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祖父高捷成

我的祖父高捷成

  • 字数: 3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庆麟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787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丛书之一,作者系高捷成孙子。本书真实地展现了高捷成(1909―1943)从接受新思想追求进步、厦门大学经济系求学报国、1932年走上革命道路,直至创建红军会计制度、创建冀南银行,为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光辉事迹。本书是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丛书之一,作者系高捷成孙子。本书真实地展现了高捷成(1909―1943)从接受新思想追求进步、厦门大学经济系求学报国、1932年走上革命道路,直至创建红军会计制度、创建冀南银行,为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光辉事迹。
目录
第一章青年时代(1909-1932)
第一节青年时代接受新文化新思想
第二节参加北伐投身国民革命洪流
第三节血雨腥风大革命失败寻出路
第四节厦大求学寻找科学救国之路
第五节远赴上海初识近代银行运作
第六节供职银庄倾力资助红军发展
第七节协助筹款追随红军踏上征程
第二章红都瑞金(1932-1934)
第一节发挥专长推行新式记账方法
第二节精打细算制定标准保障供给
第三节统一财政创立红军会计制度
第四节红军大学担负政治宣传工作
第三章长征途中(1934-1935)
第一节想方设法漫漫征途保障供给
第二节遵义城里组织发行苏区货币
第三节雪山草地历尽艰辛到达陕北
第四章延安窑洞(1935-1937)
第一节陕北延安完善红军会计制度
第二节随军东征筹款筹物保障军需
第三节保安窑洞红大提高军政素质
第四节家国情怀烽火家书诉说衷情
第五章冀南烽烟(1937-1939)
第一节挺进太行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第二节开赴冀南参与建立抗日政权
第三节改造地形坚持平原游击战争
第四节游击敌后敌伪工作屡建奇功
第五节建立税局保障抗日军政用费
第六章执掌冀行(1939-1943)
第一节冀南银行诞生在抗日烽火中
第二节临危受命筹划冀行组织架构
第三节太行深处建立冀钞印制基地
第四节加强统调稳妥做好冀钞发行
第五节巩固冀钞烽火中展示准备金
第六节太行山上响起冀南银行之歌
第七节烽火诞生银行战时管理制度
第八节代号伦敦建立安全保密机制
第九节太行群峰拱卫冀行印钞重地
第十节“铁滚扫荡”一九四二麻田突围
第十一节发展壮大冀行管理日趋正规
第七章货币斗争(1940-1943)
第一节整顿金融肃清杂钞统一币制
第二节保护法币巩固冀南钞本位币
第三节打击伪钞多措禁止伪钞流通
第四节堵截假票维护冀钞流通秩序
第五节掌握物资保持冀钞币值稳定
第八章保障供给(1940-1943)
第一节黎城会议财政金融走向统
第二节合理负担全力保障军政开支
第三节代理金库建立仓库粮票制度
第四节制定标准完善军政供给制度
第五节严格理财完善会计工作制度
第六节精简机构节约开支坚持抗战
第七节发展经济促进根据地的稳固
第九章太行丰碑(1939-1943)
第一节勤俭建行艰苦奋斗身体力行
第二节体恤下属爱兵如子深受爱戴
第三节杰出才干来自不倦学习磨炼
第四节掩护战友血洒太行英名永存
第五节涉县索堡漳河哭泣太行哽咽
第六节冀行冀钞为新中国金融奠基
第十章薪火相传(1950-2019)
第一节古城邯郸秋风拂墓敬奠英灵
第二节建立展馆冀行精神后世景仰
第三节厦忆冀情追寻先辈革命足迹
第四节跨越时空回信告慰英雄之魂
附录
附录一高捷成生平大事记
附录二高捷成在太行区分行主任联席会议上所做的《经济环境之估计与银行业务工作方针》报告
附录三相关文献资料
附录四冀南银行总行会计制度
