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 河北保定 容城卷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 河北保定 容城卷

  • 字数: 28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726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容城是千年古地,人杰地灵。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无数志士贤达。宋代八贤王赵德芳曾来这里劳军,客死容城,留下衣冠冢“八王坟”。杨六郎曾大摆牤牛阵,西牛村因此而得名。“容城三贤”更是名垂青史,人神景仰,元朝诗人刘因、明朝谏臣杨继盛、清初大儒孙奇逢,他们的光辉业绩和精神风骨永远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和自豪。“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胡德林、胡福才是容城人民的优秀子弟,抗日英烈,英名永存。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深邃的聪明才智,不仅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众多的口传文学。他们出于对故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身边的人和事、自然风物等赋予神话和传奇色彩,经过漫长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优美的民间艺术瑰宝。其中既有革命战争中容城英烈可歌可泣英勇业绩的真实写照,也有历代祖辈相传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民族传统文化盛开的绚丽花朵,也是祖先留下的价值无穷的文化遗产。容城县文联根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于出版《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保定·容城卷》的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在全县范围内挖掘、搜集整理出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分为传说(人物传说、风物传说)、故事(生活故事、革命故事)和笑话三个板块,该卷民间故事为打造容城的地域文化特色,加强文化名城建设,打开了一个传统文化的窗口。
目录
传说
人物传说
刘因的传说
神马送儿
不召之臣
破解天书
民间细说杨继盛
幼年联对
音乐奇才
狄道“杨父”
嘉靖拜尸
杨小姐与《五梅驹》
严嵩之死
清帝仰贤
孙奇逢传奇故事
夜遇仙人“大马猴”
千里郑州一日还
宋献策北城拜恩师
奋勇抗清保县城
侠义结识孙承宗
迁辉县魂葬夏峰
胡村“马阴阳”的传说
义救奇人
闭门吃鲤鱼
棍打黑铁人
鲤鱼上树
舞台上的将相
段二爷的传说
蟒牛河红眼堤
智限爆饮人
“叫花子”众斗恶霸
胡村与午方村“义结金兰”
“一窝风”小白甜瓜的来历
张考堂输了十桌荤席
三塔寺驱邪拿刺蛊
天齐庙钟声
午方村的故事
光绪年间大武侠——张楷
午方大寺的故事
拒马河的传说
神鞭引水流成河
御敌成名“拒马河”
风物传说
……
故事
幻想故事
生活故事
风俗故事
革命斗争故事
笑话
摘要
     人物传说 刘因的传说 采录:王连成(县文联主席) 神马送儿 刘因是“容城三贤”中的头一位,祖居容城县沟市村,世为儒家,出生于南宋淳佑九年,蒙古海迷失后元年。 刘因的父亲叫刘述,宋时曾在武邑做过县令,因病辞归故里。在刘因出生前夜,其父刘述梦见一位神人骑着一匹白马,载着一个小儿来到他家,神人说:“好好养育这个孩子,定能成大器。”一觉梦醒之后,妻子果然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儿子。刘述时年42岁,老来得子,非常高兴,想到刚才的梦境,就给儿子起名曰骃,字梦骥。后改名为因,字梦吉。 刘述的妻子是定兴人,姓杨,非常贤惠。夫妻俩尽心尽力地养育这个宝贝儿子,真是顶在头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亲刘述对儿子更是万分地疼爱,专心教育培养儿子。他常说“人生无子则已,有子必令读书”。每日精心教儿子读书,习字。 刘因幼年天资卓绝,在父亲的精心教导下,3岁就能识字,日记千言,所见文章都能朗朗诵读。6岁能吟诗,8岁能写草书,所见者啧喷称赞。10岁能作文,落笔惊人,被夸为“小神童”。后来拜南宋名儒砚弥坚为师,亲聆大师教诲,学业大进。初习经学,后研究程朱理学。30岁时就成了元初北方有名的大学问家。 不召之臣 元朝初年,年轻的刘因学识渊博,声名远播,一些士大夫经常在朝活间传扬他的品德和学问。刘因性情正直,不随便与人交结,虽家境贫寒,但非正当财富则一概不取。在家开馆教学,对于来求学的弟子,因材施教,皆学有成就。凡公卿路过保定,闻刘因之名,前来拜见,刘因大多谦逊回避,不了解的人以为他高傲,他也不去计较。他很欣赏诸葛孔明“静以修身”的名言,把自己的住所名之为“静修”。 当时朝廷急需汉学人才,宰相不忽木深知刘因才学人品均优,积极举荐于朝廷。至元十九年,刘因奉召人朝,被封为承德郎、右资善大夫,并奉命在宫中建学,侍从春坊,教近侍子弟。一个平民百姓一下子成为朝廷官员,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不久,刘因因母病辞归,第二年母亲去世,守丧于家。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又征召他去做集贤学士,他以病坚辞不就。此后一直过着清贫生活,依靠微薄的贽礼赡养继母。至元三十年刘因病逝,葬于沟市村拒马河南岸,其墓园就在后来被列入容城八景之一的“贤冢洄澜”。元世祖钦佩他的骨气,称他为“不召之臣”,谕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号文靖。 破解天书 有一年,刘因在朝廷的一位大官员家教书。一连好几天,见大官员下朝来总是闷闷不乐,便问:“老爷,近日来为什么总是愁眉不展,有什么心事吧?”老爷长叹一声说:“不说也罢,你就是知道了也不过是跟着我犯愁,又有什么办法呢?”刘因说:“老爷说出来总比闷在心里好,说不定我还能为老爷分优解难呢。”老爷见刘因问得恳切,才把心事说出来。 原来,前几天有个边远国家派使者送来一部让人难解的怪字神书,请本朝来解。那使者傲慢得很,扬言说:“如果无人看懂这部神书,以后就别想再让我们来进贡称臣了!”为此,皇上急忙召集文武大臣上殿来解这部书。几日来,一些大臣因为解不开这部书,有的丢了官,有的被贬职,还有的被杀头。满朝文武惶惶不安,都怕皇上让自己来解这部书。刘因听罢,说:“老爷,您能否把我带上金殿,让我去解读那部怪书呢?” 老爷说:“不可。如今满朝文武,都怕皇上让自己去解书。你要是去了,解得了还好,要是解不开,就会犯下欺君之罪,要被杀头呀!” P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