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九世班禅传略

九世班禅传略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五州传播出版社
  • 作者: 喜饶尼玛,韩敬山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85446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清末民国西藏地区宗教上层人物九世班禅的生平掌故,九世班禅不仅佛学造诣极深,而且有政治远见、顾全大局。书中精当利用历史文献、典籍、档案资料等,真实展示了一个宗教领袖的成长经历和政治、宗教活动,早期他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共同领导了抗英斗争,晚年又积极参与抗日活动。他一生始终一贯地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而努力。
作者简介
韩敬山,满族,辽宁大连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近现代藏族历史和藏区社会治理。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藏传佛教格鲁派转世制度研究。
目录
上篇1883-1923
九世班禅在西藏的四十年/1
第一章寒门之子“入”金瓶——九世班禅坎坷历程的开始/3
命运的选择——成为八世班禅的转世灵童/3
来自紫禁城的圣旨/5
驻藏大臣文硕主持金瓶掣签/6
驻藏大臣升泰主持九世班禅坐床典礼/7
第二章自古英雄出少年——十五载宗教领袖心路/9
1887:蓄谋的罪恶将摧毁香格里拉的宁静/9
在“男尽女绝”的抗英氛围中,圣旨里说了什么?/10
掣签诏书中有一件事更为紧迫/11
炮火带来的万众一心——隆吐山千名汉藏兵勇慷慨成仁/12
藏事处置:两任封疆大吏升泰与奎焕的异同/13
内争不止、外侵不断的西藏时局/16
驻藏大臣有泰与桂霖的入藏/17
第三章肩挑政教两重担——清廷最后七年间的九世班禅/20
认敌为友的驻藏大臣有泰/21
内外复杂政局中九世班禅竭心领悟朝廷要旨/24
清廷认可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25
英国对九世班禅的图谋/26
印度归来后面对的西藏政教事务/31
第四章西藏政局是与非——九世班禅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矛盾/33
拉萨政局的最终失控/33
中央政府的加封令/35
英国人在西藏事务中活跃的身影/37
十三世达赖喇嘛身边人的公然挑衅/38
下篇1924-1937
九世班禅在内地的十五年/43
第五章游走政商教三界——九世班禅心向共和/45
历史由此改道:九世班禅不走寻常路的因果/45
中央政府电令甘肃内容尽显尊崇/46
要员兰州迎接接待方案成为标准/47
扎什伦布寺被噶厦强行接管/49
山西太原的意外仪式/53
北京:一场特殊的迎接仪式/55
沪宁杭之行全面展示高僧大德形象/60
普陀山、上海之行再现九世班禅乐善好施/63
南行弘法:改良宗教生活饮食习俗谦虚诚恳令信众悦服/65
中央政府强化九世班禅地位再授新封号/66
驻锡护城河边福佑寺为共和而奔走/67
第六章大动荡中定志坚——复杂局势下“互信与互动”的新格局/71
奠定双方互信的点滴建构/71
密电请求返藏抵抗尼泊尔入侵/74
媒体眼中的九世班禅首都行/75
从战略考量重视并解决九世班禅之忧/80
始终以藏传佛教为纽带护国利民/93
第七章以特殊影响聚民心——“九一八事变”后九世班禅致力修建护国法会/95
仁王护国法会:共立民族同心之愿/97
时轮金刚法会:为国家民族前途祈祷/99
药师七佛法会:祈祷国运隆昌/110
第八章蒙藏甘青未遑宁——在“固民心、促内向”的宣化中缘聚共识/114
德王倾心“自治”拒纳忠言/114
躲过一场劫杀/117
百灵庙发来的密电/122
精心筹备返藏之路/125
各方尽力调解两大活佛的关系/127
返藏:不断遇到的问题/130
返藏在万事俱备中落空/135
第九章现代国家意识的开启——国民政府时期九世班禅的十年/140
出任国民政府委员/140
积极主动参与现代社会各项事务/144
以政教双重身份传递国家一体理念/147
蒙藏子弟教育成为九世班禅牵挂的重点/150
内地新加的“朋友圈”令其视阈开阔/153
与名流要人始终保持着友好互动/154
“宁远楼”上主法诵经追荐十三世达赖喇嘛/157
尾声九世班禅生命里的最后五十天/160
摘要
