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翻天

红翻天

  • 字数: 4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 温燕霞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71376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支由女性青年组成的红鹰宣传游击队的故事。其中有战争的残酷,有如诗的爱情,也有人性的堕落与不朽。在这本书里,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还有那个特殊年代里特有的浪漫。
内容简介
《红翻天》是一部描写当年中央苏区几个女红军成长经历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933年秋到1937年的红都瑞金,出身各异的周春霞、江菜萍、马丽、刘观音、杜青秧、杨兰英为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和理想参加了红鹰宣传游击队。她们矫健的身影像燕子般穿梭于漫天纷飞的战火中,时而在枪林弹雨中引吭高歌,时而在硝烟弥漫中救死扶伤。她们英勇无畏,百变其身,筚路蓝缕,既遭遇过被八兄弟逼婚的尴尬,也经历过为亲密恋人赴汤蹈火的悲壮;既有暗恋战友的苦恼,也有情人背叛的痛苦;既不惧围屋里的阴谋与倾轧,也敢于同任何对手在战场上刀锋相见,战争与女性,鲜花与硝烟,青春和死亡,战争背景与客家风情,《红翻天》些原本并不和谐的元素被六个如花女子扣人心弦的命运神奇而又繁复地糅成了一曲低回、哀婉并壮烈的战地之歌,将战争的残酷与女性的柔美推向让人撕心裂肺的境地,用青春和生命的凋零唤起人们对正义的向往和对那段如火如荼历史的深情缅怀和追忆。
作者简介
温燕霞,江西安远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交通广播总监,兼任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联副主席。高级编辑。 温燕霞业余时间酷爱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此恨无关风和月》、《夜如年》(即巜围屋里的女人》、《黑色浪漫》、《寂寞红》、《斜阳外》、《红翻天》、《我的1968》、《半天云》、中短篇小说集《乡俗画》、报告文学《大山作证》,散文集《嫁给一盏灯》、《越走越远》、《客家我家》、长篇散文《我的客家》等作品。根据温燕霞小说巜夜如年》改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围屋里的女人》曾在全国热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长篇小说《红翻天》获得了第十一届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第七届解放军文艺图书奖,入选了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原创一百工程目录;长篇报告文学《大山作证》荣获江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阳光照在雪白的锯齿上闪烁出道道寒光,方梦袍伸出疲惫而麻木的手指摸了摸,叹口气,不知这粗大的锯齿切入肌肤时将是何等感受。他眼一闭,手一垂,锯子当啷一声,落在右手边的火盆上方。火盆里炭火熊熊,呼啸的山风吹得火星四溅,有几点落在方梦袍的手背上,但方梦袍已感觉不到火星的热度,他睡着了。 方梦袍是站着睡着的,保持着一种工作的姿态,这使他的睡姿看上去有些古怪。更古怪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一座颓倒半边的古庙,一尊已然坍塌的泥塑观音像,一扇门板架在神台上,门板上躺着一个血淋淋的年轻伤员;旁边摆着一溜箩筐,筐里是锯断的大腿、胳膊,丢弃的眼珠、牙齿,几只僵死的手倔强地从一堆模糊难辨的脏器缝隙里伸出来,仿佛要抓住被硝烟染黄的空气。 枪炮声越来越响了,树梢轻微震颤起来,抖下层层黑土。方梦袍打着香甜的小呼噜,根本没听见伤员痛楚的呼声:“方医生,请赶快给我开刀!