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青海高寒草地地表水热碳通量时空变化及碳增汇对策

青海高寒草地地表水热碳通量时空变化及碳增汇对策

  • 字数: 91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李英年 等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6399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青海高寒草地现有的微气象-涡度相关法观测系统所在区域植被类型,在介绍相关概念、观测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章阐述了地-气CO2净交换量(碳通量)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状况以及典型地区植被土壤CO2呼吸排放特征,并探讨了环境要素对CO2净交换量、CO2呼吸排放的影响过程及机制,同时也揭示了典型区域高寒草地热量平衡及分配规律。在评估青海高寒草地碳源汇强度基础上,提出了青海草地减排增汇管理的技术措施。该专著为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方法发展、生态系统碳汇管理以及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本书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青海省创新平台建设专项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本书得到青海省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资金的支持。
目录
第一章生态系统地表水、热、碳通量及交换过程
第一节土壤-植被-大气水、热、碳循环过程
第二节生态系统能量循环与传输
第三节全球变化下碳循环、碳平衡的科学研究问题
第二章生态系统地表水、热、碳通量测定与数据质量控制
第一节生态系统能量通量测定方法与技术
第二节生态系统地-气碳通量测定方法与技术
第三节土壤碳呼吸排放通量测定方法与技术
第四节涡度相关法水、热、碳通量观测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涡度相关法缺失数据的插补与订正
第六节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程度评价
第三章青海草地气候、植被、土壤基本状况
第一节青海地理、地形地貌
第二节青海草地及植被类型
第三节青海草地土壤状况
第四节青海天气与气候
第四章陆地生态系统地表水热碳通量研究状况
第一节地-气界面能量通量观测研究进展
第二节地-气界面CO2通量观测研究进展
第五章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地-气CO2通量观测研究
第一节祁连山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
第二节祁连山海北藏嵩草十帕米尔苔草泥炭湿地
第三节祁连山海北金露梅灌丛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