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车辆系统动力学手册(第2卷整车动力学)(精)/汽车先进技术译丛

车辆系统动力学手册(第2卷整车动力学)(精)/汽车先进技术译丛

  • 字数: 503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意]吉亚姆皮埃罗•马斯蒂努(Giampiero Mastinu) 主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555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汇集汽车行业多位国际大牛如国内读者也比较熟悉的安部正人、Huei Peng、Gwanghun Gim等集体智慧的经典手册,由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组译,李杰教授领衔翻译,郭孔辉院士为手册作序。手册由国际大牛分章在自己的领域系统描述该方向的技术,是汽车行业技术人员案头推荐图书。
内容简介
本丛书对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与优化,车辆概念和空气动力学,充气轮胎和车轮-道路/越野,车辆子系统建模,车辆动力学和主动安全,人机相互作用,智能车辆系统,以及车辆事故重建被动安全进行了全面描述。本丛书由来自23所大学与9家知名企业的50余位专家共同编写,以科学界与工业界的视角对知识结构进行了平衡,代表了目前车辆系统动力学技术发展的水平,适合汽车工程师与汽车专业师生阅读使用。
目录
推荐序言译者的话前言撰写者第11章与动力学有关的道路车辆的概念设计1111引言1112地面(道路)车辆简史2113道路车辆(轿车)设计的基本问题81131道路车辆尺寸81132悬架系统91133充气轮胎211134动力传动概念291135驱动和制动32114主动安全391141操纵稳定性391142侧翻53115车辆惯性和尺寸54116结论59参考文献61第12章轮式和履带越野车辆66121引言66122分类681221通用分类681222轮式非装甲车辆691223轮式装甲车辆691224履带非装甲车辆691225履带装甲车辆70123车辆-地面相互作用721231行走机构-地面相互作用721232车辆几何-地面相互作用86124冲击和振动951241概述951242人体对振动的响应971243试验方法、推荐和标准98125技术概念1011251车身1011252动力传动1041253轮式地面车辆的悬架1221254履带车辆的悬架138126结论142参考文献144第13章摩托车和三轮车辆148131引言148132摩托车1481321车架1491322后悬架1501323前悬架154133三轮车辆1581331非倾斜式三轮车辆1581332倾斜式三轮车辆159134结论164参考文献165第14章赛车的车架、悬架、空气动力学167141引言167142赛车动力学167143赛车的概念170144赛车的关键部件1741441车架1741442悬架1751443空气动力学177145赛车性能:单圈时间1801451赛车性能1801452赛车改进181146结论185参考文献186第15章赛车制动系统188151引言188152直线制动下F1赛车的行为188153F1赛车制动系统的布置192154单圈的制动能量耗散196155制动钳设计和摩擦材料1981551制动钳设计1981552摩擦材料199156结论200参考文献201目录●●●●●●●●●●车辆系统动力学手册第2卷:整车动力学第16章空气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202161引言202162空气动力和力矩的定义202163空气动力和力矩的产生2051631车辆周围的气流2051632不同后部形状的阻力和升力2071633诱导阻力(涡流阻力)209164空气动力和力矩的确定211165侧风行为2161651侧风产生的车辆激励2161652车辆对侧风的反应2181653侧风行为的评价220166车辆激励动力学226167结论228符号229参考文献231第17章越野车辆-地面相互作用力学——地面力学234171引言234172弹性理论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地面应力分布分析中的应用235173塑性平衡理论在车辆牵引力预测中的应用239174基于圆锥指数预测越野车辆性能的经验方法2411741预测履带车辆性能的经验方法2421742预测轮式车辆性能的经验方法244175基于平均优选压力预测车辆机动性的经验方法245176预测履带车辆性能的半经验方法2471761Bevaneter(贝克仪)技术2471762履带的运动阻力2511763履带的推力-滑转率关系252177预测轮式车辆性能的半经验方法2531771刚性车轮的运动阻力2531772充气轮胎的运动阻力2551773车轮的推力-滑转率关系255178结论257符号258致谢258参考文献259第18章越野车辆动力学261181引言261182越野车辆机动性2611821弹性履带车辆计算机仿真模型NTVPM2621822刚性连接履带车辆计算机仿真模型RTVPM2681823越野轮式车辆计算机仿真模型NWVPM271183越野车辆的操纵性2731831履带越野车辆的转向2731832履带车辆滑移转向力学简化分析2741833滑移转向广义理论2761834轮式越野车辆转向282184越野车辆的平顺性2841841乘坐舒适性标准2841842地面不平度的描述2851843越野车辆行驶动力学建模286185结论289符号289致谢290参考文献291第19章重型商用车辆和客车的动力学293191引言293192历史回顾293193振动环境2951931成就2951932悬架系统2971933工作条件305194操纵性3061941方向响应3071942稳定性3121943感知315195车辆模型317196验证和确认322197结论325参考文献325第20章摩托车操纵动力学328201引言328202驾驶员特性329203理论背景330204摩托车建模3332041大力度优惠要求3332042计算机辅助建模3332043摩托车车体和自由度3342044悬架和转向系统3352045轮胎/路面接触描述3362046轮胎力和力矩3362047空气动力和力矩3392048单筒悬架3392049链传动34120410速度和转向控制器34220411输入34320412参数值34420413平衡状态检查和功率平衡344205摩托车行为3462051平衡状态3462052直线行驶平衡状态小扰动的稳定性3482053直线行驶平衡状态的正常模态3522054直线行驶时邻域内的频率响应3552055转向时的稳定性3562056转向模态3612057路面不平度激励3612058转向补偿3642059加速和减速36520510功率核算369206构型扰动的灵敏度3712061试验的构型变化3712062理论构型的变化372207很优线性预瞄驾驶员控制和操纵品质3762071摩托车驾驶员模型背景3762072现有的摩托车驾驶员模型3772073很优线性预瞄调节理论应用概述3792074很优控制结果3812075应用很优控制的路径跟踪386208结论391致谢392参考文献39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