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晋中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摭论

晋中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摭论

  • 字数: 21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贾利涛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339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稿立足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选取了地方戏曲(晋剧)、地方小戏(晋中秧歌)、民间舞蹈(小花戏、傩舞、钹舞)、民间音乐(太原锣鼓、文水鈲子)、民间社火(架火、抬阁、九曲黄河灯)、民间传说(石勒、牛郎织女、火山王)等为论述案例,既阐释了论述案例的地方性,又立足于地方民俗事象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进而将理论观点投射于相关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问题上。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既有对民俗事项剥茧抽丝的资料考证、田野反馈,又有观照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的理论高度,在乡村复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体视野下,对由这些具体案例所申发的问题进行了富有学术性和建设性的讨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地理意义上的“晋中”为研究个案选取范围,从村落民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社火、民间传说等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重点分析。以晋中个案为田野调查重点,理论分析观照其他地区同类民俗事象,田野调查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紧密围绕地方性、地域性与地缘性的论述焦点,以期对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进程中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贾利涛,河北武安人,200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博连读,201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民间文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化。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基金项目多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已出版《名医传说与名医拟象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地方社火与现代傩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五缘民俗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与人合著)。
目录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村落民俗
第一节 “村落民俗”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中村落民俗的当代面向
第三节 晋中地区村落民俗的样本价值
第二章 传统戏剧的地缘特性
第一节 晋剧:地缘民俗视野下的地方戏曲变迁
第二节 晋中秧歌:民间小戏的地域性与地缘性
第三章 民间音乐的地方存续
第一节 太原锣鼓:社火锣鼓的城镇存续
第二节 文水鈲子:击铙舞钹的边缘清响
第四章 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
第一节 小花戏:抗战时期左权民间歌舞的改造赓续
第二节 耍鬼面:傩舞爱社表演的战争传说情境
第三节 舞飞叉:民间舞蹈现代传承的民俗场
第五章 民间社火的当代生态
第一节 架火:民间杆架焰火的高光与尴尬
第二节 抬阁:社火舞台展演的实践与风险
第六章 民间传说的民俗场景
第一节 榆社石勒传说与地方民俗
第二节 牛郎织女传说的和顺特色
第三节 火山王传说与雷庄跑莲灯
第七章 九曲黄河灯阵的形式内涵
第一节 九曲黄河灯阵的地区分布
第二节 九曲黄河灯阵的形式特点
第三节 九曲黄河灯阵的信仰内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