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追宋 细说古典中国的黄金时代
字数: 237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作者: 游彪
出版日期: 2021-04-01
商品条码: 978754555909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6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全面梳理宋朝顶层制度设计的来龙去脉,立体呈现两宋兴亡得失的制度逻辑 宋朝的制度设计一方面继承自大唐,一方面深刻汲取唐末五代武人乱政的历史教训,发展出自身的独特性。本书分别从“重文抑武”国策的形成、募兵体制的建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结构和制衡原则、教育与科举制度、法制体系等多个角度论述宋朝顶层制度设计的特点,以及其对政权维系的作用和意义。2.系统概述宋朝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领域的文明成就,展现华夏文化极富创造性的巅峰状态经济金融、科学技术、诗词文学、书画艺术、思想学术……宋朝几乎在社会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创造出了很好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华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在赵宋一朝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3.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游彪集三十年宋史研究功力,深入浅出讲解宋史关键问题为了走出唐末五代乱局,宋朝在国家基本制度设计上采取了哪些应对之策?这些传统国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现实条件的变化又进行过怎样的调整和改革?两宋社会文化的全面繁荣有哪些具体表现?……宋史专家游彪游走在学术高度和通俗普及之间,深入浅出阐发宋史关键问题。4.以制度视角和宏观视野关照两宋历史,重新发现宋朝盛衰根本逻辑制度视角是一把理解帝国成败和王朝兴衰的钥匙,可以带领读者超越纷乱芜杂的历史表象,抵达历史深处的根本逻辑,本书所做的正是这样一种尝试。宋代成熟发达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古人政治智慧的集大成者,也进而造就了两宋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领域的全面繁荣。
内容简介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演进中的巅峰时期,曾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大宋文明。在政治上,为矫正唐末五代武人乱政之失,宋朝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推崇文治,甚至一度形成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开明局面;在经济上,民间市场发达,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改变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描绘出了都市市井生活之繁盛;此外,宋朝学术文化自由而发达,民间私学盛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在此时形成,正如史学大师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载之演进,赵极于赵宋之世”。本书主要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和宋代文明成就两个维度进行专题式阐述,前者围绕宋代传统国策,以及一系列关键制度设计展开叙述,包括“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政治制度的演进,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建立,法制体系和经济制度的完整等;后者则聚焦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文明成就,如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学的形成演进,两宋文学的大放异彩,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宋代史学,以及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等。
作者简介
游彪,1965年出生,四川省简阳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现在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辽、宋、西夏、金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兵制、佛教寺院经济、政治制度、宋儒与佛教的关系等领域。著作有《宋代荫补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经济史稿》《宋代特殊群体研究》《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主要论文有70余篇。
目录
序言
第一章重文抑武:赵宋皇帝的价值取向
北宋建立与“重文抑武”国策形成
文人地位提高与社会对武人的轻视
曹彬:得到皇帝和文官赏识的武将代表
从狄青到种世衡:被压抑、迫害的武将缩影
结语
第二章募兵体制:维系政权的理想与现实
居安思危与募兵制建立
募兵制度造成北宋兵力不振
不堪一击的北宋募兵与靖康之难
常胜军和义胜军——助纣为虐的募兵
结语
第三章集权与分权:宋朝政治制度的演进
宋代地方政治制度演进
宋代的中央政治格局
宋代的皇权
结语
第四章教育与科举:奠定宋代文明的基石
宋代的官学
宋代的私学教育
书院教育
科举考试
结语
第五章法制体系:维系宋代社会稳定的优选准绳
宋代法律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法律形式
司法机构
诉讼审判制度
法律在宋代社会中的地位
结语
第六章高度繁荣的经济:以国计民生与货币金融为例
货币制度
信用业与金融业
结语
第七章宋学:传统学术的新气象
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宋学的基本范畴及特点
