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医路同行 乳腺癌患者康复笔记

医路同行 乳腺癌患者康复笔记

  • 字数: 15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重生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5824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收录了10个“非典型”真实抗癌故事,每个故事的作者是以康复者“过来人”的角色去回顾和复盘从确诊到治愈的全过程,包括发病前的症状、确诊过程、求医问药、治疗方案的选择、康复治疗、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等等,以及抗癌路上所走过的弯路、宝贵经验的总结,基本覆盖了结直肠癌患者从确诊到治愈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
对于患者,如何面对变化、怎么调整心态、如何看医生、如何与病和平共处等等。对于病人家属,如何适应新情况、如何认清自己的角色、如何做心理建设、如何跟病人相处以及应对外界等。而这些,正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患者及家属调整心态、正视病患、燃起战胜癌症的信心;传递正确观念即癌症不可怕,理性面对,遵医嘱正规渠道治疗,杜绝偏方、神医。对患者及家属有具体到可操作层面的实用帮助。
作者简介
十位作者是患者或家属,他们都经历了与癌症斗争的艰辛,也深知抗癌路上的各种“坑”,他们是“过来人”,他们非常有热情和诚意分享经验与教训,希望其他患者少走些弯路,早日稳定和康复。
目录
幸与不幸,都需要有人去承担/001
不一样的灿烂日子/021
你好,肿瘤君/039
单亲妈妈抗癌记/055
有效沟通是我得以治愈的催化剂/071
乳腺癌术后五年记/093
愿你成为自己的榜样/107
不畏将来,永怀希望/125
写在第八年/157
黎明的曙光更光明/175
摘要
     炎炎夏日,病房里却很凉快。主治大夫走到我身边时我正把头埋在一本书里。他叫我跟他出去一会儿。放下书,我感觉心快堵住了嗓子眼。 护士站旁放着一套中学教室里用的那种桌椅,只是桌子前后都各放着一把椅子。我们在桌子两侧分别坐下,桌面上放着几页印满小字的A4纸。接下来要进行的对话,于大夫已经是熟练得不能再熟练了,但于我,是第一次,却不是最后一次。 “检查结果出来了,我还是把结果先直接告诉你。我觉得你比你妈承受能力强……然后你再亲自跟你爸妈说吧。” 在这种场合受到这样的夸奖,我心里仍会感到高兴和自豪。笑容不是假的,从脊柱攀涌而上的寒气也不是假的,体内温度骤降,把呼吸都冻住了。 “你这个很明显,不太好,应该是恶性的,一定要动手术。” “由于你以前已经做过一次穿刺(活检),我们这边不敢冒险再给你穿(刺)一次,所以还是直接手术把肿瘤拿出来化验比较好。” “……你很坚强、很乐观,和你爸妈好好说。我会再找你们一起谈的。” 今天想起来,那个场景,一张课桌两张椅子两个人,正式开启了我长达7年与癌症相伴的日子。一张纸折成90度,那时我正站在对折线上。 7月的北京正值酷暑,幸而我在医院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宽大的病号服我穿得还挺适应,随身带的仅有的两三套衣服也没太用上。之前在广东中山的家中收拾衣物赶赴北京时,我想着几日就回,两三套衣服换着穿也是足够了,却未曾想之后还要快递几大箱衣物和日用品来京,快递费花了不少,真是失算。 其实原本谁都没把事情想得这么复杂,包括中山的超声科大夫。 当时他笑意盈盈地接待了刚从新加坡赶回家的我和我妈,看着我妈一脸担忧和焦虑的神情,宽慰道:“还没21岁?这么年轻,可能性不大。有些年轻女性会有良性纤维瘤,我们先做个B超看看,别太担心。” 他拿起B超的探头,在上面涂上透明的耦合剂,神态轻松。可随着B超影像的逐渐清晰,大夫越发沉默,我妈急切的追问像打在一座僵硬的石像上,最后只换来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先做个活检穿刺看看,活检最准确。 我不太愿意回忆第一次穿刺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不同医院医疗器械和技术水平差距之大,而这种差距给小城市里的患者带来了怎样巨大的困扰。 那次穿刺,是在无B超指引、没打麻醉药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共打了四五枪,疼不用说,化验的结果也让人大跌眼镜:穿刺枪取出来的组织细胞大部分都是脂肪和健康的腺体组织,病灶基本没有穿到。 我们都没有明说,但拿到这样的活检报告主治大夫心里一定是一团糟,因为这相当于没有结果。 这次失败的穿刺之后,中山的乳腺科大夫做了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把我介绍给北京的肿瘤医院的医生,让我赴京进行诊断。他把标本和报告交到我妈手里,说:“妹子还太年轻,我们要对她负责。现在这个情况在我们这里没法做出最后的诊断,而且手术只能全切,去北京,可能还有别的办法。” 上午得到消息,下午我们一家三口匆忙收拾了几件衣服赶赴机场,晚上我们乘坐的飞机就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 命运的改变总是猝不及防,不容你细细思量,就把你推到风口浪尖上。 那是2012年,当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保乳手术(只需要切除肿块)水平是全国优选的,我也幸运地暂时避免了全切手术会带来的巨大伤口和心理压力。可在“前哨”检查中发现我患侧的腋下淋巴结有转移,所以在局部麻醉(简称局麻)的保乳手术之后,我又做了一次全身麻醉(简称全麻)的腋下淋巴结清扫,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右臂在负重后会有点水肿、酸胀,但近年来已经好转很多,瑜伽的大部分动作都能完成了。 手术、化疗、放疗,这些在大家眼里如“恶魔”般让人恐惧的字眼,其实落实到生活中,也就是普通的衣食住行、寻常的喜怒哀乐而已,没那么轻松,却也没那么难。可能很多人觉得化疗中的患者天天想着的都是自己的病情,总哀叹自己的命运、咀嚼自己的痛苦。事实上,我21岁时经历的那9个月的化疗、放疗,是一段毫无心理负担,甚至还充满了惊喜的日子。 确诊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理休学。我的母校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制度十分人性化,我发了两个邮件就办妥了全部的休学手续。搞定休学之后我心里忽地轻松了不少,想到有一年的时间可以从压力巨大的学业、乱哄哄的学生活动中解放出来,心里竟然还有点雀跃。我虽然看上去嘻嘻哈哈,骨子里却是一个随遇而安、偏爱独处并能自得其乐的人,这种性格让我的“与癌共存”之路走得比其他一些病友要安逸和坦然。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