附录五冀南钞部分票样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第一节 青年时代接受新文化新思想 我的祖父高捷成,1909年9月17日生于福建省龙溪县(今漳州市)。民国时期,漳州是龙溪县的别称。漳州位于闽南三角地带,它因漳江而得名。这里一年四季常青,花常开,水常绿,气候得天独厚。九龙江畔、圆山脚下盛产名扬四海的水仙花。这儿土地肥沃,一年四季出产几十种水果,郊外有成片的香蕉园、荔枝园、甘蔗园。九龙江畔的漳州城共有东西南北四乡,石码附近的角美、郭坑、步文等地方称“漳州东乡”,漳州城以西的天宝称为“漳州西乡”,漳州城九龙江以南的九湖、程溪、颜厝等地方称为“漳州南乡”,漳州城以北的石亭、浦南等地方称为“漳州北乡”。 高捷成的父亲高添木,是个制作爆竹的小手工业者。高捷成有一个小他两岁的弟弟,名叫高捷生。高家祖辈居住在漳州西街。高添木在漳卅I西街有自己的一片宅院、田园,后迁到漳州城内的大岸顶居住。高添木举家搬到漳州城内后,开始从事爆竹制作。其爆竹制作是小作坊模式,房子有三进,前面的房子作为制作爆竹的工场,请了几个伙计制作爆竹。经过几年的发展,生意日渐红火。在有了一些积累之后,高添木在漳州城内也置办了一些房产。 高捷成4岁的时候,高添木又生了个女儿,女儿出生后不久就送人抚养,而另外从别人家中抱了个女孩来抚养,这女孩就是我的祖母蔡宝。蔡宝1913年1月17日出生在福建省龙溪县下洲村(今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下洲村)一个农民家中,出生后不久被抱养到高家当童养媳,由高家养大,她比高捷成小4岁。 高捷成7岁被送到闽南华侨小学上学。他上学时读书十分用功,进步很快,深受老师、同学喜爱。高捷成与弟弟高捷生同在一个小学读书,上学、放学两个兄弟经常结伴一起走。每天兄弟俩放学回来,先做完作业,接着就帮大人卷爆竹。 我的祖母蔡宝没有去学堂上学,她6岁时就开始做工。刚开始是在家中帮忙卷爆竹,长大点就到离家不远的作坊当童工学着穿珠子。穿珠子,就是用丝线把小得不及半粒米大的五颜六色的玻璃珠子穿成一串一串。做这种活儿,赚不了几个钱,穿完满满一盘珠子,才得几个铜板。我的祖母长大后,就开始做针线活,替人家缝衣做衫。她勤快而又灵巧,会缝制漂亮的珠拖鞋、珠钱包和各种款式的衣衫,深得公公、婆婆的喜爱。高捷成和蔡宝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亲如兄妹。在家中,上上下下都叫祖母蔡宝为“阿宝”,祖父高捷成在家中被称为“阔嘴”(闽南语:即嘴巴大的意思)。 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运动风起云涌,漳州也深深卷入其中。护法运动、五四运动接踵而至,给高捷成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深刻的革命印记,种下了革命的火种。 1918年6月,陈炯明带领援闽粤军进入闽南,击败福建督军李厚基的军队,占领了汀州、漳州、龙岩等25个县,建立了闽南护法区,以漳州为首府。孙中山对闽南护法区寄予厚望,从各方面支持陈炯明进行政治改革,按照三民主义理想开展“整军经武,刷新政治”的社会建设。 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其所掀起的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各地。当“巴黎和会”上青岛问题失利及北京学生被捕的消息传到漳州后,漳州学生群情激愤。1919年5月17日下午1时许,福建省立第八中学的学生首先上街游行,紧接着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省立二师)、私立寻源中学、龙溪县立中学的学生也一起走上街头,参加示威游行。学生们每人手持小旗,沿途齐唱《国耻歌》,高呼“誓死力争”“争回青岛方罢休”“勿作五分钟爱国”等口号,同时向商号、行人散发传单。 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