宋学的形成与发展
结语
第八章词、文与诗:宋人的文学成就
宋诗
宋词
宋代的散文
结语
第九章发明与创造:宋朝的科技革命
三大发明及相关科技的运用和发展
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建筑
冶金技术
造船技术
结语
第十章古史与当代史:繁荣的宋代史学
宋代的修史机构
“古代史”
“当代史”
地方志
历史文献学发展
结语
第十一章宋人的遗产: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绘画
宋代书法
工艺美术
音乐、舞蹈和戏曲
结语
后记
摘要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独特的朝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繁盛,很多方面都让后人艳羡不已。但同时,宋代军事上软弱无力,特别是在与周边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权的对峙中,屡屡处于下风。北宋与北方的辽政权和西北的西夏政权长期对峙,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辽在军事力量相对平衡的情况下签订澶渊之盟,北宋承认辽朝占有燕云十六州的合法性,每年向辽朝赠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辽兴宗趁北宋、西夏交战,借口索取周世宗时收复的关南十县地,向北宋进行军事讹诈。北宋朝廷不敢应对,以增加银、绢各十万“安抚”辽朝。庆历四年(1044),北宋与西夏议和,北宋每年“赐予”西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叶二万斤,此外在节日赠送西夏银二万二千两、绢二万三千匹、茶叶一万斤。宋哲宗元祜元年(1086),主持朝政的大臣司马光、文彦博力主割让四寨与西夏,以换取西北边境的苟安,结果西夏入侵不已。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朝攻宋,北宋无力抵抗,屈膝求和,割让太原、中山、河问三镇,外加巨额金银“犒赏”费,换取金朝退兵。南宋政权建立后,与金朝长期对峙。宋高宗时,在抗金形势大好的情况下,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朝称臣,每年向金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孝宗隆兴年间,宋金又订立隆兴和议,虽然每年宋给金岁币数量有所减少,但宋金政治上的不平等状况没有实质的改变。宋宁宗嘉定年间,宋金再次和议,南宋政府不仅增加岁币,还把主张对金开战的韩佗胄的首级函封送给金朝,摇尾乞怜到了极点。纵观以上和议,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宋朝政府妥协退让甚至屈膝求和的结果。 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达,拥有百万之众军队的宋朝,为何屡屡在对外作战中失利,不得不屈辱求和,个中原因值得后人思考,其中宋朝政府推行的“重文抑武”国策,应该负有相当大的责任。 北宋建立与“重文抑武”国策形成 “出将入相”是中国古代宋朝之前统治集团内的精英人才仕途升迁、流动的正常现象。统治集团中的精英人才常常文武兼备,既能安邦定国,也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北宋建国后,与以往各朝相比,文官、武将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明显,两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文官的身份地位越来越高,武将群体无论政治地位、形象,抑或素质都远远不能和文官相比,之前令人羡慕的“投笔从戎”、弃文从武的现象不再出现,更多的是文官对武人的蔑视和敌意,以及千方百计摆脱进入武人群体的可能。从宋代之前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文武地位相近或相同,到宋代武人地位的沦落,其中经历了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从宋朝建立初年就已经开始了。 北宋王朝建立者赵匡胤原本是五代后周一名高级禁军将领,并无深厚的资历和显赫的军功。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在后周都城开封附近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轻而易举地从后周恭帝孤儿寡母手里夺取了政权,开始了宋代的统治。赵匡胤通过兵变夺取政权,靠的并不是他的威望与功勋,而是沿袭了唐代以来藩镇割据时出现的士兵随意拥立将领的模式。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天子权威不受人重视,任何拥有强大武力之人均可称王称霸。节度使安重荣公开宣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种言论就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赤裸裸的写照。 亲身经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夫跋扈的赵匡胤,又通过兵变建立赵宋王朝,从内心深处视武人为社会动乱、政权更迭的根源所在,担忧兵变事件再次上演。事实上,赵匡胤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赵匡胤称帝后没过多久,先后发生了地方节度使李筠和李重进的造反,虽然两人的叛乱都很快被镇压下去,其他地方藩镇慑于北宋中央政府强大的武力不敢轻举妄动,但这两次叛乱无疑加重了赵匡胤对武将的猜忌心理。于是,在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背景下.从赵匡胤开始的宋朝统治者,均把百般防范武将作为基本国策予以执行.“重文教,轻武事”的观念影响贯穿了整个宋代。 为了防止中央高级武将同样通过兵变夺取宋朝政权,北宋建立后不久,赵匡胤首先通过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剥夺了与他一同发动陈桥兵变的高级武将的兵权。通过授予掌握禁军兵权的石守信等高级武将荣誉头衔,赏赐大量金钱、美女作为交出手中兵权的补偿,同时与他们结成姻亲,让其放心并巩固关系。正是因为有了强大武力作为后盾,再用金钱、美女、姻亲等作为条件,赵匡胤成功地解除了朝廷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避免了“陈桥兵变”的再次发生。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