     第一章 寒门之子“入”金瓶——九世班禅坎坷历程的开始 当居于紫禁城之外的载湉被宣布成为大清帝国第十一任皇帝后,这位紫禁城的新主人并不知道自己手中的国家即将遭逢的危机。 此时的光绪皇帝,只是一位刚满千日的玩耍孩童。 光绪继位第九年,一位失语者之子伦珠嘉措在康藏交界处的加查地方出生。而对于一国之君的光绪来说,这一年最重大的事就是清帝国与法兰西的开战。 伦珠嘉措与这位大清皇帝相差十二岁,按照地支顺序,两人属相均为羊。 命运的选择——成为八世班禅的转世灵童 1883年藏历正月十二日,疲惫的当琼措姆躺在一贫如洗的家里,听着贵族宅院传来的欢庆藏历新年的笑喊声、行酒令,而身边却没有孩子的父亲,心中倍感凄凉。 一阵阵腹痛袭来…… 凌晨时分,这位孑然一身的牧羊女生下了一个长相端庄的国字脸男婴。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生下的儿子,会是后来尊贵得不能再尊贵的八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 邻居闻听婴儿哭叫上门时,当琼措姆突然发现自己再也说不了话。 后来有人传说八世班禅额尔德尼的母亲非常健谈,常常插手扎什伦布寺政教事务,“以致是非丛生”,八世班禅怎么劝说母亲均无效果,只好祈求转世再来时母亲能寡言少语。于是,九世班禅的母亲“产后即哑”。 因伦珠嘉措的母亲身不由己,还要给贵族世家照顾牲畜,权衡之下,唯有把他送到外祖父期美旺布的家中,与岁月一起任性成长。 1887年,藏历第十五绕迥火猪年。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吉祥天女佛像前。 12岁的十三世达赖喇嘛正庄严作法,以问卜八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方位。 随后,扎什伦布寺据此秘密派出多路寻访队伍,开始寻找驻世仅27年的八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 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圣寺之一,依山傍水,金顶碧瓦,建筑高广。 按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当时寻访到三名候选灵童,均非常聪慧灵异。但在前世八世班禅灵塔前卜卦时,突然发现灵塔殿的一根柱子上长出一枚大白菌,按照藏文的意思就是隐示转生在噶厦宗。而在辨别八世班禅的遗物时,只有其中的伦珠嘉措屡试不爽,丝毫未错。最终,这位贫寒之子伦珠嘉措成为三位候选灵童之一。 来自紫禁城的圣旨 当驻藏大臣文硕请旨一折,奏称“访获聪颖异常、有灵根之幼童……”,1887年12月23日,光绪皇帝朱批:班禅额尔德尼转世已届五年……朕心悦览。著照所奏,即遵定例将三幼童之名人于奔巴金瓶内……并明确“敬谨掣签”。皇帝的旨意相当明确,那就是一定要遵历史定制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掣出九世班禅额尔德尼的人选。 接获圣旨的文硕,一面紧张处理英国侵藏的复杂棘手事务,一面庄严地行使驻藏大臣的权力,命令扎什伦布寺将寻访到的三位候选灵童在规定的时间内务必送往拉萨,准备金瓶掣签。 三位候选灵童,三路浩荡的护送队伍,从日喀则、托杰、塔布(今西藏自治区加查县和朗县境内)向拉萨前进。 经过72天的紧张筹备,1888年2月26日,正月十五,在拉萨布达拉宫皇帝的牌位前,金瓶掣签开始。这场掣签,是乾隆皇帝正式确定金瓶掣签制度后的第五次。 这一天,拉萨殊胜,风来阊阖,气象清和,诸事吉祥。 布达拉宫。 色松南杰殿,清朝乾隆皇帝的唐卡肖像前,矗立着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牌位——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首先举行的是唪经环节,摄政第穆呼图克图、甘丹赤巴、扎什伦布寺札萨喇嘛三位拥有代表性的西藏权威人物相继入场。 驻藏大臣文硕主持金瓶掣签 唪经完毕后,驻藏大臣文硕当场将三名候选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藏文三种文字抄写在象牙签牌上,经全场验视无误后,郑重地放人金瓶。 庄严的宗教仪轨。 最终,抽签的时刻来临。 只见驻藏大臣文硕在象牙签牌上抽出一名,由此,加查地方当琼措姆的儿子伦珠嘉措中签,成为八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 数小时后的布达拉宫日光殿。 班禅转世灵童第一次见到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十三世达赖喇嘛熟练地为其剃发,并取法名为确吉尼玛。 是年,十三世达赖喇嘛12岁,班禅转世灵童5岁。 当十三世达赖喇嘛送上为班禅转世灵童亲自撰写的《名号赞》《长寿经》《祝词》后,庆祝宴会分别在布达拉宫日光殿和西藏噶厦的大厅举行。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