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

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耿清瑞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07686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散文集,是作者对所走过美好岁月的回忆,根据回忆内容的不同将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其中“上编乡村忆梦”主要记述的是作者童年时期的所见所闻,包括《打醋》《推磨》《薅草》《看秋》等;“中编青春往事”主要记述的是作者求学、工作时期的一些片段,其中虽有淡淡的苦涩和奔波的艰辛,但更多的还是自励,当然更有成功后的喜悦;“下编中年随想”偶感沉重,记述的内容多是对生活的感知,虽然满含着惆怅和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静。
目录
上编 乡村忆梦
父亲的算盘
梦中的蒺藜花
我爱秋天的庄稼
又到杜鹃啼鸣时
打麦场,即将流逝的记忆
童年伏天的记忆
第一次出远门
第一次叛逆
看秋
推磨
那些晒地瓜干的岁月
打醋
乡村木匠
我那遥远的母校
乡村赶大集
薅草
童年·腊月
童年·正月
二月二
推铁环
打水
中编 青春往事
难忘那次考试
走读
偏科
我那魂牵梦萦的金乡五中
我的大学
1987年的第一场雪
我在优选的时光里当老师
下编 中年随想
游黄山
秀水三千
心若向阳无畏绽放——记我的检察岁月
父亲,对不起
我的名字叫金乡
清明回家
或许什么都可能忘记,但绝不会忘记对你的爱
浅秋如诗
中秋月感知岁月痛
静的海
女儿,我这一次又没放假
夜的海
父亲最后的日子
春雪
春雨江南
品味春天
麦香
无论你走多远,都走不出爸爸的目光
夏之声
爱是渐行渐远的分离
独自行走在乡村的秋夜
平湖秋月
晚秋
我记忆中的老院子
寒月
故乡的雪
让我们共赴一场春的盛宴
父亲不需要节日
又是一年清明时
透明的初夏
女儿,真不想让你长大
梦中的麦子
摘要
     父亲的算盘 我们家里有件老物件——父亲的算盘。 说起来这只算盘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据说还是解放初期从鸡黍集杂货店里购置的。那时几乎家家都有算盘,但总感觉没有父亲的好。 父亲的这只算盘做工精致,红木框架,暗红色的大漆,四周用金黄色的铜皮包角,横梁与立柱交接处亦用铜质的小锔子固定,使其更加结实耐用。那黑亮的算框,精细的横梁和算轴,特别是那一颗颗算珠,黝黑暗红,好像馋人的糖葫芦串,让人爱不释手。 父亲曾担任生产队会计,经常拿着这只算盘为大家算账:算工分,算收成,算各家各户应分的口粮,还把工分换算成现金(尽管那时一天的工分值不了一角钱)。无论春秋冬夏,算盘总是陪伴着父亲。父亲十分爱惜它,在田地里分东西算账遇到下雨,总是用自己的衣服将算盘包得严严实实,宁可自己淋湿,也不让算盘被雨淋。 小时候,乡下的玩具少得可怜,娱乐方式也简单,我喜欢拿父亲的算盘翻过去当“汽车”玩,在地上推来推去,算珠很灵活,算盘在平地上能跑好远。但只要被父亲发现,我总免不了挨一顿训斥。有时我还与小伙伴玩“算盘棋”,父亲对这倒是不管,因为损坏不了算盘。 父亲打算盘的速度不是很快,但很认真,准确率极高。父亲的认真在三乡五里是出了名的,他在生产队管理的账目毫厘不差。他性格执拗,忠厚老实,说话直爽,在他那里没有“通融”之说。有时为了一分之差,他甚至“噼里啪啦”地熬到深夜。一觉醒来,我还能听见父亲打算盘的声音,然后又在那“噼里啪啦”的交响乐中沉沉地睡去。父亲的算盘岁月充满着公平和公正,老少爷们对他更是赞不绝口。 小学二、三年级有珠算课程,我常常拿着父亲的算盘向同学们炫耀,因为他们的算盘都没有这么精致、这么亮丽。当时我的珠算学得并不好,庆幸的是后来取消了珠算课,计算器替代了算盘。不过父亲从不用计算器,依然用他的老算盘。即使生产队解体之后,父亲不再担任队会计,但算盘仍然没闲下来,还是经常不离其左右。家里分得的四亩半责任田,包括其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粮食棉花、五谷杂粮、化肥农药等,甚至连柴火都在父亲的算盘下分类入账,家里的收支被父亲那双苍老的手拨打得一清二楚。 父亲说,虽然算盘的时代过去了,但生活还需要精打细算,所以算盘还是不能丢。 父亲的算盘真正闲下来是母亲离世之后,父亲似乎对生活的一切都失去了热情,特别是身体每况愈下,算盘也被束之高阁。 我非常怀念父亲打算盘的日子,但那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复返,因为父亲已经离开了我们…… 2018年2月22日 梦中的蒺藜花 昨夜做了一个梦,竟然梦见了故乡的蒺藜花。 现在想来那个梦依旧真真切切,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童年的初夏时节,碧绿的原野一望无际,高远的蓝天点缀着片片白云,温热的微风吹拂着我的面颊。我拿着一个小铁铲,赤脚走在松软的田埂上,前边是一片又一片淡黄色的蒺藜花。我好奇地俯身观看,花开得很盛,花朵大小如米粒,成五瓣开放,细碎而热烈。母亲说,蒺藜花败了(即凋谢了),到秋天可结出香甜的小果子。我想象着这种小果子应该是红色的,通红通红、很香很甜的那种。后来很长一段时问里我都在寻找这种小果子,遗憾的是,我一直未曾见到,更未品尝过。突然,我感觉脚下针扎一样的疼痛,抬脚一看,一颗蒺藜扎在了脚掌上。我赶忙轻轻地抠下它,然后狠狠地扔到远处。母亲说,无论你把它扔到哪里,用不了多久都会长出新蒺藜…… 走出梦境,母亲的话似乎还在耳畔回响。是的,蒺藜的生命力极强,遍布故乡的路旁沟畔、场边地头,再贫瘠的土地即使不长庄稼,也会长蒺藜。蒺藜是野草中地位最为卑下、最不让人待见的,羊不吃它,当烧火草它不够格(因为扎手),就连生产队沤积肥都不要它,原因是蒺藜很难腐化成肥料。恍然问,感觉已经有三十多年不见这种植物了。它不像喇叭花、猫尾巴草那样富有诗意可以人文入画,也不像荠菜、水萝卜棵那样可以当成野菜上桌品尝。在很长时间里我已经把它淡忘了,没想到昨夜它却突然闯入梦境,竞让我一时浮想联翩。蒺藜的长相并不出众,花开得也很卑贱,秧蔓缠绕,浑身带刺,稍微招惹它便会引来报复性的刺痛。原本我也讨厌它,后来才知道它可以入药,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似乎亦有可用之处,于是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从另一方面来看,蒺藜身处底层,秧蔓蓬勃,本身又坚硬结实,冥顽锐利,虽不让人喜爱,但其落地生根、坚忍不拔的精神还是值得褒扬和学习的。 2018年4月2日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