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青春期的孩子究竟在想啥 心理专家送给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必读书

青春期的孩子究竟在想啥 心理专家送给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必读书

  • 字数: 2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马勇,陈琼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2050922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1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7年一线侦查经历的心理专家马勇和20年一线采访经历的电视制片人陈琼联手著《青春期的孩子究竟在想啥(心理专家送给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亲子推荐阅读书)》,带你探索青春期的内心世界,帮你读懂青春期叛逆的真实动机,助你找到应对青春期的有效途径。
本书由教育专家李镇西博士、心理专家祝卓宏教授、心理专家杨凤池教授、有名心理节目主持人文岚荣誉推荐。
作者简介
马勇,江苏教育频道《成长》栏目特聘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江苏警官学院心理教师,江苏省法官培训学院特聘心理教师,多家法院未成年人心理干预专家,江苏广电总台(集团)多个栏目策划人、评论员。
目录
青春期的雨季
心理咨询师怎样“搞定”你的孩子?
倾听,就是聊天
求求你 表扬我
你将为孩子的“生志铭”镌刻下什么?
学霸,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被老师批评之后
请尊重我最微小的权利
可爱的愤怒
你看见我了吗
你看见我了吗
谁成长了谁
我为星狂
我们追的都是榜样吗?没那么简单
一场明媚的暗恋
青春正美
女生们的化妆逻辑
我要整容当明星
减肥的秘密
关于减肥,我们走错了方向
忠于减肥之路始于无动于衷
移动的小火山
“火山”下的潜台词
离开,是想要被挽留
屏蔽父母的朋友圈
朋友圈里说平等
屏蔽父母也遗传
心中的刺
教育战争中的“孙子兵法”
一个天使的运行轨迹
用心,才能看见(代后记)
摘要
    倾听,不代表呆萌无脑地看着对方。
     不说话,也不代表一会儿看手机,一会儿看手表地走神。
     咨询师能够给予孩子的倾听,是容器式的:面对你“吐槽”给我的东西,你清楚地看到我在接纳、在收下,你清楚地知道我不会反弹、不会评判。
     用两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就是:高关注、无评价。
     倾听的“倾”,代表着一种高度关注。这种关注的程度、对倾诉者的重视程度,“高”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听着听着,原本垂直的上身有了一个向倾诉者方向的倾斜。目不斜视、平静、温和地看着对方,仿佛全程告诉对方:“我对你说的东西感兴趣!!”这一点极其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受到的伤害不是家长不肯听,而是“假装听”,他们对孩子说的话不以为意、不感兴趣。
     孩子在学校的小打小闹、人际纷争,又怎么能和成人在商战中、在官场上的激烈竞争相提并论呢?所以有的父母假装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有的父母连装都懒得装。亮亮的父母是真心对孩子的内心感兴趣的,但不也是一听到“起绰号”这种话题,立即本能地判断为“不值一提的小事”吗?
     就是这种本能判断,立即阻断了孩子的内心!
     延伸来看,亮亮为何在妈妈第一次询问的时候,就没有兴趣提自己的烦恼?
     我想,优选的原因在于,也许以前很多次的内心袒露,都被爸妈觉得“不值一提”而忽略了,孩子不再相信爸妈真的对他的内心世界“感兴趣”!你想要知道我优选的烦恼,我已经告诉了你,你却直接否定了它对我而言的重要性,那我跟你们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无论对方说的事情多么枯燥乏味,都依然会提供高质量的倾听,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建立信任关系的不二法门!
     我对你说的这么小的、这么无聊的、这么枯燥的事情都感兴趣,你当然会觉得我是可以托付的,你会慢慢开始考虑将内心优选的秘密托付于我!很多来访者有意无意地将第一次陈述弄得特别乏味无聊,其实正是潜意识中的一种试探,试探你是不是他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
     很多时候,孩子对父母也会有这种无意识的试探,他回到家提起的第一件事情,未必是最想说的事情,假如父母对此的反应没有做到价值中立,而是价值评判感很重,哪怕是表扬和鼓励,也会使孩子感到失望,从而将真正要说的问题缩回去,人心就是这么微妙。比如,孩子说:“老爸,今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很搞笑的事情,小刚居然给班花小红一张票,约她周末去看电影。”爸爸本能地说:“这个年纪的男女生怎么能单独去看电影?还好你不像小刚,你还是把学习放在首位。”爸爸受孩子的语气诱导,回话中不假思索地充满了价值评判,其实没有想到,孩子说“搞笑”,其实自己未必觉得“搞笑”,而只是一种试探,想看看爸爸对青春期男女生的感情怎么看,因为他遇到了喜欢的女孩,有点慌,想听听爸爸的意见而已。但是包含价值评判的话语,使孩子预先感知到了谈话的可能结果,也就不会自讨没趣了,而父亲毫无察觉。
     父母如果真心想解决孩子的问题,促进孩子的成长,缓和亲子的关系,就要从对孩子的小话题“感兴趣”人手。他是你的孩子,你都不感兴趣,还能指望谁会对他感兴趣?
     有些孩子被混迹社会的团伙成员拉拢,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苦恼和需求不感兴趣,或者虽然在听但“假装听”,而团伙成员作为同龄人会感兴趣,孩子被他们“看到”和“听到”。
     可以想象,哪怕仅仅是一个陌生人,在你无处倾诉时,温和而关切地听你讲自己的烦恼和伤痛,听得津津有味,理解你最微小的悲喜,你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舒畅、感动,甚至会在心里默默发誓:这个人假如有求于你,定要尽全力报答,因为“士为知己者死”!假如他有求于你的事情,是要你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让你自己变得更好,接近无损于你的利益,你当然更是一百个愿意去做!绝大多数孩子的思维比成人简单,也更容易被感动,他们会默默按照心理咨询师的话去做,也会表现得跟咨询师很亲。很多头疼的家长会惊讶地发现:为什么我那么桀骜不驯的孩子,第一次见到咨询师就那么听话?答案就在这里。
     P14-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