把弹片取出来,前线正缺人啊!” 方梦袍什么也没听见,这会儿他高大消瘦的躯体羽毛般飘在空中,他看见父亲正挣扎着病体,牵着六岁的自己在漫山飞舞的雪花中蹒跚。爹快死了,好不容易将他带到那个名叫五堡的地方,刚敲开福音堂的大门,爹便口喷鲜血,死在了地上。这时从黑漆漆的门里露出一张奇异的脸,金发碧眼,高鼻深目,长得一脸好胡须,他散发着汗味的胸膛给了方梦袍一种别样的温暖。 方梦袍虽然年幼不谙世事,却也明白这个人将在自己的生命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所以他郑重地向他磕了个头。后来的一切证明了他当时的预感,因为正是这个名叫陈查理的洋人出面埋葬了父亲,也是这个陈查理将他收留在福音堂,让他从此有了个安身的地方。 在福音堂长到13岁,方梦袍被会昌县一户姓方的郎中收养,再后来他子承父业,当了乡间郎中,过着一个医术尚可的郎中应有的生活。如果不是闹红,这会儿他应该坐在那间干净的堂屋中为病人把脉、称药。但世道改变了他,1929年底他参加了红军,并当上了一所只有十几个人的野战医院的院长,而那个陈查理也从他的恩人成为险些要了他命的“仇人”。当然,这一切与陈查理本人无关。从第二年6月起,中央苏区突然掀起股肃反风潮,来势汹汹,越闹越厉害,生杀大权由原先的师党委逐步下放到连排,把整个苏区搅得天昏地暗,方梦袍因陈查理之故,被当成了AB团分子绑赴刑场,马上就要开刀问斩。 刑场设在一座小山谷里,此前已处决了多位所谓的AB团分子,从自己同伴身上溅出的鲜血,触目惊心。在如注的大雨中,一位中枪未死的战士挣扎着爬起来,声嘶力竭大喊冤枉,这时枪声又响了,战士应声倒下,但那双眼睛却始终圆睁着,渐渐黯淡的眸子不知何故定在了方梦袍身上,让他心颤,他不明白原本亲密的战友何以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敌人。 那一刻他感到了某种荒谬,于是止不住大笑起来。笑声搅和着旁边将死的战士的哭声,利刃似的把那片猩红的雨帘一片片割开,接着从雨缝里突然钻出匹快马,马上的战士扬鞭高嘁:有新命令,枪下留人!有新命令,枪下留人——! 方梦袍就这样捡了一条性命。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始终不相信自己竟然是在将死之际被人拯救了,常常有置身梦境之感,无数问题抓挠着脑海,让他不得安宁。后来终于明白,自己之所以被救,是因为红军已认识到反AB团运动剑走偏锋了,开始纠正错误。他于是成为了一个幸运儿。不过这种“幸运”还是在他心上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从那以后他变得异常谨慎,不问政治,只问业务,试图用加倍的工作来麻痹自己,抹掉那个让他噩梦连连的记忆,可他又怎么也做不到。那匹快马和那个战士的喊声经常从梦中扑出,不断撕扯着他,折磨着他,让他时时梦回心惊,如同在刀刃上行走。 这会儿那个战士被雨淋湿的喊声从枪炮声中横蛮地飘出,在他耳膜里像只蠓虫那样扑腾着,让他猝然清醒过来。他揉揉眼睛,看见了妻子红云那张布满妊娠斑、洋溢着心疼与关爱的脸。 “梦袍,你醒来啦?我已经把伤员绑好,可以手术了,你抓紧用冷水抹把脸吧。” 红云言罢拖着消瘦、疲惫的身子,将那把已经消好毒的锯子递给他。由于白军的铁桶式合围,苏区的各项物资匮乏之极,医疗器械更是紧张,没办法,只好就地取材,土法上马。方梦袍现在拿着的是一把木匠用的锯子,粗大的锯齿流露出几分狰狞。方梦袍瞥了眼脚下锯坏的十几把锯子,想到伤员将受的痛苦,鼻尖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已是10月末,按说不该如此酷热,可近来赣南天气古怪,热得就跟夏天似的。前方那场恶战打了三天三夜,造成了巨大伤亡,来不及掩埋的尸体散发出阵阵恶臭,手术台旁尚未清理的残肢也有了气味,加上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方梦袍的体力已严重透支。 自从9月份白军以百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展开第五次围剿以来,他没好好睡过一天觉。医院跟着部队漫山遍野奔走,伤员源源不断,每300个伤员不到一个医生,人手奇紧。他所在的医院原先倒是有8个医生,可前年查AB团时被错杀了两个;一个前些日子开了小差,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