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苏轼人生哲学
字数: 21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作者: 吕明,徐畅
出版日期: 2020-12-01
商品条码: 978751088859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52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九部分,包括为政、思亲、归乡、饮酒、问月、破无、追梦、参禅、悟道。作者通过苏轼的生平、作品分析其儒家用世精神、独立人格;佛家诸法皆空、万物圆融智慧;道家清静自然、超然物表理念的人生哲学。苏轼构建出一种顺遂自我、而以外部客观条件具备与否为辅助性要素的可隐可仕、无适而不可的自然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使他更理智、更自如地超越世俗的功名利禄、得失成败,以一种静观自得的审美态度审视当下、对待人生。
作者简介
吕明,1964年生,安徽金寨人,1988年7月厦门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现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员。
目录
序言 I
为政 使君元是此中人 001
思亲 此外知心更谁是 089
归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129
饮酒 万事悠悠付杯酒 179
问月 山头孤月耿犹在 189
尚无 高人无心无不可 213
追梦 世事徐观真梦寐 239
参禅 未到千般恨不消 265
悟道 也无风雨也无晴 315
后记 333
摘要
尊崇王佐才 苏轼走的是一条作为儒家中人所共通的现实人生之路:读书科举通仕途,致君尧舜为目标。这是一种传统社会中士人最为纯正的理想之途。现实纷乱,致君尧舜虽不能至,然总是心向往之。所以对于此种人,苏轼是极力点赞:“汉末大乱,豪杰并起。荀文若,圣人之徒也,以为非曹操莫与定海内,故起而佐之。所以与操谋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若岂教操反者哉?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利器自至,将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故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苏轼全集卷一百五·论古·武王非圣人》,《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1版)退而求其次,可谓致君周文王,不做周武王。等而下之,遵循名教而已矣。 即以荀彧或而论,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或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而观其一生,荀彧不仅足称王佐之才,更当得起“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之论。“初平二年,或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日:‘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曹操也可谓能够识才用才,言听计从。荀彧忠心为国,知人荐举,所谋必中,所策必胜,所算必成,故而常居中而为曹操谋主,以至于曹操为之上表褒美请功:“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或勠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或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或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或之功也。”然而,正是这个皆如所策的荀彧,却是一个恪守传统——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因而不识时务者,绝不赞成曹操行汤武之事。因此,“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或。或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或劳军于谯,因辄留或,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或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这里说得委婉:“以忧薨”。而东晋史学家孙盛撰《魏氏春秋》则道出荀彧之死的实情:“太祖馈或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看来,面对志在加九锡、进而为子孙致君位奠定坚实基础的曹操,荀彧唯有一死之途方能既自心安,亦使曹操心安意遂。因为,荀彧的政治理念是:“昔舜分命禹、稷、契、皋陶以揆庶绩,教化征伐,并时而用。及高祖之初,金革方殷,犹举民能善教训者,叔孙通习礼仪于戎旅之间,世祖有投戈讲艺、息马论道之事,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今公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使干戈戢睦,大道流行,国难方弭,六礼俱治,此姬旦宰周之所以速平也。既立德立功,而又兼立言,诚仲尼述作之意;显制度于当时,扬名于后世,岂不盛哉!若须武事毕而后制作,以稽治化,于事未敏。宜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则王道两济。”正如苏轼所说:“所以与操谋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若岂教操反者哉?”荀彧苦口婆心志在辅佐曹操于王室之王事,而非助曹操自己及其子孙称王。这就与曹操的政治理念严重相悖。当此之时,荀彧向死,曹操安生。 荀彧虽不得其死,却保持了伯夷之节操。苏轼评其为圣人之徒,荀彧足以当之而无愧。从中,也足见苏轼之不苟且趋附:认准之事,不避利害;当言则言,贬谪无怨。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