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作为人类头号杀手,每年可造成1600万人死亡,二战“三巨头”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皆死于脑出血。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患病率、死亡率仍在逐年上升。2016年,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于Lancet杂志的研究显示:我国27个省份人口的损伤生命年数(year of life lost,YLL)的首要原因均为脑血管意外。脑出血发病迅猛,进展快速,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正确规范的救治可以大大减少其致死、致残率,极大节省卫生健康资源。脑出血是基层神经外科医师常接触的疾病,诊断往往很明确,但治疗手段多样,而康复过程大多漫长。近年来学界在诊治观点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随着国家973计划脑出血项目的完成,笔者为推广这一常见病的学术进展,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委托,特组织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同道编著本书。首先,笔者在本书中介绍了“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将脑出血这一单纯出血性疾病提升为“血管—血流—神经核团—内囊纤维束”四位一体的整体思考;其次,率先将“White Matter Recover”理念引入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再次,提出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四脑室脑干受压情况是预后不良的影像学标志,另外在治疗方式上,本书介绍了多项新的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其中有取得成效的,也有失败了的;本书指出精准神经外科和多模态监护手段的发展可能将给脑出血的诊疗带来突破,并着重介绍了笔者所主导的50mT移动磁共振卒中单位的开发进展。本书中,笔者总结了自己三十多年来的临床经验,也查阅汇总了疾病的新临床进展,更聚集了本团队在脑出血领域的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