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隐秘的假面人

隐秘的假面人

  • 字数: 1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作者: 解淑平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455627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专为青少年打造的法治安全系列小说,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校园法律读本”。★作者为《法治与校园》杂志执行主编,长期深耕校园法治教育一线,贴近青少年心理。★故事现实生动,法律条文明晰,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学法、懂法,形成法治意识。★图文并茂,风格清新,品质印刷,绿色环保,贴合读者阅读需求。
内容简介
现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已改名为“道德与法治”,本系列正是“道德与法治”读本,主题为“青少年系列法治安全小说”,一章节一个主题,每册有四到五个章节,主要写的是青少年的假期生活,立足于青少年法治、生命、安全等方面,围绕12岁的主人公管小正的假期生活展开:管小正是个北京男孩,每年暑假或寒假都会到爷爷家马儿多农场,与小米、小麦姐妹和然鹅共同发现及维护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等。为了更好地给青少年普及专业性知识,在每篇故事结束时设置了“小正笔记”“知法小达人”两个栏目,符合国家全民普法教育目的。
本书故事讲述了:暑假时,管小正和妈妈来到了马儿多农场,这次他在农场附近发现了一个水塔,在“探秘”水塔的时候发现了盗墓贼,还机智地录了下来,帮助国家抓盗墓贼提供了有利证据……本书是培养和增强中小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学作品,内容紧扣当代中小学生的生活现实,主题阳光、积极、向上,情节曲折生动,将法治安全常识巧妙地通过故事娓娓道来,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
解淑平,山东高密东北乡人。知名青年作家、教育专家、编剧、资深教育媒体人。代表作:《多梦季节》《杏坛拓新录》《爱就在身边一一小麦成长故事系列绘本》《那些年,你陪我度过囿涩时光》《致我们年少轻狂的青春》等。央视热播动画片《天眼归来》编剧,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教育部新闻奖等多个大奖。现为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法治与校园》杂志执行主编。
目录
第一章 智擒盗墓贼
第二章 葡萄熟了
第三章 “夜战”知了猴
第四章 隐秘的假面人
摘要
     第一章智擒盗墓贼 1 炎炎夏日,在马儿多河钓鱼的孩子多了起来,大日头底下拿着长竿子在树与树之间穿梭着粘知了的孩子也多了起来。管小正琢磨,也许知了被粘怕了,也被吓出经验了,所以才会越来越难粘,他的“战利品”也越来越少。 那天从十里栏赶集回来的路上,管小正沿途听到马儿多农场北面、马儿多河南岸的水塔周围知了叫得特别欢,他猜测树林里一定聚集了很多知了。 这座圆柱形的水塔有二十多米高,四周是用红砖砌起来的,很好用水泥抹匀了,像戴了顶太阳帽。据爷爷回忆,这座水塔有几十个年头了,当时是为了蓄水用的,曾经为马儿多农场立下了汗马功劳。时过境迁,人们为了纪念过往的历史,把它留了下来。为了防止孩子们出入水塔爬上爬下,人们在四周种了片小小的杨树林,还用铁栅栏把杨树林圈了起来。 管小正远远地打量着水塔,他想若是有一天能到小树林里粘知了,像他这样的“神粘手”,用不了一个小时,定能粘满一布袋子。他越想心里越痒痒,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杨树林里。可是,爷爷警告他,水塔是保护建筑,又年久失修,不经过批准是不能靠近的;再说,他粘那么多知了有什么用?何必大夏天到太阳底下把自己浑身上下晒成“黑地瓜蛋”呢?但管小正还是一溜烟跑向杨树林,虽然他不吃知了,但看着粘了那么多知了,他心里有股说不出的高兴。再说,他粘知了也确实不是为了吃,他自有用处。 管小正右手撑着脑袋,食指和中指不时地触碰着脸颊。他惦记着水塔周围的知了,但那片杨树林被栅栏圈起来了,除非谁有本事插上翅膀飞进去。 “算了,你还是别进去了,没准有蟒蛇呢。”小米劝道。 “咱们这儿就算有蟒蛇,也是没有毒的。”管小正回应道。 “你怎么知道的?”小麦好奇地问。 管小正回了个鄙视的表情:“那当然,毒蛇一般生活在我国南方,北方相对较少。” “还是小心点儿的好。”小麦小声道。 “我要警告你,小树林很少有人去,而且有蛇鼠出没,你优选老实点儿。”管小正几次三番背着小米和小麦溜出去,可没少惹事,小米一想起这些就心慌。 管小正见这姐妹俩一唱一和,只好不耐烦地回了句:“知道了。” 2 小米和小麦都怕晒黑,她俩是不会陪管小正粘知了的,陪他在夏日里外出的只有然鹅。他给然鹅喝足了水,才带它出门。 他要带它去马儿多河钓鱼。在去马儿多河之前,他得先逮一些蚂蚱。这几年蚂蚱越来越难逮,如果他要钓两小时的鱼,至少得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逮蚂蚱。他小时候经常能看到的长着强壮后腿,一抬脚就能跳出半米远的“蹬倒山”已经很少见了,那些身体细长的“梢末夹”也难寻踪迹。管小正想不通,抓蚂蚱的人没那么多,为什么蚂蚱还会越来越少。大伯给他解开了谜团,大量除草剂的应用,破坏了蚂蚱的生存环境,草丛里的蚂蚱才会越来越少。 管小正仍一心打着去水塔周围粘知了的主意。为了实现这个小愿望,他得一步一步接近水塔。到水塔栅栏周围的草丛里逮蚂蚱是关键的一步。这儿很少有人来,草木丛生,郁郁葱葱,生命力旺盛得很。那些蚂蚱也聪明着呢,在这儿繁衍生息,过着太平的日子。管小正的出现打乱了蚂蚱的生活节奏,那些喜欢群居的油蚂蚱一听到脚步声,四处蹦足达,这倒让他一下子乱了方向,一只也没逮着。他停住脚步,屏住呼吸,安静了两三分钟,他看中了一只“蹬倒山”。这家伙肯定天天健身,不然后肢怎么会这么发达。冷不丁地被它蹬一脚,没准会在胳膊上留下划痕。这“蹬倒山”机灵得很,一听到草丛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立刻警觉地一动不动,管小正准备拿手扣住它的时候,它一抬脚,跳得无影无踪。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