裤褶被春水溅湿的年轻采菱姑娘展开娇美的歌喉,曼声轻唱《子夜歌》…… 那边,北魏孝文帝刚发布命令,规定以后大家在朝堂上都要说汉语;杨白花将军从北魏的南方前线向南眺望,他有一个不得已的决定,已经下定决心执行;颜之推将家里的子弟聚集一堂,教导这些年轻人怎样在胡人政权下做官;贾思勰满脑子都是和面、揉面,他的《齐民要术》已经写到第八十二章《饼法》,就快写完了;而甘肃天水的麦积山上,一位长裙曳地、雍容华贵的大周三品官夫人正带着一群侍女,走进一座满墙佛画的石窟还愿…… 南方气候温和湿润,草木茂盛,物产丰富,鱼羹稻饭足以温饱,又有长江天险,得以长期立国,也容易较为安定。南朝在这种条件下立国江南,发展出以精致优美著称的文化,充满浪漫乃至颓废的气息。 实际控制这优美之地的是世族。南朝是世族发展的高峰,南朝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被世家大族全面控制,成为中国自周朝以后极少数近似贵族社会的时代。相对地,南朝的皇室则常因出身门第不高,显得欠缺教养。既然政治格局已定,少有发展空间,很多年轻的皇帝便成为带着世纪末色彩的放纵者,在颓废中狂乱享乐。 宗教与思想发达是南朝的另一特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其实南朝纷纷,钟鼓处处,何止四百八十寺?南朝曾有过举国家之力以崇佛的皇帝,所以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南朝具有关键地位。面对佛教大举传播,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已不足以应付,南朝的儒家学者遂不得不起而应变,于是出现了儒家对“神”的看法与解释,独步中国。 这样一个时代与它在烟雨楼台中精致优美、深刻思辨还带着一些浪漫颓废的风景值得一趟历史旅程,且让我们开始一次历史的探访之旅,进入《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亲近它纤柔绮靡的芳容。 华北连接塞外,地理上以小麦为主的农业地区紧邻草原上肉食为主的游牧地区,胡人与汉人频繁接触,影响所及,此地的文化长期受到胡风感染。北朝文化因此开阔宏大,朴素粗犷,表现在石碑上,就是字字方正,笔画分明。在此种文化下孕育出的三长制、均田制、府兵制等,都成为中国传统的一部分,影响深远。 北朝的统治者或出自塞北的鲜卑族,或与鲜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北朝时期始终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鲜卑文化,当然也存在着鲜卑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矛盾与融合问题。鲜卑族文化传统对北朝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典章制度都有深刻的影响。鲜卑文化与汉文化交会的结果,使北朝文化独具特色。北朝的汉人世家大族面对异族政权,特别恪守家风,强调家学的传承;反而是北朝的女性受到游牧民族社会风气的影响,担责任事,大胆热情。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